共524,分35页显示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9 20 21 22 下一页
李渊(庙号 唐高祖、高祖、艺祖 太武皇帝、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神尧、太武帝、唐太武帝、大武皇帝 字 叔德 唐国公、唐公 渊 )
隋炀帝(庙号 世祖 世称 锦帆天子 别称 阿𡡉 杨广 名 英 晋王、雁门郡公 炀皇帝 )
北周静帝( 宇文阐 名 衍 )
陈硕真(别称 文佳皇帝 )
李世民(庙号 太宗、唐太宗 文皇帝、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唐太宗帝 别称 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世称 太原公子 秦王、赵公 )
隋恭帝( 恭皇帝、恭帝、恭 杨侑 陈王、代王、巂国公 )
帝示阶( 帝示阶 )
李昪(字 正伦 李 知诰 浔阳公、豫章公、齐王 庙号 烈祖 )
赵朓(庙号 僖祖 文献皇帝 )
赵珽( 惠元皇帝、惠元 皇帝 庙号 顺祖 )
武则天(别称 则天皇后、武后、圣神皇帝 世称 武皇后、阿武、阿武婆、高宗武皇后、阿武子 照 武媚 号 天后 则天大圣皇后、则天顺圣皇后、大圣则天皇后 )
李治(庙号 高宗、唐高宗 天皇大帝、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唐高宗帝 别称 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字 为善 晋王 )
释通玄(别称 帝胄 李 )
李显( 哲 庙号 中宗、唐中宗 孝和皇帝、唐中宗帝、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 李显 周王、英王 尊号 应天皇帝、应天神龙皇帝 )
其它辞典(续上)
僧波颇( 波颇、光智 别称 明知识、波罗颇迦罗密多罗、波罗颇迦罗蜜多罗 刹利帝、刹帝利 )李渊(庙号 唐高祖、高祖、艺祖 太武皇帝、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神尧、太武帝、唐太武帝、大武皇帝 字 叔德 唐国公、唐公 渊 )
隋炀帝(庙号 世祖 世称 锦帆天子 别称 阿𡡉 杨广 名 英 晋王、雁门郡公 炀皇帝 )
北周静帝( 宇文阐 名 衍 )
陈硕真(别称 文佳皇帝 )
李世民(庙号 太宗、唐太宗 文皇帝、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唐太宗帝 别称 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世称 太原公子 秦王、赵公 )
隋恭帝( 恭皇帝、恭帝、恭 杨侑 陈王、代王、巂国公 )
帝示阶( 帝示阶 )
李昪(字 正伦 李 知诰 浔阳公、豫章公、齐王 庙号 烈祖 )
赵朓(庙号 僖祖 文献皇帝 )
赵珽( 惠元皇帝、惠元 皇帝 庙号 顺祖 )
武则天(别称 则天皇后、武后、圣神皇帝 世称 武皇后、阿武、阿武婆、高宗武皇后、阿武子 照 武媚 号 天后 则天大圣皇后、则天顺圣皇后、大圣则天皇后 )
李治(庙号 高宗、唐高宗 天皇大帝、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唐高宗帝 别称 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字 为善 晋王 )
释通玄(别称 帝胄 李 )
