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1,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分类词汇(续上)
石丈人
崖峤
断岫
陡直
冰斗
凹崄
《漢語大詞典》:石丈人
(1).指园林中之峭壁。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居室·山石》:“峭壁之设,诚不可已。但壁后忌作平原,令人一览而尽;须有一物焉蔽之……非亭即屋,或面壁而居,或负墙而立,但使目与簷齐,不见石丈人之脱巾露顶,则尽致矣。”
(2).指砚。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四:“ 周月东 游 海潮菴 ,得 谢文节公 小方砚……临死,乃赠 查恂叔 。一时题者如云。 钱辛楣 云:‘眼中只有石丈人, 江 南更无廝养卒。’”
《漢語大詞典》:崖峤(崖嶠)
峭壁锐峰。 唐 岑参 《寄青城龙溪奂道人》诗:“云开露崖嶠,百里见石稜。” 宋 苏轼 《白水山佛迹岩》诗:“根株互连络,崖嶠争呑吐。”
分類:峭壁
《漢語大詞典》:断岫(斷岫)
陡峭壁立的峰峦。 唐 皇甫松 《大隐赋》:“歷断岫而峥嶸,入疏林而綺错。”
《國語辭典》:陡直  拼音:dǒu zhí
峻峭笔直。如:「这片石林由石灰岩淋溶而成,陡直秀峭,为一天然奇景。」
《國語辭典》:冰斗  拼音:bīng dǒu
山岳冰河的源头。山顶成削立之尖峰,而中间低陷呈半圆形或马蹄形,状似盆地。
《漢語大詞典》:凹崄(凹嶮)
形容深渊坎窞,峭壁巍峨。 南朝 梁 江淹 《青苔赋》:“故其处石则松栝交阴,泉雨长注。横磵俯视,崩壁仰顾。悲凹嶮兮,唯流水而驰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