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7,分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下一页
师子频申三昧
师子游戏三昧
师子月佛本生经
师子奋迅菩萨所问经
师子庄严王菩萨请问经
坚誓师子
寂业师子
执师子国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圣师子
颊车如师子相
释师子
二种师子奋迅三昧
十种善法──修十种善法如师子王
佛类词典(续上)
师子奋迅三昧师子频申三昧
师子游戏三昧
师子月佛本生经
师子奋迅菩萨所问经
师子庄严王菩萨请问经
坚誓师子
寂业师子
执师子国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圣师子
颊车如师子相
释师子
二种师子奋迅三昧
十种善法──修十种善法如师子王
师子奋迅三昧
【佛学大辞典】
(术语)师子奋迅时,开张诸根,身毛皆竖,现威怒哮吼之相。佛入此三昧。则奋大悲法界之身,开大悲之根门,现应机之威,使外道二乘之小兽慑伏,故名为师子奋迅三昧。探玄记十八曰:「从喻为名。谓如师子奋迅之时。诸根开张。身毛皆竖。现其威怒哮吼之相。令馀兽类失威窜伏。令师子儿增其雄猛。身得长大。今佛亦尔。一奋大悲法界之身。二开大悲之根门。三竖悲毛之先导。四现应机之威。吼法界之法门。令二乘诸兽藏窜聋盲。菩萨佛子增长百千诸三昧海及陀罗尼海。如是相似。故以为喻。」梵Sim%havikri^d!ita-sama%dhi。
(术语)师子奋迅时,开张诸根,身毛皆竖,现威怒哮吼之相。佛入此三昧。则奋大悲法界之身,开大悲之根门,现应机之威,使外道二乘之小兽慑伏,故名为师子奋迅三昧。探玄记十八曰:「从喻为名。谓如师子奋迅之时。诸根开张。身毛皆竖。现其威怒哮吼之相。令馀兽类失威窜伏。令师子儿增其雄猛。身得长大。今佛亦尔。一奋大悲法界之身。二开大悲之根门。三竖悲毛之先导。四现应机之威。吼法界之法门。令二乘诸兽藏窜聋盲。菩萨佛子增长百千诸三昧海及陀罗尼海。如是相似。故以为喻。」梵Sim%havikri^d!ita-sama%dhi。
师子频申三昧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与师子奋迅三昧同。华严经六十曰:「入师子频申三昧。」旧经作师子奋迅三昧。华严疏钞六十曰:「频申奋迅,俱是展舒四体通畅之状。」(参见:师子奋迅三昧)。
(术语)与师子奋迅三昧同。华严经六十曰:「入师子频申三昧。」旧经作师子奋迅三昧。华严疏钞六十曰:「频申奋迅,俱是展舒四体通畅之状。」(参见:师子奋迅三昧)。
师子游戏三昧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八三昧之一。譬如师子之搏鹿,自在戏乐,佛亦入此三昧,回转此地,使六反震动,故名师子游戏三昧。又佛名人师子,师子游戏三昧者,佛游戏三昧也,佛入此三昧时,使此大地有六种震动,使一切地狱恶道之众生,皆蒙解脱,得生于天上。见智度论八。
(术语)八三昧之一。譬如师子之搏鹿,自在戏乐,佛亦入此三昧,回转此地,使六反震动,故名师子游戏三昧。又佛名人师子,师子游戏三昧者,佛游戏三昧也,佛入此三昧时,使此大地有六种震动,使一切地狱恶道之众生,皆蒙解脱,得生于天上。见智度论八。
师子月佛本生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失译。佛住竹园,须蜜比丘缘树上下,与八万四千金色之猕猴跳戏,大众讥嫌。频婆沙罗王诣佛问之。佛言比丘即是师子月佛,补弥勒之处,并说猕猴之往因,授菩萨之记。
(经名)一卷,失译。佛住竹园,须蜜比丘缘树上下,与八万四千金色之猕猴跳戏,大众讥嫌。频婆沙罗王诣佛问之。佛言比丘即是师子月佛,补弥勒之处,并说猕猴之往因,授菩萨之记。