李显( 哲 庙号 中宗、唐中宗 孝和皇帝、唐中宗帝、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 李显 周王、英王 尊号 应天皇帝、应天神龙皇帝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65—633 【介绍】: 唐僧。中天竺人,刹利王种,姓刹利帝氏。通内外学。高袒武德中至京,敕住兴善寺。与慧乘、玄谟等译有《宝星经》及《般若灯大庄严论》等。卒于胜光寺。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 译经科
华言作明知识。一名波颇。华言光智。中天竺人也。本王种。姓刹帝利。十岁出家。随师习学。诵一洛叉大乘经偈。受具后。因习律部。略通戒纲。心乐禅观。更从胜德习定。阅十二年。南游伽陀国。那兰陀寺。时戒贤师。方弘十七地论。复获听受。然以此论兼明小教。仍诵小乘论一洛叉偈。门人般若因陀罗跋摩传灯本国。托以绍承。乃展转北行。达于西面可汗叶护衙。以法训勖。曾未浃旬。可污信向。武德九年。高平王使而见之。将载与俱。而叶护君臣未即许。高平驲奏闻。诏叶护津发。毋滞留。十二月偕高平诣京师。谒帝。诏居兴善寺。赐䌽段纳帔。从僧加常供给。问劳勤至。三年三月。诏所司。𢯱扬硕德一十九人。就波颇所居寺传译。沙门慧乘等證义。沙门玄暮等译语。沙门慧赜。慧净。慧明。法琛。等缀文。上柱国。尚书。左仆射。房玄龄。散骑常侍。太子詹事。杜正伦。参助铨定。光禄大夫。太府卿。萧璟。总知监护。出宝星。胜光。般若灯。大庄严经论。合三部三十五卷。六年缮写云毕。上闻。赐波颇䌽百假。馀赐束帛有差。当是时。或谤以为故聚名达。废弃讲贯。侥倖取誉。诚非弘通本意者。监护使以沙门灵佳之辨弗听。会太子疾。迎入内。承顾问。宠眷益隆渥。然其气刚志确。终以前谤。不能平。遂分散衣资。造诸净业。贞观六年四月六日。观佛坐逝于胜光寺。遗表施身。诏阇维收舍利起塔。续高僧传·卷第三 译经篇三
波罗颇迦罗蜜多罗。唐言作明知识。或一云波颇。此云光智。中天竺人也。本刹利王种。姓刹利帝。十岁出家。随师习学。诵一洛叉大乘经可十万偈。受具已后便学律藏。博通戒网心乐禅思。又随胜德修习定业。因修不舍经十二年末复南游摩伽陀国那烂陀寺。值戒贤论师盛弘十七地论。因复听采。以此论中兼明小教。又诵一洛叉偈小乘诸论。波颇识度通敏器宇冲邃。博通内外研精大小。传灯教授同侣所推。承化门人。般若因陀罗跋摩等。学功树绩深达义纲。今见领徒本国匡化。为彼王臣之所钦重。但以出家释子不滞一方。六月一移任缘靡定。承北狄贪勇未识义方。法藉人弘敢欲传化。乃与道俗十人展转北行。达西面可汗叶护衙所。以法训勖曾未浃旬。特为戎主深所信伏。日给二十人料。旦夕祇奉。同侣道俗咸被珍遇。生福增敬日倍于前。武德九年。高平王出使入蕃。因与相见。承此风化将事东归。而叶护君臣留恋不许。王即奏闻。下敕徵入。乃与高平同来谒帝。以其年十二月达京。敕住兴善。释门英达莫不修造。自古教传词旨。有所未踰者。皆委其宗绪。括其同异。内计外执指掌释然。徵问相雠披解无滞。乃上简闻。蒙引内见。躬传法理无爽对扬。赐䌽四十段。并宫禁新纳一领。所将五僧加料供给。重频慰问劳接殊伦。至三年三月。上以诸有非乐。物我皆空。眷言真要无过释典。流通之极岂尚翻传。下诏所司。搜扬硕德备经三教者一十九人。于大兴善创开传译。沙门慧乘等證义。沙门玄谟等译语。沙门慧赜慧净慧明法琳等缀文。又敕上柱国尚书左仆射房玄龄。散骑常侍太子詹事杜正伦。参助勘定。光禄大夫太府卿萧璟。总知监护。百司供送四事丰华。初译宝星经。后移胜光。又译般若灯大庄严论。合三部三十五卷。至六年冬。勘阅既周。缮写云毕。所司详读乃上闻奏。下敕各写十部散流海内。仍赐颇物百段。