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岩 → 嵓碞岩”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固体(固體)  拼音:gù tǐ
有一定形状和体积的物体。分子间的内聚力强,即使受压力,形状和体积都不易改变。如金、银、石等均属之。
《漢語大詞典》:石璺
岩石的裂缝。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雁荡山日记后:“北望 观音峯 下,有石璺若门,层列非一……又循崖东躋里许,出石璺之上,丛木密荫,不能下窥。”
分類:岩石裂缝
《國語辭典》:水蚀(水蝕)  拼音:shuǐ shí
水的侵蚀作用。指由于水的冲击与溶解,造成土壤流失、岩石剥落等现象。
《國語辭典》:磨蚀(磨蝕)  拼音:mó shí
1.磨损、蚀耗。如:「他的志气已经被环境磨蚀殆尽。」
2.地质学上指砂、粒等受风、水、冰、重力等带动,将地表其他物质磨擦、耗损的作用。
《国语辞典》:灰石  拼音:huī shí
由碳酸钙所构成的岩石材料,与大理石成分相同,世界各地均有出产。
《国语辞典》:矶钓(矶钓)  拼音:jī diào
泛指在一般岩石、防波堤上的垂钓,特别是指在岩礁上的垂钓。海钓依地形分有滩钓、船钓、矶钓三种。所以矶钓是海钓的一种。如:「在东北海岸矶钓时要注意别让疯狗浪给捲走了。」
《國語辭典》:放炮  拼音:fàng pào
1.发射炮弹或点燃火药使之爆炸。《儒林外史》第四三回:「这里放炮开船,一直往上江进发。」
2.比喻发表惊人议论或猛烈批评。如:「他为人喜标新立异,每次开会,老爱放炮。」
3.打麻将时,出牌让人胡牌。
《國語辭典》:爆破  拼音:bào pò
用炸药摧毁岩石、建筑物等。如:「隧道施工人员准备在明日进行爆破工作。」
《漢語大詞典》:石腥
岩石的气味。 清 张岱 陶庵梦忆·禊泉:“试茶,茶香发。新汲少有石腥,宿三日气方尽。”
分類:岩石气味
《漢語大詞典》:围岩
某地区常见的岩石(指矿体周围的岩石,有时也指岩浆侵入体周围的岩石)
为断层脉所穿过的岩石;断层脉或矿床侧的岩石
《漢語大詞典》:陟厘(陟釐)
(1).一种蕨类植物。生池泽阴湿岩石上,一名石发。可入药,又可造纸。 南朝 梁 陆倕 《以诗代书别后寄赠》:“ 刘侯 有餘冷,宜饵陟釐方。” 唐 陆龟蒙 《苔赋》:“散巖竇者石髮,补空田者垣衣,在屋曰昔邪,在药曰陟釐。”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十·陟釐﹝集解﹞引《别录》:“陟釐生 江 南池泽。”
(2).指陟釐纸。 宋 陆游 《杂题》诗之六:“安得陟釐三万箇,为君尽写暮年诗。”参见“ 陟釐纸 ”。
《漢語大詞典》:弹子窝(彈子窩)
岩石表面经水浪长期冲激形成的圆孔。 宋 杜绾 云林石谱·太湖石:“ 平江府 太湖石产 洞庭 水中,性坚而润,有嵌空穿眼宛转险怪势,一种色白,一种色青而黑,一种微青,其质纹理纵横,笼络隐起,於石面徧多坳坎,盖因风浪衝激而成,谓之弹子窝,叩之微有声。”亦省作“ 弹窝 ”。 元 宋无 《咏石得天字》:“雨攻绳眼断,浪击弹窝圆。”
《国语辞典》:沉积(沉积)  拼音:chén jī
1.沉淀聚积。如:「水沟必须经常清理,以免沉积污泥。」
2.形成岩石的一种作用。沉积物经过沉淀、压密、胶结与岩化之后,形成沉积岩。
《國語辭典》:矿苗(礦苗)  拼音:kuàng miáo
出露在地面或接近地表面而易于勘查到的矿脉或矿床。
《漢語大詞典》:硿砻
岩石隆起貌。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氿泉傍出,潺湲於东檐;桀壁对跱,硿礲於西霤。” 南朝 梁 江淹 《横吹赋》:“石硿礲而成象,山沓合而为一。”
分類:岩石隆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