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72,分32页显示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8  19  20  21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铁脚木鹅
铁钎
铁堑
铁锹
誊写器
烫剪
掏火耙
田躺
盐板
羊皮筏
洋镢
洋龙
洋镐
穴矛
鸦片枪
《漢語大詞典》:铁脚木鹅(鐵脚木鵝)
古代测水深浅的工具。 唐 颜师古 《隋遗录》上:“大桥未就,别命云屯将军 麻叔谋 濬 黄河 入 汴 隄,使胜巨舰。 叔谋 衔命,甚酷,以铁脚木鹅试彼浅深。鹅止,谓濬河之夫不忠,队伍死水下。” 唐 无名氏 《开河记》:“上言水浅河窄,行舟甚难。上以问 虞世基 。曰:‘请为铁脚木鹅,长一丈二尺,上流放下。故木鹅住,即是浅。’”
《漢語大詞典》:铁钎(鐵釺)
钢铁铸成的长棍,一端有刃。矿山打孔工具之一。 萧军 《五月的矿山》第十一章:“用铁钎子想法把石头凿成块,才能放进溜子里溜下来。”《人民文学》1981年第5期:“ 老柴 的牙齿闭得尤其紧,似乎用铁钎也撬不开。”
《漢語大詞典》:铁堑(鐵塹)
采石工具。铁制,圆锥形,或斧形,无柄。堑,用同“ 鏨 ”。 清 严如熤 三省边防备览·策略:“处处有石,寻得脉络,用铁堑籤入,击以巨鎚,用力推挤,即翻腾而下,取石甚便。”
《國語辭典》:铁锹(鐵鍬)  拼音:tiě qiāo
铁制、掘土的工具。前半扁平呈半圆弧而稍尖,后半接有木把柄。
《漢語大詞典》:誊写器(謄寫器)
刻写蜡纸用的整套铁笔、钢板和油印机等工具。
《漢語大詞典》:烫剪(燙剪)
一种烫发工具。形似剪,加热后夹住头发使鬈曲。 鲁迅 《坟·从胡须说到牙齿》:“于是我对于自己的头发,也就淡然若忘,而况女子应否剪发的问题呢,因为我并不预备制造桂花油或贩卖烫剪。”
《漢語大詞典》:掏火耙
往灶膛里掏火灰的工具。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九:“正在这时候, 白大嫂子 一手提着掏火耙,找他来了。”
分類:火灰工具
《漢語大詞典》:田躺
在烂泥地上滑行的一种乘坐工具。相传为 明 代抗 倭 名将 戚继光 所制。 清 施鸿保 《闽杂记·田躺》:“田躺亦名‘泥搭’,海滨人家皆有之。形如木杌,三足向上,泥行如飞。潮过时,乘以掇拾螺蚌之类者。相传 明 时 倭 寇 闽 中,每乘潮长,入掠村堡,潮退即去,近岸数十里皆泥污,不能追击。 戚南塘 製此器,俟潮将退,令兵勇各乘其一,出不意歼之。”
《漢語大詞典》:盐板(鹽板)
晒盐用的工具。 建南 《盐场》:“堤上杂乱地满堆了许多汲海水的木桶和晒盐的盐板。” 建南 《盐场》:“ 老定 夹在许多人中,弓着背,汗流满面的一担一担的汲着海水,倾到盐板上去晒。”
分類:工具
《漢語大詞典》:羊皮筏
用羊皮气囊联接而成的简单渡河工具,状如竹筏,故名。 叶圣陶 《从西安到兰州》:“ 黄河 上一个人蹲在羊皮筏上轻飘飘地浮过去了。”参见“ 浑脱 ”。
《國語辭典》:浑脱(渾脫)  拼音:hún tuō
1.自然完美没有雕琢的痕迹。如:「他的作品越到晚期越显浑脱圆成。」
2.将动物的皮整张剥下而做成的革囊或皮袋。可用以盛装物品、饮料,吹气后可为渡河的浮囊。《元史。卷一五四。石抹按只传》:「叙州守将横截江津,军不得渡,按只聚军中牛皮,作浑脱及皮船,乘之与战。」
3.用整张皮革做成的囊形帽子。《新唐书。卷三四。五行志一》:「太尉长孙无忌以乌羊毛为浑脱毡帽,人多效之,谓之『赵公浑脱』。」
4.流行于蒙古、中亚的舞蹈。舞者身著胡服,头戴浑脱毡帽表演。《旧唐书。卷一八九。儒学传下。郭山恽传》:「工部尚书张锡为谈容娘舞,将作大匠宗晋卿舞浑脱。」《新唐书。卷一一八。宋务光传》:「比见坊邑相率为浑脱队,骏马胡服,名曰『苏莫遮』,旗鼓相当,军阵势也;腾逐喧噪,战争象也。」
《漢語大詞典》:洋镢(洋鐝)
钁头。刨土的工具,类似镐。 清 易顺鼎 《筹战事六条请代奏疏》:“只须兵勇各带洋鐝,以备开挖之用。”
分類:工具类似
《漢語大詞典》:洋龙(洋龍)
(1).旧指水龙。引水救火的工具。《官场现形记》第六十回:“一霎时救火的洋龙一齐赶到,救了半天,把火救灭。”
(2).旧指水泵。 洪深 《五奎桥》第一幕:“那洋龙打起水来,倒是快的。”
《漢語大詞典》:洋镐(洋鎬)
鹤嘴镐的俗称。一种挖掘土石的工具。
《漢語大詞典》:穴矛
开凿地道的工具。墨子·备穴:“穴矛以铁,长四尺半,大如铁服説。”
《漢語大詞典》:鸦片枪(鴉片槍)
吸鸦片烟的工具。形似枪,故称。 刘半农 《扬鞭集·拟儿歌》:“气坏仔阿大娘,打断仔阿大老子鸦片枪。” 毛泽东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邻近的绅士因为不肯缴鸦片枪,被农民协会捉了去游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