馀承译僧有差束帛。又敕太子庶子李百药制序。具如论首。波颇意在传法。情望若弦。而当世盛德自私诸己。有人云。颇侥倖时誉取驰于后。故聚名达废讲经论。斯未是弘通者时。有沙门灵佳。卓荦拔群妙通机会。对监护使具述事理云。颇远投东夏情乖名利。欲使道流千载声振上古。昔符姚两代。翻经学士乃有三千。今大唐译人不过二十。意在明德同證。信非徒说。后代昭奉无疑于今耳。识者佥议攸同。后遂不行。时为太子染患众治无效。下敕迎颇入内。一百馀日。亲问承对不亏帝旨。疾既渐降辞出本寺。赐绫帛等六十段并及时服十具。颇誓传法化不惮艰危。远度葱河来归震旦。经途所亘四万有馀。躬赍梵本望并翻尽。不言英彦有坠纶言。本志颓然雅怀莫诉。因而搆疾自知不救。分散衣资造诸净业。端坐观佛遗表施身。下敕特听。寻尔而卒于胜光寺。春秋六十有九。东宫下令给二十人。舆尸坐送至于山所。阇维既了。沙门玄谟收拾馀骸。为之起塔于胜光寺。在乘师塔东。即贞观七年四月六日也。有识同嗟法轮辍轸。四年之译三帙献功。掩抑慧灯望照惑累。用兹弘道未敢有闻。既而人丧法崩归𮘧斯及。伊我东鄙匪咎西贤。悲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66—635 【介绍】: 唐开国皇帝。祖籍陇西成纪,迁狄道,又徙武川镇,后入中原,居南赵郡广阿。字叔德。其祖于北周时封唐国公。渊七岁袭爵,隋时累迁太原留守。炀帝大业十三年起兵反隋,次年称帝,国号唐,建都长安。在位九年,平定群雄统一天下,传位于太子世民,自称太上皇。卒谥大武皇帝。全唐文·卷一
帝姓李氏。讳渊。字叔德。其先陇西成纪人。后徙长安。祖虎。佐周有功。为柱国。追封唐公。帝生袭封。隋大业十二年十二月为太原留守。明年五月举义兵。十一月入长安。尊立恭帝。自为大丞相。进爵为王。义宁二年戊寅五月受禅。建元武德。在位九年八月。传位太子。年七十一。谥曰大武皇帝。庙号高祖。追尊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69—618 【介绍】: 即杨广。隋朝皇帝。一名英,小字阿𡡉。文帝次子。开皇二年封晋王,九年统军灭陈,历任并州、扬州总管,镇守一方。开皇二十年勾结杨素谗陷兄杨勇,夺得太子位。仁寿四年乘父病重杀之自立。即位后,好大喜功,屡兴兵戎,穷奢极欲,大兴土木。造西苑,置离宫,开运河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水系;修长城,辟驰道,种种工程所役人民以百万计,致生产严重破坏,饥馑不绝,民怨沸腾,群雄蜂起。后南巡江都,沉溺酒色,为宇文化及所杀。在位十四年。全隋文·卷四
帝讳广,一名英,小字阿𡡉,文帝第二子。周末封雁门郡公。开皇元年,封晋王,拜柱国、并州总管。寻授武卫大将军,进上柱国、河北道行台、尚书令。转淮南道行台,徵拜雍州牧、内史令,进太尉。复拜并州总管,徙扬州总管,镇江都。二十年十一月,立为皇太子。仁寿四年七月,即位。明年,改元大业。在位十四年。为宇文化及等所弑,谥曰炀皇帝。有《集》五十五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73—581 【介绍】: 即宇文阐。初名衍,后改阐,北周皇帝。代郡武川人,鲜卑族。宣帝长子。宣帝传位于帝,在位二年,杨坚代周称帝,废帝为介公,北周亡。寻被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53 【介绍】: 唐睦州清溪女子。自称仙人,能升天,役使鬼物。从者甚众。高宗永徽四年,与妹夫章叔胤等起事。自称文佳皇帝,以叔胤为仆射。攻取睦州、桐庐、于潜等州县。复攻婺州、歙州,不克。