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憨山大师年谱
【佛学大辞典】
(书名)二卷,明德清自著。
声生论师
【佛学大辞典】
(流派)声论师之一派。(参见:声论师)
声论师
【佛学大辞典】
(流派)依唯识论有二种:一为波罗门师之计。崇奉四吠陀论,谓其论之声,为诵诸法实义之梵王声,故是常住,他声不契实义,则为无常者。一为学习声论即毗伽罗论者之计。此中有声显论师与声生论师之二派。声之性,本来实有常住,待寻伺等缘为名句文而显于世也。其名句文之音响,谓是无常,声显论师也。谓其非有本来实有之声性,待缘始生,生已,则常住不灭者,是声生论师也。已上二种中,于因明而对论者,后之声显声生声论师也。唯识述记一末曰:「明论声常,是波罗门等计。明论者先云韦陀论,今云吠陀论。吠陀者明也,明诸实事故。彼计此论声为能诠定量表诠诸法,诸法楷量,故是常住,所说是非皆决定故。馀非楷量,故不是常。设有少言称可于法多不实故,亦名非常,梵王诵者而本性有。」又曰:「待缘显者声显也,待缘发者声生也,发是生义,声皆是常。」
声显论师
【佛学大辞典】
(流派)声论师之一派。(参见:声论师)
隐元禅师语录
【佛学大辞典】
(书名)明海宁编,十六卷。
禅师
【佛学大辞典】
(术语)修禅定之师也。善住意天子所问经曰:「天子问:何等比丘得言禅师?文殊师利答言:天子!此禅师者,于一切法一行思量,所谓不生,若如是知得言禅师。」独孤及文曰:「间生禅师,俾以教尊。」三教指归一曰:「修心静虑曰禅师。」毗奈耶杂事十三曰:「经师律师论师法师禅师,不以同类令聚一处。」禅师之称号有二种:一系天子之褒赏,一禅僧呼前人为禅师。师家众僧通用之,天子之褒赏始于陈宣帝大建元年,崇南岳慧思和尚为大禅师;唐中宗神龙二年赐化宗神秀上座以大通禅师之谥号。
【佛学常见辞汇】
专修禅定的出家人。
讲师
【佛学大辞典】
(职位)法华会最胜会等讲经义之人也。每讲会选其人。
讲师读师高座
【佛学大辞典】
(物名)讲师读师宜升之高座,在佛前左右。讲师之座在佛右,读师之座在佛左,而相对。读师读经题,讲师讲经义。
鞞世师
【佛学大辞典】
(流派)Vais%es!ika,即卫世师也。
瞿师
【佛学大辞典】
(动物)又作瞿支。瞿师罗之略。
瞿师罗
【佛学大辞典】
(人名)梵名Ghos!ira,又作具史罗,瞿私罗,劬史罗。巴利语曰瞿私多Ghosita,译言美音或妙音声。中印度憍赏弥国之长者名。归依释尊于瞿师罗园建精含而布施之。见中本起经下西域记五等。
瞿师罗园
【佛学大辞典】
(地名)此是长者名也。此翻美音。由过去世作狗子时,以声吠请辟支佛至家供食,故生生中报得好音。是长者身长三尺。佛亦化身为三尺,以化彼。令归正法。西域记云:具史罗,旧云瞿师罗,讹也。城东南不远,有故伽蓝具史罗长者旧园。中有窣堵波,无忧王之所建立,高二百馀丈。如来于此数年说法。其侧则有过去四佛座及经行遗迹。复有如来发爪
猎师
【佛学大辞典】
(譬喻)以譬破戒之僧。涅槃经四相品曰:「虽服袈裟犹如猎师。」同邪正品曰:「佛告迦叶,我般涅槃七百岁后,是魔波旬渐当坏乱我之正法,譬如猎师身服法衣。」
【三藏法数】
谓以杀心故,猎捕一切禽兽,或食或卖,伤害物命,是为恶律仪。
药师
【佛学大辞典】
(菩萨)具曰药师琉璃光如来。又有大医王佛,医王善逝等称。梵名鞞杀社窭噜Bhais!ajyaguruvaid!u%ryaprabha%sa,为东方净琉璃国之教主,发十二誓愿,救众生之病源,治无明之痼疾。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曰:「佛告曼殊室利:东方去此过十剋伽沙等佛土,有世界名净琉璃,佛号药师琉璃光如来。(中略)佛薄伽梵,曼殊室利,彼世尊药师琉璃如来。本行菩萨道时,发十二大愿,令诸有情所求皆得。」【又】医也。大宝积经曰:「譬如药师持药囊,自身病不能疗治。」
【佛学常见辞汇】
药师琉璃光如来的简称。(参见:药师琉璃光佛)
药师十二誓愿
【佛学大辞典】
(名数)第一自他身光明炽盛之愿。第二威德巍巍开晓众生之愿。第三使众生饱满所欲而无乏少之愿。第四使一切众生安立大乘之愿。第五使一切众生行梵行,具三聚戒之愿。第六使一切不具者诸根完具之愿。第七除一切众生众病,令身心安乐,證得无上菩提之愿。第八转女成男之愿。第九使诸有情解脱天魔外道缠缚,邪思恶见稠林,引摄正见之愿。第十使众生解脱恶王劫贼等横难之愿。第十一使饥渴众生得上食之愿。第十二使贫乏无衣服者得妙衣之愿。见药师经。
【佛学常见辞汇】
一、自他身光明炽盛之愿;二、威德巍巍开晓众生之愿;三、使众生饱满所欲而无乏少之愿;四、使一切众生安立大乘之愿;五、使一切众生行梵行具三聚戒之愿;六、使一切不具者诸根完具之愿;七、除一切众生众病,令身心安乐,證得无上菩提之愿;八、转女成男之愿;九、使诸有情解脱天魔外道缠缚,邪思恶见稠林,引摄正见之愿;十、使众生解脱恶王劫贼等横难之愿;十一、使饥渴众生得上食之愿;十二、使贫乏无衣服者得妙衣之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