师子奋迅菩萨所问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失译。华积楼阁陀罗尼经之旧译也。师子奋迅菩萨,新译作师子游戏菩萨。
(经名)一卷,失译。华积楼阁陀罗尼经之旧译也。师子奋迅菩萨,新译作师子游戏菩萨。
师子庄严王菩萨请问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那提译。佛依庄严王菩萨之请问而作方曼荼罗,说供养地藏菩萨等八大菩萨。
(经名)一卷,唐那提译。佛依庄严王菩萨之请问而作方曼荼罗,说供养地藏菩萨等八大菩萨。
坚誓师子
【佛学大辞典】
(本生)释尊因位时,为金毛坚誓师子,念袈裟之德,故为猎师舍身。此说出报恩经七、贤愚经十三坚誓师子品。报恩经七曰:「昔有一师子曰坚誓,身毛金色,有大威力,游行山泽,见一辟支佛,威仪清净,来亲近,常闻诵经。时有大猎师见师子身毛金色,欲剥其皮奉国王,乃案奇计剃头被袈裟,入山中坐一树上。坚誓师子见之,谓为真比丘喜来舐其足,猎师便以毒箭射之,师子既被毒箭,哮吼欲搏撮,忽作是念:此是沙门,被坏色衣,是三世之佛,贤圣之标帜。吾慎不可起恶心。即说偈曰:愿自丧身命,终不起恶心,向于坏色服,愿自丧身命,终不起恶心。向于出家人,说偈已,命终。佛言其时师子即吾身,猎师即今提婆达多是也。」
(本生)释尊因位时,为金毛坚誓师子,念袈裟之德,故为猎师舍身。此说出报恩经七、贤愚经十三坚誓师子品。报恩经七曰:「昔有一师子曰坚誓,身毛金色,有大威力,游行山泽,见一辟支佛,威仪清净,来亲近,常闻诵经。时有大猎师见师子身毛金色,欲剥其皮奉国王,乃案奇计剃头被袈裟,入山中坐一树上。坚誓师子见之,谓为真比丘喜来舐其足,猎师便以毒箭射之,师子既被毒箭,哮吼欲搏撮,忽作是念:此是沙门,被坏色衣,是三世之佛,贤圣之标帜。吾慎不可起恶心。即说偈曰:愿自丧身命,终不起恶心,向于坏色服,愿自丧身命,终不起恶心。向于出家人,说偈已,命终。佛言其时师子即吾身,猎师即今提婆达多是也。」
寂业师子
【佛学大辞典】
(杂名)释迦之异名,大日经疏四曰:「是故无量应度众生四种魔军由此退散,是故号为寂业师子。」演密钞五曰:「号为寂业师子者,偈中云释师子救世,具足应云释迦师子救世。偈以五字成句,故略去迦字但有释字。此释迦言,寻常翻译或但为能,或云能人。今云寂业者,盖依字门而立其名,谓前梵本偈中云赦吃也,赦即是奢字门也,奢者一切法寂义也。吃也者,上吃字是迦字门,为速合也。也字取声便故,遂成吃音。迦者,诠一切法造作义,造作即业也。由此故云寂业师子也。」
(杂名)释迦之异名,大日经疏四曰:「是故无量应度众生四种魔军由此退散,是故号为寂业师子。」演密钞五曰:「号为寂业师子者,偈中云释师子救世,具足应云释迦师子救世。偈以五字成句,故略去迦字但有释字。此释迦言,寻常翻译或但为能,或云能人。今云寂业者,盖依字门而立其名,谓前梵本偈中云赦吃也,赦即是奢字门也,奢者一切法寂义也。吃也者,上吃字是迦字门,为速合也。也字取声便故,遂成吃音。迦者,诠一切法造作义,造作即业也。由此故云寂业师子也。」
执师子国
【佛学大辞典】
(地名)梵云僧伽罗Sim%hala,译曰执师子。今之锡兰岛也。僧伽罗者,释迦如来因位为大商主时之名,始入于彼处而立国,因取其名为国号。见西域记十一。
(地名)梵云僧伽罗Sim%hala,译曰执师子。今之锡兰岛也。僧伽罗者,释迦如来因位为大商主时之名,始入于彼处而立国,因取其名为国号。见西域记十一。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大宝积经第四十八胜鬘夫人会之异译也。佛在给孤独园,波斯匿王末利夫人共致书于其女阿踰阇国王妃胜鬘夫人称扬佛德。胜鬘得书欢喜说偈,遥请佛来现。佛即现身。胜鬘说说偈赞叹其德。佛为授记。胜鬘复发十弘誓愿,感天花天音。乃至说大乘了义,广明二乘不了义(其了义为唯一佛乘也),佛赞印是放光升空而还独园,告阿难及天帝释结名付属。