十一月,为婺州刺史崔义玄、扬州刺史房仁裕所败,被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99—649 【介绍】: 高祖次子。隋末,劝父举兵反隋,征服四方,成统一之业。高祖武德元年,为尚书令,进封秦王。先后镇压窦建德、刘黑闼等起义军,讨平薛仁杲、王世充等割据势力。九年,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李建成及弟李元吉,遂立为太子。旋受禅即帝位,尊父为太上皇。锐意图治,善于纳谏,去奢轻赋,宽刑整武,使海内升平,威及域外,史称贞观之治。铁勒、回纥等族尊之为“天可汗”。在位二十三年,以服“长生药”中毒死,谥文皇帝。全唐文·卷四
帝讳世民。高祖神尧皇帝次子。方四岁。有书生谒高祖。见帝曰。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其年几冠。必能济世安民。语毕而去。不知所往。因以为神。故采其语名之。首创大业。平定天下。初封赵公。进爵秦王。武德九年立为太子。八月受内禅。明年改元贞观。在位二十三年。年五十三。谥曰文皇帝。庙号太宗。追尊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集四十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05—619 【介绍】: 即杨侑。隋朝皇帝。炀帝孙,元德太子杨昭子。初封陈王,徙代王。留镇京师。李渊兵入长安,立之为帝。在位一年,禅让于渊。国亡。卒谥恭。全隋文·卷八
帝讳侑,元德太子昭之子。大业二年,封陈王,后徙封代王。辽东之役,留镇京师。十一年,从幸晋阳,拜太原太守,寻还镇京师。十三年十一月即位,遥尊炀帝为太上皇,改元义宁,在位二年。禅于唐,封巂国公。武德二年崩,谥曰恭皇帝。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五 感通科
辽西柳城靺鞨也。其小年时。偶于何处拾得铜像二寸许。意以为神明。藏之皮袋。卧起与俱。每饮啖辄以祭。虽剩酒残肉不择也。年十八入高丽。谓其为觇国者而捕之以斩。至三刀无所伤。疑其有术问焉。曰无有也。曰然则何以致此。曰吾平生有所事。或者其力欤。因出示之。其背上若微损。察之则宛然三刀痕也。乃释之。使归中国曰。大唐方隆佛法。庶几其可以行志也。遂隶幽州出家。续高僧传·卷第三十五 感通篇中
贞观年中。辽西柳城靺鞨名帝示阶者。年十八时逃入高丽。拾得二寸许铜像。不知何神明。安皮袋中。每有饮啖酒肉。拔出祭之。逢高丽捉获。具说我是北边靺鞨。不信谓是细作。斫之三刀不伤皮肉。疑是神人。问有何道术。答曰无也。唯供养神明而已。乃出示之。曰此我国中佛也。因说本末。看像背上有三刀痕。遂放之令往唐国。彼大有佛事。可咨问也。其人得信在怀深厌俗网。今在幽州出家。大聪明有仪止。巡讲采听。随闻便解。有疑录出。以问者皆深隐。远思者难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阆州新政人。李叔明子。以少卿从德宗于梁州。父严敕以死报君,故有功,擢禁军将军。贞元初迁太子詹事,后贬罗州别驾。全唐文·卷一百二十八
昪字正伦。本姓李。徐州人。幼孤养于徐温。遂冒姓徐氏。名知诰。吴天祐中。自元从指挥使迁升州防禦使。累迁检校太保润州团练使。朱瑾杀温子知训。知诰以州兵入广陵定乱。遂代知训为淮南节度行军副使内外马步都军副使。武义元年拜左仆射参知政事。顺义元年加同平章事。领江州观察使。温死。加都督中外诸军事。封浔阳公。改封豫章公。太和三年。以太尉中书令领镇海宁国诸军节度使出镇金陵。天祚元年加尚父太师大丞相天下兵马大元帅。进封齐王。三年受吴禅。即皇帝位。国号大齐。寻改号唐。改元升元。复姓李氏。更今名。七年二月殂。年五十六。僭谥光文肃武孝高皇帝。庙号烈祖。
