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20,分62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常州
三州
二州
广州
益州
徐州
皇州
幽州
军州
道州
东州
齐州
柳州
梁州
六州
《国语辞典》:常州  拼音:cháng zhōu
地名。隋开皇九年置州,治所在晋陵。辖境相当今大陆地区江苏武进、江阴、无锡、宜兴等地。元至元中改为路,明太祖改为府,清沿置府,民国废。为著名的新兴工业城市。
《骈字类编》:三州
唐 白居易 池上闲吟二首 其一 四皓再除犹且健,三州罢守未全贫。
宋 苏轼 次韵徐仲车 八年看我走三州,月自当空水自流。
元 朱德润 题陈直卿一碧万顷 水光浮四际,云气接三州。
元 柳贯 游五泄山四首 其四 五湫地压三州胜,八十僧从七客游。
《骈字类编》:二州
诗周南召南谱正义曰江汉之城即梁荆二州故尚书注云南兼梁荆 公羊传注礼四井为邑邑方二里东方二州四百二十国凡为邑广四十里袤四十二里取足舍止共膏谷而已 汉书成帝纪河决东郡流漂二州注兖州豫州之地尚南史衡阳公谌传建武二年六月上华林园宴谌及 书令王晏等数人尽欢坐罢留谌晚出至华林閤仗身执还入省上遣左右莫智明数谌曰隆昌之际非卿无有今日今一门二州兄弟三封朝廷相报政可极此
《高级汉语词典》:广州  拼音:guǎng zhōu
广东省省会,简称穗,别称“羊城”,中国南方对外贸易港口和综合性工业城市,位于珠江三角洲北缘中部,京广铁路南端,临珠江,市区面积1345平方公里,市区人口310万
分类:广州
《國語辭典》:益州  拼音:yì zhōu
地名:(1)汉置州,即今四川省等地,北周时废。(2)汉置郡,治滇池,在今四川省晋宁县东,蜀汉改为建宁郡。(3)晋置郡,治建信县,在今云南省昆明县西北。
《國語辭典》:徐州  拼音:xú zhōu
地名。古九州之一,包含今江苏省铜山、丰、沛、萧、砀等县,山东省滋阳、邹、滕等县,以及安徽省宿、泗县等地。
《國語辭典》:皇州  拼音:huáng zhōu
帝都。《文选。谢朓。和徐都曹诗》:「宛洛佳遨游,春色满皇州。」
分類:帝都京城
《國語辭典》:幽州  拼音:yōu zhōu
地名。古代九州之一,约今河北省一部分及辽宁省地。《周礼。夏官。职方氏》:「东北曰幽州。」
《漢語大詞典》:军州(軍州)
古行政区划的名称。《水浒传》第一○一回:“﹝ 王庆 ﹞通共占据八座军州,八十六箇州县。”《醒世恒言·吕洞宾飞剑斩黄龙》:“四百座军州,三千座县分,七百座巡检司,此是中原之地。”
分類:行政区
《漢語大詞典》:道州
指 唐 诗人 元结 。其晚年曾任 道州 刺史,故称。 明 何良俊 语林·伤逝:“ 元鲁山 亡,族弟 道州 哭之至慟。”
《骈字类编》:东州(东州)
宋 张耒 龟陵湾阻风三日遥祷孤山而风止 春风我故旧,迎我入东州。
《漢語大詞典》:齐州(齊州)
犹中州。古时指中国。尔雅·释地:“岠齐州以南,戴日为 丹穴 。” 郭璞 注:“岠,去也;齐,中也。” 邢昺 疏:“中州,犹言中国也。”列子·汤问:“ 汤 又问曰:‘四海之外奚有?’ 革 曰:‘犹齐州也。’” 张湛 注:“齐,中也。” 唐 李贺 《梦天》诗:“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漢語大詞典》:柳州
唐 柳宗元 遭贬后,徙为 柳州 刺史,因以为其代称。 唐 皇甫湜 《祭柳子厚文》:“呜呼 柳州 ,秀气孤稟。弱冠游学,声华籍甚。” 金 元好问 《论诗》诗之二十:“ 谢客 风容映古今,发源谁似 柳州 深?” 清 周亮工 《王王屋传》:“公著诗一卷、文二卷,诗清婉有致,文则力追 昌黎 、 柳州 。” 赵朴初 《片石集·〈读史杂诗·柳宗元王安石〉》:“翻书孰可喜? 柳州 与 临川 。”
《國語辭典》:梁州  拼音:liáng zhōu
1.州名。古九州之一。约在今陕西、四川省一带。
2.乐曲名。西凉乐曲。也称为「凉州曲」。
《漢語大詞典》:梁州令
(1).词牌名。 唐 教坊大曲有《凉州》,由大曲摘遍而为小令词调,因称《凉州令》, 宋 以后讹称《梁州令》。双调,有五十字、五十二字、五十五字三体,仄韵。
(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皆属正宫,字句格律相近,而与词牌不同。南曲用作引子。北曲仅见于诸宫调。
《漢語大詞典》:六州
(1).指古代九州中的六州。逸周书·程典:“维三月既生魄, 文王 合六州之侯,奉勤于 商 。” 孔晁 注:“三分天下有其二,以伏事 殷 也。”吕氏春秋·古乐:“ 汤 於是率六州以讨 桀 罪,功名大成,黔首安寧。”文选·郭璞〈江赋〉:“滈汗六州之域,经营炎景之外。” 李善 注:“六州, 益 、 梁 、 荆 、 江 、 扬 、 徐 。”其中 益州 置于 汉 , 江州 置于 晋 ,已非古九州之名。
(2).指 唐 时六州郡。新唐书·突厥传上:“初, 突厥 内属者分处 丰 、 胜 、 灵 、 夏 、 朔 、 代 间,谓之 河曲 六州降人。” 唐 李商隐 《过故府中武威公交城旧庄感事》诗:“山下祇今黄绢字,泪痕犹堕六州儿。” 冯浩 注:“六州儿者,指 河北 魏博 诸州也。《旧》《新》《罗威传》:“自 至德 中, 田承嗣 盗据 相 、 魏 、 澶 、 博 、 衞 、 贝 等六州,募置牙军。语曰:‘ 长安 天子, 魏府 牙军。’谓其势强也。 魏 博 六州, 唐 时常语”。”此指 魏 博 六州。
(3).乐曲名。文献通考·乐考十九:“本朝鼓吹,止有四曲:《十二时》《导引》《降仙臺》《六州》为四。每大礼宿斋或行幸,遇夜每更三奏,名为警场…… 政和 七年,詔《六州》改名《崇明祀》,然天下仍谓之《六州》,其称谓已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