(经名)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大宝积经第四十八胜鬘夫人会之异译也。佛在给孤独园,波斯匿王末利夫人共致书于其女阿踰阇国王妃胜鬘夫人称扬佛德。胜鬘得书欢喜说偈,遥请佛来现。佛即现身。胜鬘说说偈赞叹其德。佛为授记。胜鬘复发十弘誓愿,感天花天音。乃至说大乘了义,广明二乘不了义(其了义为唯一佛乘也),佛赞印是放光升空而还独园,告阿难及天帝释结名付属。
圣师子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之尊号也。佛为圣中之王,犹如狮子为兽中之王,故名。法华经方便品曰:「我闻圣狮子深净妙音。」
(术语)佛之尊号也。佛为圣中之王,犹如狮子为兽中之王,故名。法华经方便品曰:「我闻圣狮子深净妙音。」
颊车如师子相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十二相之一。两颊隆满,如师子王之相。
【三藏法数】
谓两颊车隆满如师子王也。
(术语)三十二相之一。两颊隆满,如师子王之相。
【三藏法数】
谓两颊车隆满如师子王也。
释师子
【佛学大辞典】
(术语)释尊之德号也,佛于三界无畏自在,如兽中之师子王,故称释师子。法华经序品曰:「其六波罗蜜今见释师子。」大日经一曰:「释师子救世。」大日经疏十六曰:「释师子漫荼罗,即释迦也。」
【佛学常见辞汇】
释尊的德号,因佛在三界之中无畏自在,好像兽中的师子王。
(术语)释尊之德号也,佛于三界无畏自在,如兽中之师子王,故称释师子。法华经序品曰:「其六波罗蜜今见释师子。」大日经一曰:「释师子救世。」大日经疏十六曰:「释师子漫荼罗,即释迦也。」
【佛学常见辞汇】
释尊的德号,因佛在三界之中无畏自在,好像兽中的师子王。
二种师子奋迅三昧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师子奋迅者,借譬以显法。如世师子奋迅,为二事故。一为奋除尘土;二能前走却走捷疾异于诸兽。此三昧亦如是,一则奋除障定之惑;二能出入诸禅,捷疾无间,异于馀之三昧,而具出入二义焉。
〔一、入禅奋迅〕,入禅奋迅者,谓离欲界不善法,有觉有观,而入初禅。如是次第入于二禅、三禅、四禅、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处、灭受想定,是为奋迅入也。(有觉有观者,初心在禅曰觉,细心分别禅味曰观。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皆色界天也。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处,即无色界天也。灭受想定者,灭除受想之心,而得定也。)
〔二、出禅奋迅〕,出禅奋迅者,从灭受想定起,还入非有想非无想定;从非有想非无想定起,还入无所有处定。如是识处、空处、四禅、三禅、二禅、初禅,乃至出散心中,是为奋迅出也。
(出法界次第)
师子奋迅者,借譬以显法。如世师子奋迅,为二事故。一为奋除尘土;二能前走却走捷疾异于诸兽。此三昧亦如是,一则奋除障定之惑;二能出入诸禅,捷疾无间,异于馀之三昧,而具出入二义焉。
〔一、入禅奋迅〕,入禅奋迅者,谓离欲界不善法,有觉有观,而入初禅。如是次第入于二禅、三禅、四禅、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处、灭受想定,是为奋迅入也。(有觉有观者,初心在禅曰觉,细心分别禅味曰观。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皆色界天也。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处,即无色界天也。灭受想定者,灭除受想之心,而得定也。)