人物简介
简介
赵朓,幽州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唐朝时期大臣,宋太祖赵匡胤高祖父。历任永清、文安、幽都三县的县令。宋朝建立后,累谥“立道肇基积德起功懿文宪武睿和至孝皇帝”,庙号僖祖。
人物简介
简介
赵珽,幽州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唐朝官员,宋太祖赵匡胤的曾祖父。投靠卢龙节度使,出任幽州从事、御史中丞。北宋建立后,追封皇帝,谥号惠元,庙号顺祖,安葬于康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24—705 【介绍】: 即武后。并州文水人,名照。武士彟女。年十四,太宗选为才人。太宗崩,出为尼,高宗复召入宫。永徽六年立为皇后,代决政事,与高宗并称“二圣”。高宗崩,临朝称制,废中宗、睿宗。天授元年,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在位十六年。杀唐宗室,任用酷吏,然富权略,能用人,故名相辈出。奖励农桑,改革史治,重视选拔人材。晚年则豪奢专断,颇多弊政。神龙元年宰相张柬之等迫则天禅位于中宗,同年病卒,谥则天皇后。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24—705 名照,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武士彟之女。14岁入宫为唐太宗才人,赐号武媚。太宗卒,削发为尼。高宗时,复召为昭仪,进号宸妃。永徽六年(655),立为皇后,参决朝政,号为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弘道元年(683)临朝称制。载初元年(690)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改元天授,史称武周。神龙元年(705)中宗复位,后徙居上阳宫,去帝号。是年冬卒,谥曰则天大圣皇后。玄宗天宝八载(749),定谥则天顺圣皇后。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则天后在位16年,实掌国政40余年,素多智谋,兼涉文史。曾召文学之士周茂思、范履冰等编纂《要览》、《字海》、《乐书要录》等书,撰有《垂拱集》100卷,俱佚。《全唐诗》存诗46首,《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3首、诗序1首。唐诗汇评
武则天(625-707),自名照(zhao),并州文水(今属山西)人。太宗时被召入宫,为才人,年十四。太宗崩,为尼感业寺。高宗复召入宫,拜昭仪。永徽六年立为皇后。中宗即位,尊为皇太后,临朝称制,睿宗文明元年,自称帝,改国号日周。神龙元年传位于皇太子显,十一月卒。谥曰则天顺圣皇后。则天素多智计,辅政、当国数十年,颇有兴革,亦多弊政。兼涉文史,能诗,与近臣诗会,传为美谈。有《垂拱集》一百卷,《金轮集》十卷,均佚。《全唐诗》存诗四十六首。全唐文·卷九十五
