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相关人物
黄帝


晋·皇甫谧《帝王世纪》
黄帝服齐于中宫,坐于玄扈洛上,乃有大鸟,……其状如鹤,体备五色,三文成字,首文曰:顺德。背文曰:信义。膺文曰:仁智。不食生虫,不履生草,或止帝之东园,或巢阿阁。其饮食也,必自歌舞,音如箫笙。

例句

万里相逢欢复泣,凤巢西隔九重门。 李商隐 赠刘司户

典故

《全唐诗》卷三百四十一〈南山有高树行赠李宗闵〉
南山有高树,花叶何衰衰【案:考张衡南都赋。当作蓑蓑。】。上有凤皇巢,凤皇乳且栖。四旁多长枝,群鸟所托依。黄鹄据其高,众鸟接其卑【众鸟栖其卑】。不知何山鸟,羽毛有光辉。飞飞择所处,正得众所希。上承凤皇恩,自期永不衰。中与黄鹄群,不自隐其私。下视众鸟群,汝徒竟何为。不知挟丸子,心默有所规。弹汝枝叶间,汝翅不觉摧。或言由黄鹄,黄鹄岂有之。慎勿猜众鸟,众鸟不足猜【众鸟不足疑】。无人语凤皇,汝屈安得知。黄鹄得汝去,婆娑弄毛衣。前汝下视鸟,各议汝瑕疵。汝岂无朋匹,有口莫肯开。汝落蒿艾间,几时复能飞。哀哀故山友,中夜思汝悲。路远翅翎短,不得持汝归【不能持汝归】。
典故
相关人物
孔融


《世说新语》上卷上《言语》
「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南朝梁·刘孝标注引《魏氏春秋》曰:「融对孙权使有讪谤之言,坐弃市。二子方八岁、九岁,融见收,奕棋端坐不起。左右曰:『而父见执。』二子曰:『安有巢覆而卵不破者哉!』遂俱见杀。」

例句

覆巢破卵方堪惧,取次梧桐凤且栖。 李咸用 寄题从兄坤载村居

典故
黄雀徙巢


《汉书》卷二十七中之上《五行志》
成帝时歌谣又曰:「邪径败良田,谗口乱善人。桂树华不实,黄爵巢其颠。故为人所羡,今为人所怜。」桂,赤色,汉家象。华不实,无继嗣也。王莽自谓黄象,黄爵巢其颠也。
《汉书》卷八十三《朱博传》
「欲言县丞尉者,刺史不察黄绶,各自诣郡。」唐·颜师古注:「丞尉职卑皆黄绶。」

例句

黄雀徒巢桂,青门遂种瓜。 骆宾王 帝京篇

典故
鸠巢一枝


《庄子集释》卷一上〈内篇·逍遥游〉~4~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庄子集释》卷一上〈内篇·逍遥游〉~22~
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典故
相关人物
孔巢父
 
张叔明
 
李白
 
裴政
 
韩准


《旧唐书》卷一百五十四〈孔巢父列传〉~4095~
孔巢父,冀州人,字弱翁。父如圭,海州司户参军,以巢父赠工部郎中。巢父早勤文史,少时与韩准、裴政、李白、张叔明、陶沔隐于徂来山,时号「竹溪六逸」。
典故
南枝巢禽
 
禽恩越
  
越鸟南枝
 
越鸟南飞


《昭明文选》卷二十九〈诗己·杂诗上·古诗十九首〉~343~
〈古诗十九首〉其一:「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馀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唐·李善注《韩诗外传》曰:「诗曰:『代马依北风,飞鸟栖故巢。』皆不忘本之谓也。」

例句

更见庭前树,南枝巢宿禽。 于濆 旅馆秋思

思扰梁山曲,情遥越鸟枝。 张九龄 南还以诗代书赠京师无僚

越鸟日南飞,芳音愿相次。 李群玉 登宜春醉宿景星寺寄郑判官兼简空上人

家山春更好,越鸟在庭柯。 郑谷 送京参翁先辈归闽中

江帆和日落,越鸟近乡飞。 郑谷 送徐涣端公南归

巢树禽思越,嘶风马恋羌。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


《诗经·豳风·鸱鸮》
「予室翘翘,风雨所漂?。」东汉·郑玄笺:「巢之翘翘而危,以其所托枝条弱也。」

例句

鱼游沸鼎知无日,鸟覆危巢岂待风。 李商隐 行次昭应县道上送户部李郎中充昭义攻讨

典故
乌巢空幕

相关人物
曹操(魏武帝)
 
