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447,分97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李大师
李师旦
李师晦
李师政
廖师
刘师贞(文通 )
刘孝师
普照大师
诠律师
僧存奖( 广济大师 )
僧会(别称 后僧会 超化大师 )
僧智弘( 王 )
释藏师( 降魔藏欤 )
释简师
释金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相州人。李延寿父。多识前世旧事。尝以南北朝及隋时天下参隔,南方谓北为“索虏”,北方指南为“岛夷”,其史于本国详,他国略,往往訾美失传,思所以改正,拟《春秋》编年,刊究南北事,未成而没。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二百六十
师旦。新丰人。官会稽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宗室。初在刘悟幕府,见悟子刘从谏恣横,假言求长生术,不与事。后擢为伊阙令。
李师政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七
师政。上党人。贞观朝为门下典仪。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郴州人。懿宗召入,行道术有验,后乞归,居静福山。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彭城人,字文通。少丧母,及长,追慕废寝食。忽梦见母状,刻木为像,敬事如生。每有时新之物,必先荐之而后食。
刘孝师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其画点画不多,皆为枢要。画鸟雀尤工,极穷形变态之致。
普照大师 朝代:

人物简介

东国僧尼录·名僧
松广寺钟楼前有水阁。前有一树。昔普照大师临化时曰。此树我去后必枯。若更生枝叶。则知我再生。今年千而不生枝叶。人以刀括皮。则内津津有生气。若真枯则必朽倒。而至今挺直如常(择里志)。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八 摄念科(二)
世居五台县。出家受具。即习毗尼。姿性渊静。其平居不为外物挠乱。惟匡训诸徒而已。然远近事。靡不豫知。凡有教门关系者。必以告人。而使之脩饰备防。时谓得他心通云。三衣一钵外。无所营治。寝室虚寂。客至但清晤良久。一挹去。虽汤茗不设也。入灭之日。祥自郁密天乐铮鏦。阖寺皆闻。异香纷馥。乃垂语辞众。趺坐而瞑。
宋高僧传·卷第十四 明律篇第四之一
释诠律师者。五台县人也。䌽服出家冠年受戒。仪则清雅众禀纲绳。习毗尼宗秘菩萨行。诠除训徒外守默无挠。远近有事靡不豫知。人谓为得他心通也。一食终日弊衣遮体。不贮颗粒房无缕综。其强本节用造次不可及也。入灭之日祥云郁密天乐铮摐。阖寺僧徒皆闻异香馚馥。乃召集寺众执手告辞嘱累门人加趺而灭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甘泉人。孔子后裔。住魏州兴化寺。敕谥广济大师。
僧会 朝代: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三十 神化科(二)
唐永徽中。会稽永欣寺。有一僧。立逝于山门之内。其将逝也。谓其人曰。吾吴之康僧会也。苟能奉吾遗身于尔伽蓝。则顾为福。且未慗。其人因坚以胶漆而迁祠之。其灵迹之著。至于今不衰。初寺尤苦军旅屯寓。娶妇产子。杀羊豕。植韭蒜。污蔑甚。时李公若初方廉问闽。忽僧有自会稽来谒者曰。越于浙东为大藩。君侯行将领之。其教条之下。愿必尽屏旧习。而军旅之寓佛寺。最为急务。幸君侯之留意焉。公诡曰。诺。未几果有是命。俄而入寺睨之曰。此非预言今日之除者乎。应验若此。凡所授记。敢不听。于是顿绝其弊。会昌六年。永欣毁迁遗身于大善寺。会昙休律师。创堂宇。治供具。乡里之祈福禳灾者。举归焉。世号超化大师。其前身行事。史有传。
宋高僧传·卷第十八 感通篇第六之一
释后僧会者。本康居国人也。以吴赤乌年中谒大帝。初吴人未识僧形。止曰胡人入境。乃祈舍利。已令帝开悟末主天纪四年。会尸解真身隐焉。至唐高宗永徽中见形于越。称是游方僧。而神气瑰异眉高隆准。颐峭眸碧而瘦露奇骨。真梵容也。见者悚然罔知阶位。时寺纲紏诘其厥由。骂而驱逐会行及门。乃语之曰。吾康僧会也。苟能留吾真体福尔伽蓝。躧步之间立而息绝。既而青目微瞑精爽不销举手如迎揖焉。足跨似欲行焉。众议偃其灵躯窴于窀穸。人力殚矣略不倾移。虽色身坚牢而彊事胶漆。迁于胜地别立崇堂。时越人竞以香华灯明。缯䌽幡盖果实衣器。请祈心愿。多谐人意。初越之军旅多寓永欣。其妇女生产兵士荤血触污僧蓝。人不堪其淹秽。会乃化形往谒闽廉使李若初。且曰。君侯即领越之藩条。托为迁之军旅语罢拂衣而去。寻失踪迹。李公喜而骇。且记其言。后果赴是郡。及上事讫便谒灵迹认于时言者则斯僧也。命撤军家勒就营幕。又疋妇夜临蓐席。且无脂烛。邻无隙光。俄有一僧秉烛自牖而入。其夫旦入永欣。认会貌即是授火救产厄之僧。自尔民间多就求男女焉。属会昌毁永欣也。唯今大善独留号开元矣。遂移会身入是寺中。大中之后有昙休律师。为会别创堂宇广其供具。又尝就闾阎家求草屦。至今越人多以芒鞋油幡上献。感应[月*(夸-大+八)]蚃。各赴人家不可周述。今号超化大师。从永徽至今未尝阙其供施焉。沙门虚受为碑纪述焉。 系曰。蔡邕是张衡后身。智威本徐陵前事。验皆昭晰理且弗虚。至于圣人功用自在此亡彼出。利见无方。僧会捐世既遐唐来化越。立逝屹然异中之异。苟非应物现形如水中月。孰能预于是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河南洛阳人,俗姓王,玄策侄。早于少林山出家,乐诵文典,颇工文笔。曾至蕲州,从五祖弘忍习禅。复南行,与无行结伴,于合浦登舟渡海,至室利佛逝国,复至师子洲,参礼佛牙。寻北行,至东印度,入大觉寺,瞻礼习经。在中印度居八年,历参诸胜迹。拟从北印度归国。后不详。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下
智弘律师者。洛阳人也。即聘西域大使王玄策之侄也。年才弱岁早狎冲虚。志蔑轻肥情怀栖遁。遂往少林山餐和服饵。乐诵经典颇工文笔。既而悟朝市之諠哗。尚法门之澄寂。遂背八水而去三吴。舍素禔而擐缁服。事瑳禅师为师禀承思慧而未经多载即髣髴玄关。复往蕲州忍禅师处重修定潋。而芳根虽植崇条未耸。遂济湘川跨衡岭。入桂林而托想。遁幽泉以息心。颇经年载。仗寂禅师为依止。睹山水之秀丽。玩林薄之清虚。挥翰写衷掣幽泉山。赋申远游之怀。既览三吴之法匠。颇尽芳筵。历九江之胜友。几闲妙理。然而宿植善根匪由人奖。出日中府欲观礼西天。幸遇无行禅师与之同契。至合浦升舶长泛沧溟。风便不通漂居上景。覆向交州住经一夏。既至冬末复往海滨神湾。随舶南游到室利佛逝国。自馀经历具在行禅师传内。到大觉寺住经二载。瞻仰尊容倾诚励想。讽诵梵本月故日新。闲声论能梵书。学律仪习对法。既解俱舍复善因明。于那烂陀寺则披览大乘。在信者道场。乃专功小教。复就名德重洗律仪。恳恳勤勤无忘寸影。习德光律师所制律经。随听随译实有功夫。善护浮囊无亏片检。常坐不卧知足清廉。奉上谦下久而弥敬。至于王城鹫岭仙苑鹿林祇树天阶庵园山穴。备申翘想东契幽心。每掇衣钵之馀。常怀供益之念。于那烂陀寺则上餐普设在王舍城中乃器供常住。在中印度近有八年。后向北天羯湿弥罗。拟之乡国矣。闻与琳公为伴。不知今在何所。然而翻译之功其人已就矣。