后名照。并州文水人。工部尚书荆州都督封应国公士彟之女。高宗立为昭仪。进号宸妃。永徽六年立为皇后。上元元年进号天后。中宗即位。尊为皇太后。临朝称制。寻自称皇帝。改国号曰周。在位二十二年。中宗反正。谥曰大圣则天皇后。天宝八载。定谥则天顺圣皇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28—683 【介绍】: 唐朝皇帝。字为善。太宗第九子。太宗贞观五年,封为晋王。十七年,立为太子。即位后,多承太宗旧制。曾出兵击平西突厥,又命李绩率六总管兵攻高丽。后废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在位三十四年,卒谥天皇大帝。全唐文·卷十一
帝讳治。太宗第九子。贞观二年生。五年封晋王。十七年四月册为皇太子。二十三年六月即位。年二十二。咸亨五年八月称天皇。在位三十四年。年五十六。谥曰天皇大帝。庙号高宗。追尊天皇大圣大宏孝皇帝。集八十六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35—730 【介绍】: 唐沧州太原人。自称帝胄,不详世系。该博古今,洞精儒释,尤倾心于《华严经》。玄宗开元七年,携新译《华严经》,自定襄至盂县大贤村,掩室造论,三年不出户庭。复移南谷古佛堂,又经五载。有《新华严经论》、《华严经决疑论》。阐华严法界圆融之旨,精微入妙,为世所重。宣宗大中间闽僧志宁及宋初闽僧惠研重理其书为《华严经合论》一百二十卷,流布甚广。神僧传·卷第七
通玄。姓李氏。太原东北人也。举动之间不可量度。身长七尺馀。形貌紫色眉长过目。髭鬓如画发绀而螺施。唇红润齿密致。戴桦皮冠衣大布。缝掖之制腰不束带足不蹑履。虽冬无皴(七旬切)皲(音军)之患夏无垢汗之侵。放旷自得靡所拘绊。而该博古今洞精儒释。发于辞气若铿巨钟。而倾心华藏未始辍怀。开元七年春赍新华严经。曳筇自定襄而至并部盂县之西南同颍乡大贤村高山奴家止。于偏房中造论演畅华严。不出户庭几千三载。高与邻里怪而不测。每日食枣十颗柏叶饼一枚。馀无所须。其后移于南谷马家古佛堂侧。立小土屋闲处宴息焉。高氏供枣饼。亦至尝赍其论并经往韩氏庄。中路遇一虎。玄抚其背以所负经论搭载去土龛中。虎弭耳前行。其处无泉可汲用。会暴风雨拔老松去可百尺馀成池。约深丈许。其味香甘。至今呼为长者泉。里人多因愆阳临之祈雨。或多应焉。又造论之时。室无脂烛。每夜秉翰于口两角出白色光长尺馀。炳然通照以为恒矣。自到土龛俄有二女子。韶颜都雅。每日馈食一奁于龛前。玄食已彻器而去。凡经五载。至于纸墨供送无亏。论成泯然不现。所造论四十卷。总括八十卷经之文义。次决疑论四卷。一日乡人聚饮之次。玄来谓之曰。汝等好住吾今去矣。乡人惊怪谓为他适。乃曰。吾终矣。皆悲泣恋慕送至土龛。曰去住常也。乡人下坡回顾其处。云雾昏暗。至子时俨然坐亡龛中。白色光从顶出上彻太虚。即开元十八年三月二十八日也。报龄九十六。达旦数人登山。见其龛室内蛇虺填满莫得而前。相与启告蛇虺交散。少长追感。结舆迎于太山之北。甃石为坟而葬之。葬日有二班鹿双白鹤杂类鸟兽若悲恋之状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56—710 【介绍】: 唐朝皇帝。高宗第七子。既嗣位,母武后临朝称制,废之为庐陵王,迁均州,又迁房州。武周圣历二年,复为太子。神龙元年,张柬之等以羽林兵讨乱,始复帝位及唐国号。复位后,皇后韦后与武三思等专权,安乐公主卖官鬻爵。前后在位七年,为韦后及安乐公主毒死。谥孝和皇帝。全唐文·卷十六
帝讳显。高宗第七子。显庆元年生。二年封周王。仪凤二年徙封英王。改名哲。永隆元年八月立为皇太子。宏道元年十二月即位。嗣圣元年。武后废帝为庐陵王。房州安置。圣历元年复立为皇太子。仍名显。神龙元年正月复辟。十一月上尊号应天皇帝。三年八月加尊号应天神龙皇帝。立二年被废。复位四年。年五十五。谥曰孝和皇帝。庙号中宗。追尊太和大圣大昭孝皇帝。集四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