袁绍


《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2~
袁绍运谷车数千乘至,公用荀攸计,遣徐晃、史涣邀击,大破之,尽烧其车。公与绍相拒连月,虽比战斩将,然众少粮尽,士卒疲乏。公谓运者曰:「却十五日为汝破绍,不复劳汝矣。」冬十月,绍遣车运谷,使淳于琼等五人将兵万馀人送之,宿绍营北四十里。绍谋臣许攸贪财,绍不能足,来奔,因说公击琼等。左右疑之,荀攸、贾诩劝公。公乃留曹洪守,自将步骑五千人夜往,会明至。琼等望见公兵少,出陈门外。公急击之,琼退保营,遂攻之。绍遣骑救琼。左右或言「贼骑稍近,请分兵拒之」。公怒曰:「贼在背后,乃白!」士卒皆殊死战,大破琼等,皆斩之。绍初闻公之击琼,谓长子谭曰:「就彼攻琼等,吾攻拔其营,彼固无所归矣!」乃使张合、高览攻曹洪。合等闻琼破,遂来降。绍众大溃,绍及谭弃军走,渡河。追之不及,尽收其辎重图书珍宝,虏其众。公收绍书中,得许下及军中人书,皆焚之。冀州诸郡多举城邑降者。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曹瞒传》曰:「公闻攸来,跣出迎之,抚掌笑曰:『子远,卿来,吾事济矣!』既入坐,谓公曰:『袁氏军盛,何以待之?今有几粮乎?』公曰:『尚可支一岁。』攸曰:『无是,更言之!』又曰:『可支半岁。」攸曰:『足下不欲破袁氏邪,何言之不实也!』公曰:『向言戏之耳。其实可一月,为之柰何?』攸曰:『公孤军独守,外无救援而粮谷已尽,此危急之日也。今袁氏辎重有万馀乘,在故市、乌巢,屯军无严备;今以轻兵袭之,不意而至,燔其积聚,不过三日,袁氏自败也。』公大喜,乃选精锐步骑,皆用袁军旗帜,衔枚缚马口,夜从间道出,人抱束薪,所历道有问者,语之曰:『袁公恐曹操钞略后军,遣兵以益备。』闻者信以为然,皆自若。既至,围屯,大放火,营中惊乱。大破之,尽燔其粮谷宝货,斩督将眭元进、骑督韩莒子、吕威璜、赵睿等首,割得将军淳于仲简鼻,未死,杀士卒千馀人,皆取鼻,牛马割唇舌,以示绍军。将士皆怛惧。时有夜得仲简,将以诣麾下,公谓曰:『何为如是?』仲简曰:「胜负自天,何用为问乎!』公意欲不杀。许攸曰:『明旦鉴于镜,此益不忘人。』乃杀之。」
典故
一巢悬木末

相关人物
巢父


《高士传》卷上
巢父者,尧时隐人也。山居不营世利,年老,以树为巢而寝其上,故时人号曰巢父。

例句

回望一巢悬木末,独寻危石坐岩中。 刘沧 赠天台隐者

典故
吴宫伤燕
  
巢幕吴宫


《越绝书》卷二《外传记吴地》
西官在长秋,周一里二十六步。秦始皇帝十一年,守宫者照燕,失火烧之。

简释

吴宫燕:喻无辜受害者。南朝来鲍照《代空城雀》:“犹胜吴官燕,无罪得焚巢。”


