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秦镒,字国重,号古岸,别号藕塘,明无锡人。瑞五公六世孙,弘治五年举人,授涿州学正,升瑞安知县,颇著惠政。历官南京刑部员外郎加授中宪大夫,卒年七十八岁,祀瑞安名宦祠。
王渐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王渐,字斯进,号岸泉,山东莱州府潍县人,军籍。山东乡试第六十六名举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中式癸丑科三甲第二百零七名进士。兵部观政,授河南确山县知县,以廉称,三十六年八月考选,授山西道试监察御史,三十七年二月实授,后改浙江道御史,隆庆初巡按山西,有直声,所至兴廉抑贪,墨吏望风解绶。二年四月升陜西副使,三年十二月巡按陕西御史王君赏以贼首何勉馀党复流劫通江,劾奏王渐不称职,令夺俸,戴罪剿贼。四年十月考察以不谨免职。晚年里居,慎交游,不苟一介,乡人重之,祀乡贤。
赵岸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赵岸,字登之,陕西西安府盩厔县人,军籍。陕西乡试第二十九名,万历八年(1580年)庚辰科会试第二百六十一名,登三甲第二百一十三名进士。
曹代萧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曹代萧(1554年—?),字画一,号莒岸,河南归德府商丘县人,民籍。万历十三年乙酉科河南乡试第六名举人。万历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会试二百三十九名,登三甲第二百八十名进士。吏部观政。历官浙江嘉兴府、直隶永平府知府。二十九年四月升山西按察司副使。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五二一
饶墱,字于岸,一字用恒。大埔人。相孙,与龄子。明神宗万历三十一年(一六〇三)举人,官山东宁海州知州,进阶奉直大夫。有《庄言》、《谩言》、《白笑集》诸集。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八、民国《大埔县志》卷一九有传。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七四七
通岸(一五六六—一六四七),字觉道,一字智海。憨山大师书记。后居诃林。工诗,曾与陈子壮、陈子升、黎遂球、区怀瑞、区怀年、黎邦瑊、黄圣年、徐棻、欧必元、欧主遇、黄季恒结南园诗社,称南园十二子。著有《栖云庵集》。事见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九八。
清诗别裁集
字智海,广东人。
张守道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张守道(?—1629年),字岸先,号生洲,直隶宁国府宣城县人。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科应天乡试举人,三十二年(1604年)甲辰科进士。礼部观政,三十四年(1606年)授户部主事,三十六年(1608年)管九江钞关,同年养病,三十八年(1610年)补户部浙江司主事,升员外郎,三十九年(1611年)丁母忧,服阕,四十二年(1614年)补兵部武选司员外郎,四十四年(1616年)调吏部稽勋司员外郎,同年调验封司员外郎,四十五年(1617年)调考功司员外郎,同年升验封司郎中,廉谨澄清,时称水镜,同年休假。天启四年(1624年)起为考功司郎中,同年升大理寺右寺丞,后升太常寺左少卿。适魏忠贤煽虐,张守道毅然乞南还,六年(1626年)升南京太常寺卿。七年(1627年)升工部右侍郎,兼署户部度支,调摄仪军无遗策,崇祯二年(1629年)以积劳卒,赠工部尚书。

