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93,分40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寿州
伊州
绛州
鄜州
洋州
上州
州家
州道
河州
泾州
凤州
环州
州镇
汉州
荣州
《骈字类编》:寿州(寿州)
宋 苏轼 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 寿州已见白石塔,短棹未转黄茅冈。
《漢語大詞典》:伊州
(1).曲调名。商调大曲。新唐书·礼乐志十二:“ 天寳 乐曲,皆以边地名,若《凉州》《伊州》《甘州》之类。”乐府诗集·近代曲辞一·伊州《乐苑》:“《伊州》,商调曲, 西京 节度 ﹝盖﹞嘉运 所进也。” 唐 白居易 《伊州》诗:“老去将何散老愁,新教 小玉 唱《伊州》。” 宋 张先 《减字木兰花》词:“舞彻《伊州》,头上宫花颤未休。” 明 陆采 《明珠记·饮药》:“鸳鸯綉带抛何处,一曲《伊州》泪万行。”
(2).州名。古称 昆吾 ,本 隋 伊吾郡 , 唐 改置 伊州 ,又名 西州 。故城在今 新疆 哈密县 。旧唐书·地理志三:“ 伊州 下; 隋 伊吾郡 。 隋 末, 西域 杂胡据之。 贞观 四年,归化,置 西伊州 。六年,去‘西’字。 天寳 元年,为 伊吾郡 , 乾元 元年,復为 伊州 。” 元 耶律楚材 《怀古一百韵寄张敏之》“ 天山 连 北府 ,瀚海过 西伊 ”原注:“ 伊州 又谓之 西州 。”参见“ 伊吾 ”。
《國語辭典》:伊吾  拼音:yī wú
1.读书声。也作「咿唔」、「吾伊」。
2.言语不清楚的样子。
3.地名。位于新疆哈密县及巴尔库山东北。
《骈字类编》:绛州(绛州)
唐书地理志绛州绛郡土贡白縠粱米梨墨蜡烛防风
李端送郭参军赴绛州诗登车君莫望故绛柳条春故
卢纶 送绛州郭参军诗炎天 绛路 千里麦花香。
《国语辞典》:鄜州  拼音:fū zhōu
今陕西鄜县。参见「鄜县」条。
分类:陕西
《骈字类编》:洋州
韩愈韦侍讲盛山十二诗序于时应而和者凡十人及此年韦侯为中书舍人侍讲六经禁中和者通州元司马为宰相洋州许使君为京兆忠州白使君为中书舍人李使君为谏议大夫黔府严中丞为秘书监温司马为起居舍人皆集阙下
《骈字类编》:上州
魏书官氏志第三品上州刺史司唐书张延赏传诏上州留上佐录事参军司户 兵司士各一员馀参军留半中州减司士上县令尉具中县省尉京兆河南府司录判官赤县丞簿尉各省半馀府准上州宋史选举志辅州大都督府司理判司紧上州录事参军紧上县令次赤两畿簿尉五经三礼三传三史通礼明法五选元元史百官志诸州中统五年并立州县未有等差至 三年定一万五千户之上者为上州六千户之上者为中州六千户之下者为下州江南既平二十年又定其地五万户之上者为上州三万户之上者为中州不及三万户者为下州于是升县为州者四十有四
《漢語大詞典》:州家
指刺史。 汉 应劭 《风俗通·十反·赵相汝南李统》:“比自乞归,未见听许,州家幸能为,相得去,实上愿也。”三国志·吴志·吴主权徐夫人传:“恐州家多发水军来逆人,则不利矣。” 唐 韩愈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诗:“州家申名使家抑,坎軻祇得移 荆蛮 。” 宋 王安石 《收盐》诗:“州家飞符来比櫛,海中收盐今復密。”
分類:刺史
《漢語大詞典》:州道
绕城之道。墨子·备城门:“城下州道内,百步一积藉,毋下三千石以上,善涂之。”
《骈字类编》:河州
唐 吕温 题河州赤岸桥 左南桥上见河州,遗老相依赤岸头。
《骈字类编》:泾州(泾州)
周书文帝纪太祖谓诸将曰高欢虽智不足而诈有馀今声言欲西其意在入洛吾欲令寇洛率马步万馀自泾州东引王罗率甲士一万先据华州欢若西来王罗足得抗拒如其入洛寇洛即袭汾晋吾便速驾直赴京邑使其进有内顾之忧退有被蹑之势一举大定此为上策 唐书地理志泾州保定郡本安定郡至德元载更名化元史地理志泾州唐改安定郡后仍为泾州宋改彰 军旧领保定长武灵台良原四县金改保定县为泾州元初以隶都元帅府立总司辖邠州
《骈字类编》:凤州(凤州)
广舆记见上
《骈字类编》:环州(环州)
唐书地理志威州鸣沙武德二年置会州贞观六年州废更置环州以大河环曲为名九年州废还隶灵州神龙中为默啜所寇移治故丰安城咸亨三年复得故县
《漢語大詞典》:州镇(州鎮)
一方之重镇。三国志·吴志·虞翻传“归葬墓旧,妻子得还” 裴松之 注引《会稽典录》:“夫 会稽 上应牵牛之宿,下当少阳之位,东渐巨海,西通五湖,南畅无垠,北渚 浙江 ,南山攸居,实为州镇。” 南朝 陈 徐陵 《与周冢宰宇文护论边境事书》:“夫以 南平 等郡,地壙民丰, 云梦 之田, 楚王 为宝, 吴 当劲 蜀 , 晋 拒强 秦 ,资彼山川,竝为州镇。”
分類:重镇
《骈字类编》:汉州(汉州)
唐 李端 送友人游蜀 帆影缘巴字,钟声出汉州。
《骈字类编》:荣州(荣州)
唐书地理志荣州和义郡中武德元年析资州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