人物简介

宋高僧传·卷第八 习禅篇第三之一
释藏师。姓王氏。赵郡人也。父为亳州掾。稚齿寻师居然慕法。而性好独处。谯多厉鬼持魅于人。藏七岁只影闲房孤形迥野。尝无少畏。至年长弥见挺拔。故号降魔藏欤。请列青衿于广福院明赞禅师。师意其法器。乃发擿之。应对辩给答出问表。因留执事服勤受法。俾诵法华踰月彻部。登即剃落受具习律焉。次讲南宗论。大机将发俄投麈尾。九州灵迹罕不登升。后往遇北州鼎盛。便誓依栖。秀问曰。汝名降魔。我此无山精木怪。汝翻作魔邪。曰有佛有魔。秀云。汝若是魔。必住不思议境界也。曰是佛亦空。何不思议之有。时众莫不异而钦之。先是秀师悬记之。汝与少皞之墟有缘。寻入泰山。数年学者臻萃供亿克周。为金舆谷朗公行化之亚也。一日告门人曰。吾今老朽物极有归。正是其时。言讫而终。春秋九十一矣。

人物简介

神僧传·卷第九
云居道简禅师。久入先云居之室。为堂中第一座。属先云居将顺寂。主事请问南堪继嗣。居曰堂中简。主事意谓令拣择可当者。佥曰。第二座可然。且备礼请。第一座若谦让即坚请第二座。师既密承授记略不辞免。即自持道具入方丈摄众演法。主事等不惬素志。罔循规式。师察其情乃潜弃去。其夜安乐树神号泣。诘旦主事大众奔至麦庄。悔过哀痛请归院。众闻空中连声唱曰。和尚来也。

人物简介

神僧传·卷第六
僧金师。新罗人。居睢阳。谓录事参军房琬云。太守裴宽当改。琬问何时。曰明日午敕书必至。当与公相见于郡西南角。琬专候之。午前有驿使两封牒到。不是琬以为谬也。至午又一驿使送牒来云。裴公改为安陆别驾。房遽命驾迎僧。身又自去。果于郡西南角相遇裴。召问僧云。官虽改其服不改。然公甥侄各当分散。及后敕至除别驾紫绂犹存。甥侄之徒各分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