例句

犹胜吴宫燕。无罪得焚窠。 鲍照 代空城雀

《國語辭典》:巢穴  拼音:cháo xuè
1.鸟兽栖息的地方。南朝宋。颜延之〈北使洛〉诗:「宫陛多巢穴,城阙生云烟。」
2.隐居的地方。《后汉书。卷五三。周燮传》:「吾既不能隐处巢穴,追绮季之迹,而犹显然不远父母之国,斯固以滑泥扬波,同其流矣。」
3.敌人或盗贼藏身的地方。《三国演义》第一○六回:「我料贼众大半在此,其巢穴空虚,不若弃却此处,径奔襄平。」《儒林外史》第四三回:「逆苗巢穴,正在野羊塘。」也作「巢窟」。
《漢語大詞典》:巢由
巢父 和 许由 的并称。相传皆为 尧 时隐士, 尧 让位于二人,皆不受。因用以指隐居不仕者。汉书·薛方传:“ 尧 舜 在上,下有 巢由 。” 五代 齐己 《题郑郎中谷仰山居》诗:“ 秦 争 汉 夺虚劳力,却是 巢 由 得稳眠。” 清 赵翼 《途次先寄京师诸故人》诗:“祗应晚节供描画,共笑 巢 由 下拜劳。”参见“ 巢父 ”、“ 许由 ”。
《漢語大詞典》:巢居
(1).谓上古或边远之民于树上筑巢而居。庄子·盗跖:“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人皆巢居以避之。”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三:“南 越 巢居,北朔穴居,避寒暑也。” 唐 杜甫 《五盘》诗:“好鸟不妄飞,野人半巢居。”
(2).犹隐居。 明 刘基 《次韵和石末公九日见寄》:“辟难无劳效 桓景 ,巢居随处压崔嵬。” 明 许三阶《节侠记·闺忆》:“只是巢居有日,椎紒堪悲,户外之雀可罗,堂前之燕尽去。”
《漢語大詞典》:巢许(巢許)
(1). 巢父 和 许由 的并称。 汉 蔡邕 《郭有道碑文》:“将蹈 鸿涯 之遐迹,绍 巢 许 之絶轨。” 唐 贾岛 《长孙霞李溟自紫阁白阁二峰见访》诗:“古寺期秋宿,平林散早春,漱流今已矣, 巢 许 岂 尧 臣?”
(2).指隐者。 宋 陆游 《雪中寻梅》诗:“正是花中 巢 许 辈,人间富贵不关渠。”
《漢語大詞典》:凤巢(鳳巢)
艺文类聚卷九九引《尚书中候》:“ 尧 即政七十载,凤皇止庭,巢阿阁讙树。”后因以“凤巢”指中书省。 唐 包佶 《奉和柳相公中书言怀》:“凤巢方得地,牛喘最关心。” 唐 李商隐 《赠刘司户蕡》诗:“万里相逢欢復泣,凤巢西隔九重门。”
分類:中书省
《漢語大詞典》:凤凰巢(鳳凰巢)
笙名。 元 杨维桢 《续籢集·演歌》:“今日金钱初受赏,倚声同合凤凰巢。” 楼卜瀍 注:“凤凰巢,笙名。《韵府》:‘大笙谓之巢。’大者十九簧,以众管在匏,有凤巢之形。”
《國語辭典》:覆巢破卵  拼音:fù cháo pò luǎn
比喻整体一旦倾覆,个体也无法倖存。参见「覆巢之下无完卵」条。《三国志。卷六一。吴书。陆凯传》:「邪臣在位,贤哲隐藏,百姓业业,天下苦之,是以遂有覆巢破卵之忧。」
《漢語大詞典》:六逸
指 竹溪 六逸。新唐书·文艺传中·李白:“﹝ 李白 ﹞更客 任城 ,与 孔巢父 、 韩準 、 裴政 、 张叔明 、 陶沔 居 徂来山 ,日沉饮,号‘ 竹溪 六逸’。” 金 郦权 《自鹤壁游善应洹山》诗:“同游成六逸,轰饮助高兴。” 明 无名氏 《飞丸记·发跡锄强》:“苍虬籜浮,金茎凤游,七贤六逸频呼酒。” 丁以布 《题三子游草》诗:“还应乐府歌《三妇》,六逸高风未渺漫。”
《國語辭典》:越鸟(越鳥)  拼音:yuè niǎo
1.古代越国在南方,故称南方的鸟为「越鸟」。《文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2.孔雀。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四九。禽部。孔雀》:「释名:越鸟。时珍曰:『孔,大也。李昉呼为南客。』」
《漢語大詞典》:鸟覆危巢(鳥覆危巢)
鸟巢因建于弱枝而倾覆。比喻处境极端危险。 唐 李商隐 《行次昭应县道上送户部李郎中充昭义攻讨》诗:“鱼游沸鼎知无日,鸟覆危巢岂待风。”
《漢語大詞典》:吴宫燕
巢于 吴 宫之燕。 春秋 吴 都有东西宫。据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载:“西宫在 长秋 ,周一里二十六步, 秦始皇帝 十一年,守宫者照燕,失火烧之。”后以“吴宫燕”比喻无辜受害者。 南朝 宋 鲍照 《代空城雀》诗:“犹胜吴宫燕,无罪得焚窠。” 唐 李白 《野田黄雀行》:“游莫逐 炎洲 翠,栖莫近 吴 宫燕。 吴 宫火起焚巢窠, 炎洲 逐翠遭网罗。”
分類:东西西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