人物简介

维基
汪先岸,字登于,直隶休宁县人。万历十七年(1589年)己丑科进士,官至河南光山县知县,任内重建温公祠,祭祀司马光。之后担任监察御史。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杨镐遭遇父丧免丁忧,遭到汪先岸弹劾。天启五年(1625年),魏忠贤颁布《东林党人榜》309名,汪先岸名列其中。崇祯元年(1628年),他与同乡汪康谣、吴侃、汪姬生捐赠修建还古书院。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3 【介绍】: 明苏州府吴江人,字文岸。万历二十六年进士。历迁少詹事。天启时为礼部侍郎,以病归。崇祯初与李标等同入阁。不学无术,奏对鄙浅,时人传为笑谈。旋罢。
维基
周道登(?—1632年),字文邦,一字文岸,南直隶吴江(今属江苏)人。晚明政治人物。周道登为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进士。由庶吉士历迁少詹事。天启七年丁卯十二月由太子宾客礼部右侍郎升尚书,颇有所争执。以病归。崇祯初年,周道登与李标等同入阁。因奏对鄙浅,被传为笑柄,一次崇祯问他“宰相须用读书人,当作何解”,结果他一时答不出来,呆了半晌才说“容臣等到阁中查明回奏”;崇祯颇不悦,又微笑问:“近来诸臣奏内多有‘情面’二字,何谓情面?”结果还是答不上来,竟把情面二字颠倒,曰:“情面者面情之谓也”。崇祯二年(1629年)御史田时震等先后交劾之,后罢去,閒居乡里。道登生性好色,家中妻妾成群,仍以无嗣为由,到处寻花问柳。又买下柳如是。崇祯五年(1632年)卒。《明史》第一百三十九卷有传。

人物简介

维基
宋继登,字道岸,号先之,一号雀岚,山东登州府莱阳县军籍。宋继登在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科山东乡试举人,三十二年(1604年)甲辰科进士,工部观政,初授定兴县知县,四十年补顺天府武学教授,四十一年升助教,历升户部主事、员外、郎中,督永平粮储道。泰昌元年(1650年)升山西右参议兼佥事海运兵备,驻淮安,料理淮粮事。四年改陕西参议,榆林道兵备。五年考察。后任南京鸿胪寺卿。
连登岸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福建大田人。天启间举人。官福安教谕。精通星纬,著有《天文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5 【介绍】: 明江西新城人,字元公,自号海岸道人。崇祯元年进士,历宁波、杭州两府推官,以丁忧归。南明弘光时,授仪制主事。清军破南京,被执不屈死。有《瑶光阁集》等。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元公,建昌新城人。崇祯戊辰进士,历宁波杭州二府推官累迁礼部郎中有瑶光阁集
维基
黄端伯(?—1645年),字元公,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建昌府新城县(今江西省黎川县)人,生平好佛,尝镌私印曰「海岸道人」,明朝末年政治人物、散文家、诗人,因拒降清廷而殉国。黄端伯自幼聪敏好学,博览经史。天启四年(1624年)甲子科举人。崇祯元年(1628年)登戊辰科进士,次年授浙江宁波府推官。那时倭寇常犯浙江沿海一带,他集思广益,提出防倭十条计策,使该地倭患大为减轻。他在宁波“布衣素食,货利不撄其心”。对初次犯法者重在教育,对贿赂者则深恶痛绝。对穷书生,只要有文才,便加意勉励,给予资助和推荐。崇祯五年(1632年),因母病故,遂回故里,三年服满,改任杭州府推官。他办事干练,广知博闻,公务之余,常邀两浙学士讲学于西湖,为当地培养人才。崇祯十年(1637年),考选北上时,又逢父丧,居家七年。耳闻目睹居住在建昌(今南城县)的益王朱慈炱作威作福、穷奢极欲的种种行为,义愤填膺,上疏朝廷,列数朱在建昌“擅增兵甲”,“擅增民词,批行郡县,骗害良民”等恶行。结果,反被朱慈炱诬谄为离间亲藩。黄端伯于愤怒中弃官为僧,避居庐山。崇祯十七年(1644年),闯王李自成陷北京,崇祯帝自缢。