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72,分32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起子
斤斸
武器
小刀
手斧
刀镊
木钻
掌扇
石针
遥感
硬笔
罗弋
扳手
策辔
寻引
《漢語大詞典》:起子
(1).谓养育所生的孩子。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政事:“ 陈仲弓 为 太邱 长。有劫贼杀财主,主者捕之。未至发所,道闻民有在草不起子者,回车往治之。主簿曰:‘贼大,宜先按讨。’ 仲弓 曰:‘盗杀财主,何如骨肉相残。’”
(2).下棋开局动第一子。《西湖佳话·灵隐诗迹》:“先把象棋摆上,老猿拱手让知府起子。”
《国语辞典》:斤斸  拼音:jīn zhú
斧头和凿子等工具。唐。元稹〈田家词〉:「归来攸得牛两角,重铸锄犁作斤斸。」
《國語辭典》:武器  拼音:wǔ qì
兵器。如:「现代的武器具有强大的杀伤力。」
《漢語大詞典》:小刀
一种带柄的简单切割工具,由通常是钢制的锋利刀片构成
其刀口可折合在柄中、以便在口袋中携带的一种切割工具
《漢語大詞典》:手斧
旧石器时代初期原始人类用以挖掘、砍斫的工具。多为一端尖锐、一端钝厚的扁桃形器,由原始人打击石核边缘而成。
《漢語大詞典》:刀镊(刀鑷)
亦作“ 刀籋 ”。 刀与镊子。除毛发的工具。亦借指理发整容。 宋 苏轼 《十八大阿罗汉赞》之一:“面颅百皱,不受刀籋。” 宋 黄庭坚 《陈留市隐并序》:“ 陈留 市上有刀镊工,年四十餘,无室家子姓,惟一女,年七岁矣。日以刀镊所得钱,与女子醉饱,则簪花吹长笛,肩女而归。” 宋 陈师道 《陈留市隐者》:“工发家,刀籋得养生。” 明 谢肇浙 《五杂俎·事部四》:“﹝ 彭渊材 ﹞见 狄梁公 像,眉目入鬢,又前再拜,赞曰:‘有 宋 进士 彭几 谨拜謁。’又熟视久之,呼刀镊者,使刺其眉尾,令作卓枝入鬢之状。”
《漢語大詞典》:木钻(木鑽)
木制穿孔工具。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甄命授一:“昔有 傅先生 者,其少好道,入 焦山 石室中,积七年而 太极老君 诣之,与之木钻,使穿一石盘,厚五尺许,云穿此盘便当得道。” 唐 章孝标 《道者与金丹开合已失因为二首再有投掷》诗之一:“木钻钻盘石,辛勤四十年。”
《國語辭典》:掌扇  拼音:zhǎng shàn
一种有长柄的大扇,由人擎举紧随于轿子或神座之后,为一种仪仗。《喻世明言。卷二四。杨思温燕山逢故人》:「每常驾出,有红纱贴金烛笼二百对;元夕加以琉璃玉柱掌扇。」《儒林外史》第六回:「厅上的客说道:『也不必等吹手,吉时已到,且去迎亲罢。』将掌扇掮起来,四个戴红黑帽子的开道。」
《国语辞典》:石针(石针)  拼音:shí zhēn
中国古代用以针灸、刺破脓包及放血的工具。参见「砭石」条。
《國語辭典》:遥感(遙感)  拼音:yáo gǎn
近年新开发的探测技术,对远距离的事物进行侦测或产生感应。参见「遥感探测」条。
《漢語大詞典》:硬笔(硬筆)
(1).遒劲有力的笔法。 宋 李觏 《鲁公碑》诗:“硬笔可破石,鐫者疑虚语。” 清 黄景仁 《赠白下周幔亭》诗:“先生看山復听水,偶出硬笔相雕鑱。” 清 金农 《宣城沈丈廷瑞画松歌》:“今君远追遗法自森别,硬笔有同割飞鬼国铁。”
(2).指钢笔、圆珠笔、铅笔等尖端为硬质材料的书写工具。如:他精于硬笔书法,作品曾多次获奖。
《漢語大詞典》:罗弋(羅弋)
(1).捕鸟的工具。 唐 白居易 《犬鸢》诗:“上无罗弋忧,下无羈锁牵。” 明 夏完淳 《细林野哭》诗:“我欲归来振羽翼,谁知一举入罗弋。”
(2).网罗。 黄人 《〈清文汇〉序》:“至 萧梁 哲储,始别加组纂,剖觚繢素,渐毗审美,而罗弋前修,未迕学礼之训。”
分類:网罗工具
《國語辭典》:扳手  拼音:bān shǒu
1.器具上用手扳动的部分。
2.开启瓶塞、旋转螺钉头或螺帽的工具。也称为「扳子」、「搬子」。
《漢語大詞典》:策辔(策轡)
马鞭与马缰。泛指驭马的工具。 南唐 谭峭 化书·弓矢:“忘策轡,然后知驭之道。”
《國語辭典》:寻引(尋引)  拼音:xún yǐn
旧时建筑用的丈量长短的量度器具。唐。柳宗元〈梓人传〉:「所职寻引规矩绳墨,家不居砻斲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