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海峤(海嶠)  拼音:hǎi jiào
海边多山的地方。唐。张九龄 送使广州诗:「家在湘源住,君今海峤行。」
分類:海边山岭
《漢語大詞典》:岭峤(嶺嶠)
泛指 五岭 地区。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药议:“ 岭 嶠微草,凌冬不凋; 并汾 乔木,望秋先陨。” 清 顾炎武 《赋得越鸟巢南枝》诗:“路入关河夜,思縈 岭 嶠时。”
分類:五岭地区
《漢語大詞典》:闽峤(閩嶠)
福建 境内的山地。 清 余怀 板桥杂记·丽品:“ 龙友 ( 杨文驄 )父子殉难 闽 嶠。”
《漢語大詞典》:员峤(員嶠)
神话中的仙山名。列子·汤问:“ 渤海 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 岱舆 ,二曰 员嶠 ,三曰 方壶 ,四曰 瀛洲 ,五曰 蓬莱 。” 杨伯峻 集释:“《释文》云:嶠,渠庙切,山鋭而高也。” 宋 沈辽 《陪客游山》诗:“峭岭想 员嶠 ,横溪胜 若耶 。” 清 魏源 《湘江舟行》诗之三:“何时出此围,中宵梦 员嶠 。”
《漢語大詞典》:峤南(嶠南)
指 岭 南。后汉书·马援传:“ 援 将楼船大小二千餘艘,战士二万餘人,进击……斩获五千餘人, 嶠 南悉平。” 唐 柳宗元 《桂州裴中丞作訾家洲亭记》:“凡 嶠 南之山川,达于海上,於是毕出,而古今莫能知。” 宋 唐庚 《长沙示甥郭圣俞》诗:“勿畏 嶠 南热,我清物自寒。”
分類:
《国语辞典》:温峤(温峤)  拼音:wēn jiào
人名。(西元288~329)字太真。晋朝祁(今山西省祁县)人。博学有识,初为刘琨参军,长安、洛阳陷,元帝镇江左,以琨使奉表劝进,其母固止之,峤绝裾而去,既至,帝嘉而留之。明帝立,平王敦、苏峻之乱,拜骠骑将军,封始安郡公,谥忠武。
《漢語大詞典》:云峤(雲嶠)
(1).即 员峤 。古代神话传说中海中的仙山。 唐 姚合 《暮春书事》诗:“宿愿眠 云嶠 ,浮名繫锁闈。” 宋 范成大 《寄题郫县蘧仙观四楠》诗:“敢请丹光来万里,为扶 云嶠 驾飞鸿。”
(2).高而尖的山。 唐 杜甫 《忆郑南》诗:“风杉曾曙倚,云嶠忆春临。” 清 厉鹗 《摄山杂咏·舍利塔》:“ 隋文 遗浮图,石函瘞云嶠。”
《漢語大詞典》:圆峤(圓嶠)
传说中的仙山。常指隐士、神仙所居之地。 唐 顾况 《送从兄使新罗》:“几路通 圆嶠 ,何山是 沃焦 ?” 唐 陆龟蒙 《四明山诗·石窗》:“山应列圆嶠,宫便接方诸。” 明 袁宗道 《封知县刘公墓志铭》:“不得于武,去而神仙。三变入道, 蓬莱 圆嶠 ,下视簪组,不满一笑。”
《漢語大詞典》:粤峤(粤嶠)
指 五岭 以南地区。明史·项忠朱英等传赞:“ 朱英 廉威名 粤 嶠, 秦紘 经略著西陲,文武兼资,伟哉一代之能臣矣。” 王国维 《观堂集林·彊邨校词图序》:“先生以文学官侍郎, 光绪 之季,奉使 粤 嶠。”
《漢語大詞典》:壶峤(壺嶠)
传说中仙山 方壶 、 员峤 的并称。 清 赵翼 《题吴并山中翰青崖放鹿图》诗:“从此相随戏 壶 嶠 ,君骑白鹿我青牛。”
《韵府拾遗 啸韵》:李峤(李峤)
定命录𡊮天纲与李峤同寝峤息在耳中起曰是龟息也龟息贵寿而不富
分类:李峤
《漢語大詞典》:仙峤(仙嶠)
仙山。 唐 李白 《送贺监归四明应制》诗:“瑶臺含雾星辰满,仙嶠浮空岛屿微。” 清 恽敬 《东路记》:“其西南隐然浮一峰,云气界为三成,如仙嶠摇漾不可测。”
分類:仙山
《漢語大詞典》:峤外(嶠外)
即 岭 外,指 五岭 以南的地区。 南朝 梁 江淹 《知己赋》:“僕乃得罪 嶠 外,遐路窈然。”
《骈字类编》:雪峤(雪峤)
唐 李汶濡 和绵州于中丞登越王楼作 日照涪川阔,烟笼雪峤明。
《漢語大詞典》:炎峤(炎嶠)
炎热的五岭地区。 明 《悯黎咏》:“ 粤 南本炎嶠,矧此 琼崖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