镇守山海关的辽东总兵吴三桂引清兵入关,福王朱由崧即于南京称帝,黄端伯面北动哭,盼为国效力。经礼部尚书姜曰广推荐,授为正六品礼部仪制司主事、礼部仪制司郎中。弘光元年(1645年)五月,南京失守,朱由崧逃逸,礼部尚书钱谦益及忻城伯赵之龙等百官皆迎降,城内自杀殉国的,除了南京守备太监韩赞周以外,只有十二个人,其中高级官员仅刑部尚书高倬,其馀皆是中下级官吏以及一般读书人,故时人叹曰:“国家无事,公卿大臣享其尊荣;不幸有变,儒生小臣奋其义烈!”黄端伯在其寓所能仁寺傍门书写“大明礼部仪制司主事黄端伯不降”大字,拒不出迎。清豫亲王多铎,命兵卒将端伯押至面前,并吆喝使跪,端伯不屈。多铎拍案叱喝:“你认为弘光帝是何种人物,想为他一死?”端伯朗言:“皇帝圣明!”不愿多说一句。多铎问:“马士英何等臣属?”端伯答曰:“马士英,忠臣也!”多铎又可气又可笑,问:“马士英乃大奸臣,何得为忠?”黄端伯说:“马士英不降,拥送太后入浙江,当然是忠臣。”他指着已经剃发易服的赵之龙等人说:“这些人才是不忠不孝之人。”多铎点头良久,他问:“素闻黄先生耿介孤直,能否在大清做官?”黄端伯断然拒绝并斥责迎清失节之人,说得降臣赵之龙等人面色发赤。多铎将其关押在江宁逾四个月,其间端伯一再拒绝清廷劝降。虽然身处牢狱之中,依然谈笑如常,且作《明夷录》言:“丹心倾汉室,碧血吐秦廷”以明其志。六月十四日,清政府下令剃发,他指颈说:“我宁剃(杀)头不剃发”。八月十三日,多铎再劝端伯降,并威胁道:“不降则戳!”黄端伯誓死拒降,多铎遂命杀之。黄端伯整肃冠履,昂首引颈受刃。刽子手心惊目眩,不敢举刀,黄端伯厉声高喊:“何不刺我心!”临刑前,面北遥拜,颜色自若,观者万馀,焚香拜泣,连多铎也叹称“南来硬汉仅见此人”,“北向叩头,口呼高皇帝、烈皇帝就死”。口占绝命词曰:对面绝商量,独露金刚王。
割截无嗔恨,刀山是道场。
胡春生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歙县人,本姓吕,字夏昌,号赤岸。明末移家池州,又迁南京。以医为业。善画山水,尺幅有千里之势。有《赤岸集》。
人物简介
胡春生,字夏昌,号赤岸,歙县人,徙居江都,顺康间布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9—1652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诸暨人,字章侯,号老莲,幼名莲子,又名胥岸。国子监生。明亡时为清军俘获,虽胁以死,亦不肯为之作画。曾入绍兴云门寺为僧,号悔迟、老迟、弗迟、悔僧、云门僧、九品莲台侍者、小净名。工人物,富于夸张。名作《九歌》、《西厢记》插图及《水浒叶子》、《博古叶子》,版刻传世。又工诗善书。有《宝纶堂集》。
晚晴簃诗汇·卷一十七
陈洪绶,字章侯,号老莲,一号老迟,诸暨人。明监生。有《宝纶堂集》。
词学图录
陈洪绶(1598-1652) 字章侯,幼名莲子,又名胥岸,晚号老莲。浙江诸暨人。清军下浙东,入绍兴云门寺为僧,自号老迟,又有悔迟、弗迟、悔僧、云门僧、九品莲台主等别称。明清之际著名画家,其诗率真中见风趣。有《宝纶堂集》,今人辑有《陈洪绶集》,词附见。

人物简介

维基
黄云师(?—17世纪),字雷岸,江西九江府德化县(今九江市)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黄云师是诸生黄学诗的孙子,父亲黄开先专门研究经学;他自己则在崇祯三年(1630年)中式顺天乡试举人,到十三年(1640年)中进士,历任吏科、户科给事中,弹劾傅永淳颠倒选法,非常失职。范复粹成为首辅,他上疏说首辅需要有才识度三者。令复粹怨恨请罢,他则调任兵科。之后他曾抗疏考核京卿,理据详细切实,得郑三俊重视;又负责催收湖广、广东粮饷,提出免去郧阳、襄阳两地积欠的三十六万石粮饷。弘光帝继位,黄云师依次转官刑科左给事中和兵科都给事中、大理右丞;隆武帝时,升任右少卿,到九江、瑞州、饶州等地募兵及恢复,再升为大理寺卿。事败后,他住在莲花峰,不接受清朝徵召,闭门著书,七十七岁时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