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六到彼岸
【佛学大辞典】
(名数)六波罗蜜多也。唯识论九曰:「六到彼岸菩提分等自利行摄。」
生死岸
【佛学大辞典】
(譬喻)生死海之此岸也。涅槃为生死海之彼岸。增一阿含经三十九曰:「梵志不明晓,犹涉生死岸。」
【佛学常见辞汇】
佛经说生死海是此岸,而涅槃是生死海的彼岸。
此岸
【佛学大辞典】
(术语)对于涅槃为彼岸而谓生死为此岸也。维摩经菩萨行品曰:「不此岸不彼岸,不中流而化众生。」注:「生曰:此岸者生死也,彼岸者涅槃也,中流者结使也。」
【佛学常见辞汇】
涅槃叫做彼岸,生死即是此岸。
岸头
【佛学大辞典】
(杂语)苦海之岸。无门关曰:「于生死岸头,得大自在。」
岸树
【佛学大辞典】
(譬喻)譬人命之危。涅槃经一曰:「是身易坏,犹如河岸临峻大树。」慈恩传九曰:「众缘和合,念念无常,虽岸树井藤不足以俦危脆。」
法岸
【佛学大辞典】
(杂语)入道之境也。沈约文曰:「若非积毫成仞,累爝为明,无以方轨慧门,维舟法岸。」
彼岸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波罗Pa%ra,译曰彼岸。生死之境界,譬之此岸,业烦恼譬之中流,涅槃譬之彼岸也。智度论十二曰:「波罗,秦言彼岸。」又曰:「以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维摩经佛国品曰:「稽首已到彼岸。」注「肇曰:彼岸,涅槃岸也。彼涅槃岂崖岸之有?以我异于彼,借我谓之耳。」思益经一曰:「世尊!谁住彼岸?佛言:能知诸道平等者。」心经注曰:西土俗以设喻诸佛地谓之彼岸。涅槃经曰:彼岸者,喻如来也。【又】凡事物之究竟云彼岸。智度论一曰:「于事成办亦名到彼岸(天竺俗法,凡造事成办,皆言到彼岸)。」智度论三十三曰:「彼岸者,于有为无为法尽到其边。」法华嘉祥疏二曰:「以究了真俗之原,称到于彼岸。故大品云:到有为无为彼岸,即其事也。」
【佛学常见辞汇】
梵语波罗,华译为彼岸,此岸指生灭,彼岸指不生不灭的涅槃。
到岸
【佛学大辞典】
(杂语)即到彼岸之略。
到彼岸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波罗蜜多Pa%ramita%,新译到彼岸。谓越生死海到涅槃岸之正道也。智度论十二曰:「波罗,秦言彼岸。蜜,秦言到。若能直进不退,成办佛道,名到彼岸。复次,于事成办,亦名到彼岸。天竺俗法,凡造事成办,皆言到彼岸。」
【佛学常见辞汇】
梵语波罗蜜多的义译,谓越过生死的大海而到达涅槃的彼岸。
迷岸
【佛学大辞典】
(杂语)谓入于迷惑之路也。梁简文帝文曰:「是以背流知反,迷岸识归。」
海岸山
【佛学大辞典】
(地名)海岸山为今之补陀洛山,观音之住处。早离速离之兄弟为继母遗弃于此而饿死。净土本缘经说之。但宜知此经为伪作。
海岸国
【佛学大辞典】
(地名)华严经法界品所说善财童子所参善知识五十三人中第三善住比丘之住处。探玄记十八曰:「海岸国者,此国在海滨故,天竺本名海岸楞伽道。解云:此国道向楞伽山故也。」
寂岸
【佛学大辞典】
(术语)寂灭之彼岸,即涅槃之称也。寄归传一曰:「仰晞寂岸为悟寂之虚关。」
觉岸
【佛学大辞典】
(譬喻)比迷于海,譬觉于岸。佛也者,到于悟岸者也。玄赞一曰:「庶令毕离苦津,终登觉岸。」【又】(人名)元吴兴沙门觉岸,号宝洲考释氏之事实,著释氏稽古略四卷。有至正十四年李桓之序。见续稽古略一。
【佛学常见辞汇】
觉悟的彼岸,即佛的境界。
一切法第一彼岸
【佛学常见辞汇】
梵语波罗,译为彼岸,此岸指生灭,彼岸指不生不灭的涅槃。一切法,法相有生有灭,法性无生无灭,寂然常住,是最上究竟境界,与涅槃相应,故称一切法第一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