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崖 → 厓崖”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厓门(厓門)
也写作“崖门”。在 广东省 新会县 南, 珠江三角洲 西南侧。为 潭江 和 西江 分支的出海口。 南宋 末年 宋 枢密副使 张世杰 以舟师碇海中,为 元 兵所败。 陆秀夫 负帝 昺 于 厓山 沉海。 清 顾炎武 《瞿公子玄錥将往桂林不得达而归赠之以诗》:“ 厓门 浪泊行人舸, 桂岭 云遮驛使关。”参见“ 厓山 ”。
《骈字类编》:崖阴(崖阴)
元 陈旅 送赵子期使交趾 露入珠盘鲛室白,苔生铜柱象崖阴。
《骈字类编》:翠崖
宋 苏轼 同柳子玉游鹤林、招隐,醉归,呈景纯 安得道人携笛去,一声吹裂翠崖冈。
《骈字类编》:冰崖
厓同陈造延绿亭赋奏蛙吹以分部凛冰崖之合围 韩驹诗身今老病投炎瘴最忆冰崖昨岁秋
《骈字类编》:崖崩
宋 苏轼 欧阳少师令赋所蓄石屏 崖崩涧绝可望不可到,孤烟落日相溟濛。
《漢語大詞典》:珠厓
亦作“ 珠崖 ”。 地名。在 海南省 琼山县 东南。 汉 武帝 元鼎 六年定 越 地,以为 南海 、 苍梧 、 郁林 、 合浦 、 交趾 、 九真 、 日南 、 珠厓 、 儋耳 郡。后 珠厓 等郡数反叛, 贾捐之 上疏请弃 珠厓 ,以恤 关东 , 元帝 从之,乃罢 珠厓郡 。事见《汉书·武帝纪》及《贾捐之传》。后以“珠厓”泛指边疆地区。 唐 宋之问 《早发韶州》诗:“炎徼行应尽,回瞻乡路遥。 珠厓 天外郡,铜柱海南标。” 明 张煌言 《答赵安抚书》:“以滨海之赋,畀我海上之师……匪直暂解兵争,亦以稍甦民困。是 珠崖 虽弃,休息宜然。” 清 黄遵宪 《书愤》诗:“一自 珠崖 弃,纷纷各效尤。瓜分惟客听,薪尽向予求。”
《骈字类编》:铁崖(铁崖)
辍耕录杨维桢别号铁崖
《骈字类编》:西崖
唐 杜甫 木皮岭 西崖特秀发,焕若灵芝繁。
《骈字类编》:崖倾(崖倾)
《漢語大詞典》:磨厓
见“ 磨崖 ”。
《漢語大詞典》:磨崖
亦作“ 磨厓 ”。
(1).山崖石壁上镌刻的文字。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南屏兴教磨崖》:“今 南屏山 兴教寺 磨崖,《家人》卦、《中庸》、《大学》篇, 司马公 书,《新图经》不载。” 元 马致远 《哨遍·张玉嵓草书》套曲:“通三昧,磨崖的本,画赞初碑。”
(2).磨平山崖石壁镌刻文字。 明 郭贞顺《上俞将军》诗:“但属壶民歌太平,磨厓勒尽 韩山 石。” 清 顾炎武 《浯溪碑歌》:“ 真卿 作大字,笔法名天下,磨厓勒斯文,神理遗来者。” 金松岑 《文学上之美术观》:“异日者龙跳虎卧,磨崖 昆崙 之巔;波涌云垂,张乐 洞庭 之泽。”
(3).磨擦山崖。 宋 苏轼 《黄牛庙》诗:“山下耕牛苦磽确,两角磨崖四蹄溼。”
(1).山崖石壁上镌刻的文字。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南屏兴教磨崖》:“今 南屏山 兴教寺 磨崖,《家人》卦、《中庸》、《大学》篇, 司马公 书,《新图经》不载。” 元 马致远 《哨遍·张玉嵓草书》套曲:“通三昧,磨崖的本,画赞初碑。”
(2).磨平山崖石壁镌刻文字。 明 郭贞顺《上俞将军》诗:“但属壶民歌太平,磨厓勒尽 韩山 石。” 清 顾炎武 《浯溪碑歌》:“ 真卿 作大字,笔法名天下,磨厓勒斯文,神理遗来者。” 金松岑 《文学上之美术观》:“异日者龙跳虎卧,磨崖 昆崙 之巔;波涌云垂,张乐 洞庭 之泽。”
(3).磨擦山崖。 宋 苏轼 《黄牛庙》诗:“山下耕牛苦磽确,两角磨崖四蹄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