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岩 → 嵓碞岩”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地下水位  拼音:dì xià shuǐ wèi
浅层地表下岩石或土壤所含的水,有充满(饱和)及未充满(未饱和)其空隙者,此两者的界面,称为「地下水位」。也称为「地下水面」、「潜水位」。
《国语辞典》:地质活动(地质活动)  拼音:dì zhí huó dòng
地壳中岩石或矿物的变化现象。如侵蚀、断层、火山爆发等。如:「地热是地质活动后,残留的痕迹。」
《国语辞典》:喷出岩(喷出岩)  拼音:pēn chū yán
岩浆喷出地表或水里,迅速冷却而形成的岩石。矿物结晶颗粒较小。也称为「火山岩」。
《国语辞典》:角砾岩(角砾岩)  拼音:jiǎo lì yán
一种粗粒碎屑结构的岩石,由直径大于二毫米的棱角状砾石,胶结于细粒基质中所构成。根据其不同的生成原因,又可分为沉积角砾岩、火山角砾岩和断层角砾岩。
《国语辞典》:矽镁层(矽镁层)  拼音:xì měi céng
1.富含矽、镁质的地壳下部岩石。
2.构成海洋地壳的主要岩石。
《国语辞典》:挖土机(挖土机)  拼音:wā tǔ jī
可挖掘砂土或岩石的机械的总称。通常也可进行堆积或短距离搬运等作业。也称为「怪手」。
《国语辞典》:岩石学(岩石学)  拼音:yán shí xué
研究构成地壳的各种岩石的性质、来源、成分、构造,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
《漢語大詞典》:工作面
(1).直接开采矿物或岩石的工作地点,随着采掘进度而移动。
(2).零件上进行机械加工的部位。
《漢語大詞典》:钢钎(鋼釺)
在岩石之类硬物上凿孔的工具。用六角、八角或圆形的钢棍制成,有的顶端有刃。 周立波 《铁水奔流》十五:“第一班工兵,带着鎯头和八角钢钎子……爬进炉里。” 綦水源 《三不吹》三:“战士们用钢钎在坚石上打炮眼。”
《漢語大詞典》:堆积作用
指被搬运的岩石碎屑物质,因外力(流水、冰川、风、波浪、洋流等)减弱或失去搬运能力而积聚的现象。
《漢語大詞典》:基底
基础的最下部分
未固结或成层的沉积物之下的岩石
在其上粘附一种材料(如油漆或薄箔)的基础表面
《漢語大詞典》:牯牛岭(牯牛嶺)
简称 牯岭 。在 江西省 庐山 。因有岩石状如牯牛而得名。为我国著名风景区之一。 清 末先后为 英 、 法 、 美 等国租占,1935年收回。解放后辟为休养地。《庐山纪事》卷二:“ 九奇峰 东北为 牯牛岭 。《山疏》:岭雄峻,如人箕踞而睨……其北有石如牛首,故名。”
《漢語大詞典》:黑耀石
玻璃质火山喷出岩浆急剧冷却凝固而成的岩石。几乎全部由玻璃质组成。一般为黑色、褐色,有明显的玻璃光泽和贝壳状断口。可作工艺品、装饰品的材料。 郭沫若 《残春》三:“他那黑耀石一般的眼仁,好像分外放出了一段光彩。”
《漢語大詞典》:变位
改换位置
指岩石在断裂后,沿着断裂面相对移动的现象
《漢語大詞典》:变质岩
地壳中原已生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或化学成分的渗入的影响下所形成的新岩石。是构成地壳的三大岩类之一。常含有石榴子石、滑石、金云母等变质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