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希代
【佛学大辞典】
(杂语)希世也。慈恩传九曰:「英词曲被,即超希代之珍。」
希有
【佛学大辞典】
(杂语)事之甚少者,无相类者。无量寿经上曰:「颜貌端正,超世希有。」法华经序品曰:「是不思议,现希有事。」嘉祥法华疏三曰:「旷世所无,故言希有。」
希有人
【佛学大辞典】
(术语)赞叹念佛行者之语。即希信难信之法,故有此名。涅槃经德王品亦说六种之希有人,谓:「善男子,世有二人甚为希有,如优昙华。一、不行恶法。二、有罪能悔。如是人甚为希有。复有二人:一、作恩。二、念恩。复有二人:一、咨受新法。二、温故不忘。复有二人:一、作新。二、修故。复有二人:一、乐闻法。二、乐说法。复有二人:一、善问难。二、善答。善问难者汝身(德王菩萨)是,善答者谓如来。」
希求施
【佛学大辞典】
(术语)希求生天而行布施也。八种施之一。
希奇
【佛学大辞典】
(术语)希有奇特也。宝积经三十五曰:「世尊成就一切世间甚希有法。」义林章一本曰:「虽是希奇,然是有上,是未了义。」文句记十上曰:「安能信斯希奇。」
希法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十二部经之一。说希奇不思议事之经典也。正理论四十四曰:「言希法者,谓于此中唯说希奇。出世间法,由此能正显三乘希有故。」梵名阿浮达磨,(参见:阿浮达磨)
【佛学常见辞汇】
十二部经之一,梵名阿浮达磨,即说希奇不思议事的经典,亦名未曾有。
希祀鬼
【佛学大辞典】
(异类)九鬼之一,死后希望子孙追荐祭祀之鬼类。
【三藏法数】
谓此鬼恒时向祠祀中飨受他祭,能历异方,如鸟凌空,往还无碍。盖由先世积集赀财,心常悭吝,不能布施。故生此鬼中,又由先世预起希望,谓我若命终,诸子孙等必常祀我资具饮食,故为此鬼,住本舍边便秽等处,希望了孙追念,以时祭祀也。
希运
【佛学大辞典】
(人名)唐洪州黄檗山希运,闽人,身量矮小,额间隆起,号为肉珠。倜傥不羁,真大乘之器。依一姥劝,见百丈山海禅师而开心眼,还住黄檗山,裴休深钦重之。大中年中终,敕谥断际禅师。见宋高僧传二十,传灯录九。
希迁
【佛学大辞典】
(人名)唐南岳石头山希迁,粤人,姓陈氏,闻曹溪六祖道风,师事之。六祖寂后,于罗浮山受戒。偶闻青原行思补溪席,又归从之。天宝初,往南岳南寺,于寺东大石上结庵居焉,时人尊之曰石头和尚。门人归崇者颇多,时江西以马祖为主,湖南以石头为主。年九十一寂,敕谥无际大师。见宋高僧传九,传灯录十四等。
希麟音义
【佛学大辞典】
(书名)十卷,唐希麟撰,即续一切经音义也。慧琳音义,依开元释教录,从大般若经起,至护命法止。惟自开元录后,相继翻译之经论,及拾遗律传等,皆无音义,故麟师续之。从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起,至续开元释教录止,总二百六十六卷。黎养正序曰:「麟师续撰,一禀琳公家法。撷华成鬘,积壤崇山,探赜阐微,克绍前美。」馀(参见:续一切经音义)
【佛学大辞典】
(书名)续一切经音义。十卷,唐希麟集。
甚希有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玄奘译。是无上依经之校量造佛功德品第一与附属品第七之别译。
韦提希
【佛学大辞典】
(人名)Vaidehi,又云毗提希,吠提希。新称吠题呬弗多罗。译曰思惟,思胜,胜妙身。摩羯陀国频婆沙罗王之后,阿阇世之母也。法华文句二曰:「韦提希,此云思惟。」同记曰:「亦云思胜。」法华义疏二曰:「韦提希,翻为思惟,亦云四维。」法华玄赞二曰:「梵云吠题呬弗多罗,古云思惟子。今云:吠,是胜义。题呬云身,即东毗提诃之名。彼毗提诃男声中呼,此吠题呬女声呼。此是山名,亦是彼山中神名。从彼乞得,因以为名。韦提希,讹也。」
无所希望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象腋经之异译。
四种希有──佛四种希有
【三藏法数】
(出金刚经纂要刊定记)
〔一、时希有〕,时希有者,谓佛出世之时不常有也。一切众生从旷劫来,无明覆蔽,流转生死,无有穷尽;今值佛出世,闻说正法,依教修行,得免生死之苦,实为希有也。
〔二、处希有〕,处希有者,谓佛生于迦毗罗城,乃在三千世界之中;佛不于馀处现,而于此处降生,实为希有也。(梵语迦毗罗,华言能仁住处。三千者,小千、中千、大千也。)
〔三、德希有〕,德希有者,谓佛具无量福慧,最胜第一,非诸菩萨等所可思议,实为希有也。
〔四、事希有〕,事希有者,谓佛降兜率,乃至入涅槃等事,天上人间最为奇特;外道、天魔无不归仰;用大慈悲,极巧方便,现多种身相,演无量法门,随众生根,普皆利益,实为希有也。(梵语兜率,华言知足。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时希有
【三藏法数】
时希有者,谓佛出世之时不常有也。一切众生从旷劫来,无明覆蔽,流转生死,无有穷尽;今值佛出世,闻说正法,依教修行,得免生死之苦,实为希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