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涧峡(澗峽)
峡谷。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一:“ 汉水 又东逕 嵐谷 北口,嶂远溪深,涧峡险邃。”
分類:峡谷
《国语辞典》:英吉利海峡(英吉利海峡)  拼音:yīng jí lì hǎi xiá
English Channel
海峡名。介于英国和法国之间。法国称为「拉芒什海峡」。宽一百八十公里,向东收缩呈锥状,通过多佛尔海峡连接北海,最窄处仅三十三点八公里,平均深度四十五至一百二十公尺,最深处一百七十二公尺。是国际航运要道,主要港口有朴资茅斯、南安普敦等。
《漢語大詞典》:长江三峡工程
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水电工程。1995年开工建设。大坝建于湖北宜昌以西长江西陵峡东段的三斗坪,高185米。上游河道形成库容393亿立方米的大水库。电站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年发电847亿千瓦小时。兼有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
《國語辭典》:长江三峡(長江三峽)  拼音:cháng jiāng sān xiá
长江上游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合称。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县南津关,长二百零四公里。自白帝城至巫山县大宁河口,称为「瞿塘峡」,大宁河口至巴东官渡口称为「巫峡」,为三峡中最长的一峡,秭归的香溪至南津关称为「西陵峡」。峭崖壁立,水道曲折多险滩,水力资源丰富,有修筑高坝的地质地貌条件。
《国语辞典》:直布罗陀海峡(直布罗陀海峡)  拼音:zhí bù luó tuó hǎi xiá
Gibraltar Strait
海峡名。位于西班牙南部和非洲西北部间,长约五十八公里,宽约十五公里,为地中海和大西洋间的军事重地和海运交通要道。简称为「直布罗陀」。
《骈字类编》:湍峡(湍峡)
水经注瓦亭水又东南得大华谷水又东南得折里溪水又东得六合水皆出近溪湍峡
《分类字锦》:巫峡三声(巫峡三声)
水经注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屡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高级汉语词典》:咽峡炎  拼音:yān xiá yán
一种口或咽喉严重的炎性或溃疡性病态
《漢語大詞典》: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又称“雅鲁藏布峡”。世界第一大峡谷。在中国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至国境段。长494千米,围绕南迦巴瓦峰的核心段长240余千米。平均深度5000米以上,最深处达5382米。谷底河床宽74~200米。峡谷长度和深度均为世界之最。水能资源极为丰富。
《漢語大詞典》:峡崥(峽崥)
山足。 汉 扬雄 《太玄·增》:“崔嵬不崩,赖彼峡崥。” 范望 注:“峡崥,山足也。” 清 王念孙 读书杂志·淮南子十二“遯逃乎碑”引作“岟崥”。
《国语辞典》:排山倒峡(排山倒峡)  拼音:pái shān dǎo xiá
形容声势浩大,无法抵拒。《东周列国志》第八四回:「但见城外水声淙淙,一望江湖,有排山倒峡之势,再加四、五尺,便冒过城头了。」
《国语辞典》:台湾海峡(台湾海峡)  拼音:tái wān hǎi xiá
海峡名。位于台湾岛和福建之间,呈东北—西南走向,最狭处仅约一百三十公里,是东南亚通往东北亚的海运交通要道。
《国语辞典》:海底峡谷(海底峡谷)  拼音:hǎi dǐ xiá gǔ
大陆棚或大陆斜坡上的沟谷,横剖面多呈V字形,两壁陡峭,与陆上的河蚀峡谷相似。
《国语辞典》:海峡两岸(海峡两岸)  拼音:hǎi xiá liǎng àn
指隔著台湾海峡相对而望的台、澎、金、马与大陆地区。如:「近年来,海峡两岸的学术、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国语辞典》:海峡群岛(海峡群岛)  拼音:hǎi xiá qún dǎo
Channel Islands
群岛名。位于英吉利海峡的南方,介在法国诺曼第半岛和不列塔尼半岛之间,面积一百九十四平方公里。西元一○六六年以后归英国所管。盛产水果、番茄、马铃薯、花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