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布阵(布陣)  拼音:bù zhèn
军队作战的行列阵势布置。唐。骆宾王〈兵部奏姚州破贼设蒙俭等露布〉:「连营布阵,踞险扬兵。」《大宋宣和遗事。元集》:「(赵匡胤)幼与小童戏于街槛,好布阵,行伍肃然,人见而异之。」
《国语辞典》:排兵布阵(排兵布阵)  拼音:pái bīng bù zhèn
1.整顿军队行伍阵势。《孤本元明杂剧。衣锦还乡。头折》:「执锐披坚领大兵,排兵布阵任非轻,身怀举鼎拔山力,独占东吴数百城。」
2.对事情预先安排、规划。《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安老爷、安太太便在这边暗暗的排兵布阵,舅太太便在那边密密的引线穿针。」
《国语辞典》:行兵布阵(行兵布阵)  拼音:xíng bīng bù zhèn
作战时布置军队阵势。《精忠岳传》第四回:「老僧有书一册,内有传枪之法,并行兵布阵妙用。」也作「行兵列阵」。
《国语辞典》:布阵安营(布阵安营)  拼音:bù zhèn ān yíng
布置作战阵势、驻扎军营。指进行战备防卫工事。《西游记》第二九回:「习学兵书武略,止可布阵安营,保国家无侵陵之患。」
《分类字锦》:布阵斗人(布阵斗人)
安南志林邑人杀象象怒布阵以斗人
分类:
《漢語大詞典》:傅陈(傅陳)
布阵。汉书·陈汤传:“离城三里,止营傅陈,望见单于城上立五采幡织,数百人披甲乘城。” 颜师古 注:“傅读曰敷。敷,布也。”
分類:布阵
《國語辭典》:行阵(行陣)  拼音:háng zhèn
行伍军阵,指军队。三国蜀。诸葛亮 出师表:「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國語辭典》:兵势(兵勢)  拼音:bīng shì
军事情势、兵力情况。《三国演义》第四六回:「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利,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
《漢語大詞典》:营阵(營陣)
亦作“ 营陈 ”。 指军队的结营布阵。史记·李将军列传:“ 程不识 正部曲行伍营陈,击刀斗,士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休息。”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军资所出,国以富饶”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汉晋春秋》:“闻 孟获 者,为夷 汉 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观於营陈之间。”明史·兵志四:“五曰练营阵,详布阵起行、结营及交锋之正变。” 清 魏源 《荆溪周君保绪传》:“至是益交 江 淮 豪士,互较所长,尽通其术,并详训练营阵之制。”
《漢語大詞典》:示形
古代兵家战术用语。指行军布阵表面所显示的意图。语出孙子·计:“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杜牧 注:“《传》曰:‘鷙鸟将击,必藏其形。’如 匈奴 示羸弱於 汉 使之义也…… 韩信 盛兵 临晋 而渡於 夏阳 ,此乃示以近形而远袭敌也。”通典·兵六:“示形在彼,而攻於此。 春秋 时 越 伐 吴 , 吴子 御於 笠泽 ,夹水而陈。 越 为左右句卒,使夜或左或右鼓譟而进。 吴 师分以御之。 越 以三军潜涉,当 吴 中军而鼓之。 吴 师大乱,遂败之。” 清 曾国藩 《罗忠节公神道碑铭》:“公军渡 湖 汉 而西。至则示形 杭口 而暗进 鼇岭 。” 刘伯承 《回顾长征》:“这次, 毛主席 又成功地运用了声东击西的灵活战术,示形于 贵阳 之东,造成敌人的过失,我军得以争取时机突然西去。”
《漢語大詞典》:列卒
(1).犹军队。 汉 司马相如 《子虚赋》:“列卒满泽,罘网弥山。” 汉 班固 《西都赋》:“列卒周匝,星罗云布。”
(2).陈兵布阵。 唐 李白 《出自蓟北门行》:“列卒赤山下,开营紫塞傍。”
《漢語大詞典》:行垣
古代防御战具,用以布阵阻塞。尉缭子·分塞令:“中军、左、右、前、后军,皆有分地,方之以行垣,而无通其交往。”
《国语辞典》:兵法家  拼音:bīng fǎ jiā
深谙研习兵法的专家,或善于用兵布阵的专家。
《漢語大詞典》:兵埶
指用兵布阵。后汉书·皇甫规传:“土地山谷,臣所晓习;兵埶巧便,臣已更之。”后汉书·皇甫规传:“﹝臣﹞以所习地形兵埶,佐助诸军。”
分類:用兵布阵
《漢語大詞典》:塞井夷灶(塞井夷竈)
填井平灶。谓作好布阵的准备。亦表示决心战斗,义无反顾。左传·成公十六年:“ 楚 晨压 晋 军而陈。军吏患之。 范匄 趋进,曰:‘塞井夷灶,陈於军中,而疏行首。’”左传·襄公十四年:“ 荀偃 令曰:‘鷄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 杜预 注:“示不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