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遗舛(遺舛)
遗忘和差错。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筮仕·访风俗》:“凡所咨访,随时笔记,免致遗舛。”
分類:遗忘差错
《漢語大詞典》:亏误(虧誤)
亦作“ 亏悮 ”。 差错。 明 唐顺之 《凤阳等处灾伤疏》:“但容臣暂借 淮 扬 漕米五六万石。待臣防过春汛,半年之后,收拾餘银,多方糴买,运还京仓。此只迟五六万石半年之运,臣必不敢亏误。”《水浒传》第十三回:“奉相公钧旨,教你两箇俱各用心。如有亏悮处,定行责罚。若是赢时,多有重赏。”
分類:差错
《國語辭典》:押车(押車)  拼音:yā chē
用车辆运送人员、货物时,自己或派人随车看顾、监守,称为「押车」。也作「压车」。
《國語辭典》:挑眼  拼音:tiāo yǎn
故意挑剔别人的差错。《七侠五义》第五六回:「因姚六回了员外说:『姓展的挑眼,将酒饭摔砸了。』」《老残游记二编》第四回:「他说办得好,以后他无从挑眼。」
《漢語大詞典》:靡跌
无差错,无失误。《后汉书·文苑传下·边让》:“舞无常态,鼓无定节,寻声响应,修短靡跌。”
分類:差错失误
《漢語大詞典》:谬忒(謬忒)
错误,差错。 宋 韩维 《遗吴冲卿大飨碑文》诗:“於是大经九,有詔讲谬忒。”
分類:错误差错
《國語辭典》:阴错阳差(陰錯陽差)  拼音:yīn cuò yáng chā
1.星命家分六十甲子为四段,自甲子、己卯、甲午、己酉起各得十五辰。甲子、甲午之前三辰为阴错,己卯、己酉之前三辰为阳错,即以天干配地支所馀之数。甲为阳辰,故有阴错,己为阴辰,故有阳错。亦称阳差,其日皆不吉。
2.比喻各种偶然的因素凑在一起所造成的误会或错误。明。汤显祖《还魂记》第五五出:「哎哟!凄惶煞!这底是前亡后化,抵多少阴错阳差。」也作「阴差阳错」、「阴阳交错」。
《國語辭典》: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拼音:zhì zhě qiān lǜ,bì yǒu yī shī
聪明的人对问题虽然深思熟虑,偶尔也会失误出错。《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广武君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明。沈采《千金记》第三○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狂夫之言,圣人择焉。」
《國語辭典》:万不失一(萬不失一)  拼音:wàn bù shī yī
不可能有失误。形容绝对有把握。《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贵贱在于骨法,忧喜在于容色,成败在于决断,以此参之,万不失一。」《五灯会元。卷一三。曹山智炬禅师》:「初问先曹山曰:『古人提持那边人,学人如何体悉?』山曰:『退步就己,万不失一。』」也作「万无失一」、「万无一失」。
分類:绝无差错
《國語辭典》:挑么挑六  拼音:tiāo yāo tiāo liù
刁难、挑剔。《红楼梦》第五八回:「这一点子猴崽子,挑么挑六,咸嘴淡舌,咬群的骡子似的。」
分類:挑剔差错
《国语辞典》:言多语失(言多语失)  拼音:yán duō yǔ shī
言语过多,易生差错。也作「言多必失」。
分类:过多差错
《國語辭典》:验算(驗算)  拼音:yàn suàn
数学算题算好后,再检查演算结果是否正确。如:「数学老师交代题目写完后,一定要再验算一次。」
《國語辭典》:一念之差  拼音:yī niàn zhī chā
一个念头的差错,导致严重后果。宋。陆游〈丈人观〉诗:「我亦宿诵五千文,一念之差随世纷。」《警世通言。卷三五。况太守断死孩儿》:「当初是我一念之差,堕在这光棍术中,今已悔之无及。」也作「一念之错」。
分類:念头差错
《漢語大詞典》:一毫千里
语本礼记·经解:“曰‘君子慎始;差若豪(毫)氂,繆以千里’。”大戴礼记·保傅:“曰‘正其本,万物理;失之毫釐,差之千里’,故君子慎始也。” 卢辩 注:“据易説言也。”谓差错虽微,造成的危害甚大。 清 空石长者 《五星捉脉·论穴星葬法》:“使不知捉脉妄以十六法施之,生气不到,则腐棺,祸人,所谓一毫千里,一指万山也。”
《國語辭典》:一差半错(一差半錯)  拼音:yī chā bàn cuò
一点小错误或意外。《金瓶梅》第七二回:「就是桂姐有些一差半错,不干小的事。」
分類:变故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