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60,分2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五老峰
回峰
雷峰
峰势
登峰
半峰
秀峰
好峰
攒峰
雁峰
石峰
七峰
晚峰
香炉峰
龟峰
《漢語大詞典》:五老峰
江西省 庐山 东南部名峰。五峰形如五老人并肩耸立,故称。峰下 九迭屏 为 李白 读书处;东南有白鹿洞书院遗址,为 朱熹 讲学处。 唐 李白 《登庐山五老峰》诗:“ 庐山 东南 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蓉。”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庐山日记:“遍歷 五老峰 ,始知是山之阴,一冈连属。” 清 赵翼 《新春小集》诗:“一笑 五老峰 ,突起樽俎地。”亦省作“ 五老 ”。 唐 李端 《寄庐山真上人》:“ 青草湖 中看 五老 , 白云山 上宿双林。” 康有为 《庐山谣》:“ 五老 拄杖碧云中,子孙诸峰咸侍丛。”
《漢語大詞典》:回峰
环绕的山峰。 宋 苏轼 《虔州八境图》诗之八:“回峯乱嶂鬱参差,云外高人世得知。”
分類:环绕山峰
《漢語大詞典》:雷峰
亦作“ 雷峯 ”。
(1).山峰名。在 浙江 杭州 西湖 南 南屏山 净慈寺 前。旧有郡人 雷氏 居此,因名。 宋 周密 武林旧事·湖山胜概:“ 雷峯 显严院 。郡人 雷氏 所居,故名‘雷峰’。”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南山胜迹一:“ 雷峯 者, 南屏山 之支脉也。”
(2).塔名。儒林外史第十四回:“转过去便是 浄慈 、 雷峰 ,怎么不好顽。”参见“ 雷峰塔 ”。
《國語辭典》:雷峰塔  拼音:léi fēng tǎ
1.位于浙江省杭州西湖旁的南屏山上。五代时钱俶为妃黄氏所建,今已倾圮。传说中白娘子被金山寺法海和尚镇压在此塔之下。峰阴有夕照寺,故有「雷峰夕照」之称,为西湖十景之一。
2.戏曲剧目。清黄图珌所作传奇剧本,方成培有同名作品。内容叙述白蛇精白素贞与青蛇变成的小青,遇见许仙,许、白二人相恋,法海和尚与白斗法,最后将之镇压于雷峰塔下的故事。情节屈折,凄艳感人。也称为「白蛇传」。
《骈字类编》:峰势(峰势)
唐 宋之问 送田道士使蜀投龙 蜀门峰势断,巴字水形连。
唐 岑参 青山峡口泊舟怀狄侍御 奔涛振石壁,峰势如动摇。
唐 萧颖士 山庄月夜作 涧声连枕簟,峰势入阶轩。
《韵府拾遗 冬韵》:登峰
周书达奚武传时属天旱高祖敕武祀华岳岳庙旧在山下常所祷祈武谓僚属曰吾备位三公不可同于众人在常祀之所必须登峰展诚尽其灵奥
《骈字类编》:半峰
宋 石介 闻子规 月上半峰峰树碧,子规啼苦月无色。
宋 谢翱 望仙都山二首 其二 道人诵经半峰下,洞里山神不敢归。
《韵府拾遗 冬韵》:张说诗白云半峰起
《漢語大詞典》:秀峰
高峻秀美的山峰。 北魏 张渊 《观象赋》:“陟秀峯以遐眺,望灵象于九霄。”
《骈字类编》:好峰(好峰)
宋 梅尧臣 鲁山山行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宋 张咏 舟次辰阳 虽指公馀便东下,好峰犹得捲帘看。
《漢語大詞典》:攒峰(攢峯)
亦作“ 攒峰 ”。亦作“攅峰”。 密集的山峰。 南朝 齐 孔稚圭 《北山移文》:“於是南岳献嘲,北垄腾笑,列壑争讥,攒峯竦誚。” 唐 卢仝 《喜逢郑三游山》诗:“相逢之处花茸茸,石壁攒峯千万重。”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一:“ 仲举 诗云:‘……攅峯叠壁何盘盘,地多磽磝少平原。’”
分類:密集山峰
《漢語大詞典》:雁峰
即 雁回峰 。在 湖南省 衡阳市 南,为 衡山 七十二峰之一。 唐 钱起 《送李判官赴桂州幕》诗:“ 雁峯 侵瘴远, 桂水 出云流。”参见“ 雁回峰 ”。
《漢語大詞典》:雁回峰
衡山 七十二峰之一。在今 湖南省 衡阳市 南。相传雁至 衡阳 而止,遇春而回。也叫 回雁峰 。 宋 卢炳 《踏莎行》词:“白云低处 雁回峰 ,明朝便踏 瀟湘 路。”
《漢語大詞典》:石峰
石山的尖顶。 南朝 梁简文帝 《和湘东王后园回文诗》:“枝云间石峯,脉水浸山岸。”
分類:石山
《骈字类编》:七峰(七峰)
宋 程俱 宿海会寺 万杉堆青没山骨,云埋七峰时出没。
宋 叶适 送吕子阳二绝 其一 七峰斜转斗光寒,千仞飞来雁影宽。
《骈字类编》:晚峰(晚峰)
唐 罗隐 送汝州李中丞十二韵 关防秋草白,城壁晚峰青。
唐 韦庄 登汉高庙闲眺 天畔晚峰青簇簇,槛前春树碧团团。
《國語辭典》:香炉峰(香爐峰)  拼音:xiāng lú fēng
山峰名。位于江西省九江县西南,庐山之北。奇峰突起,状似香炉,气霭若烟,有如焚香,故称为「香炉峰」。山下有瀑布,顶有巨石,其形如人,为庐山名胜之一。也称为「石人峰」。
《漢語大詞典》:龟峰(龜峰)
龟山 。在 江苏省 苏州市 邓尉山 北,上有 光福塔 , 南朝 梁 大同 年间建。 清 王士禛 《邓尉竹枝词》之四:“试上 龟峰 光福塔 ,白波翠巘两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