〔二、出禅奋迅〕,出禅奋迅者,从灭受想定起,还入非有想非无想定;从非有想非无想定起,还入无所有处定。如是识处、空处、四禅、三禅、二禅、初禅,乃至出散心中,是为奋迅出也。
十种善法──修十种善法如师子王
【三藏法数】
(出宝雨经)
菩萨因修善法,得无上正真之道,为天人师,令一切邪魔外道,见者无不调伏,如师子王,有大威力,而能慑伏诸兽,所向无不自在,故以为喻也。
〔一、得不惊怖〕,谓菩萨以勇猛精进,得最上乘,于诸法中无与等者;故能游戏生死,不惊不怖,得大自在,如师子王,于百兽中,莫能与等,游行之处,无所惊怖也。
〔二、得无怯惧〕,谓菩萨具大智辩才,于一切诤论之时,无少怯惧,亦不矜胜;如师子王,闻彼野干诸恶兽声,终无怯惧也。(野干似狐而小,形色青黄,群行,夜鸣如狼声。)
〔三、心无退屈〕,谓菩萨具大智辩才,勇猛精进之心,如金刚山,不可迁动。设于众中有所诤论,其心勇猛,终无退屈。如师子王,虽令近人,终无退避也。
〔四、如师子吼〕,谓菩萨为诸有情说大乘法,能令一切外道天魔,惊怖解散,如师子王,哮吼之时,能令恶兽野干之属,悉皆惊骇,驰走而去也。
〔五、得无所畏〕,谓菩萨具平等智,得大自在,于诸有情界中,威仪寂静,得无所畏。如师子王,游行诸处,独行绝侣,心无所畏也。
〔六、游行园林〕,谓菩萨自性寂静,智慧融通,常能游戏无碍善法之林。如师子王,自性无畏,能现威势,游诸园林也。
〔七、依止岩窟〕,谓菩萨以禅定智慧,而为岩窟行住坐卧,依止其中。如师子王,常于高岩邃窟之中,而为依止也。
〔八、得无所取〕,谓菩萨以勇猛精进之心,舍弃一切烦恼,永无所取。如师子王,弃舍所有藏积,悉无所取也。
〔九、能破诸魔〕,谓菩萨成等正觉,坐于菩提道场,独一无二,而能摧破诸魔军众。如师子王勇猛势力,而能慑伏诸恶兽也。
〔十、守护法苗〕,谓菩萨于诸示现之处,一切有情,所种善法之苗,悉为守护,不令邪魔外道之所损坏。如师子王,所游行处,一切恶兽无能亲近于彼,而坏人之禾苗也。
(出宝雨经)
菩萨因修善法,得无上正真之道,为天人师,令一切邪魔外道,见者无不调伏,如师子王,有大威力,而能慑伏诸兽,所向无不自在,故以为喻也。
〔一、得不惊怖〕,谓菩萨以勇猛精进,得最上乘,于诸法中无与等者;故能游戏生死,不惊不怖,得大自在,如师子王,于百兽中,莫能与等,游行之处,无所惊怖也。
〔二、得无怯惧〕,谓菩萨具大智辩才,于一切诤论之时,无少怯惧,亦不矜胜;如师子王,闻彼野干诸恶兽声,终无怯惧也。(野干似狐而小,形色青黄,群行,夜鸣如狼声。)
〔三、心无退屈〕,谓菩萨具大智辩才,勇猛精进之心,如金刚山,不可迁动。设于众中有所诤论,其心勇猛,终无退屈。如师子王,虽令近人,终无退避也。
〔四、如师子吼〕,谓菩萨为诸有情说大乘法,能令一切外道天魔,惊怖解散,如师子王,哮吼之时,能令恶兽野干之属,悉皆惊骇,驰走而去也。
〔五、得无所畏〕,谓菩萨具平等智,得大自在,于诸有情界中,威仪寂静,得无所畏。如师子王,游行诸处,独行绝侣,心无所畏也。
〔六、游行园林〕,谓菩萨自性寂静,智慧融通,常能游戏无碍善法之林。如师子王,自性无畏,能现威势,游诸园林也。
〔七、依止岩窟〕,谓菩萨以禅定智慧,而为岩窟行住坐卧,依止其中。如师子王,常于高岩邃窟之中,而为依止也。
〔八、得无所取〕,谓菩萨以勇猛精进之心,舍弃一切烦恼,永无所取。如师子王,弃舍所有藏积,悉无所取也。
〔九、能破诸魔〕,谓菩萨成等正觉,坐于菩提道场,独一无二,而能摧破诸魔军众。如师子王勇猛势力,而能慑伏诸恶兽也。
〔十、守护法苗〕,谓菩萨于诸示现之处,一切有情,所种善法之苗,悉为守护,不令邪魔外道之所损坏。如师子王,所游行处,一切恶兽无能亲近于彼,而坏人之禾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