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岔路  拼音:chà lù
从主要干道上岔出的路。《儒林外史》第三九回:「直送郭孝子到二十里路外岔路口,彼此洒泪分别。」也作「岔道」。
《國語辭典》:三岔路  拼音:sān chà lù
一条路分岔为三个不同方向的去处。如:「前方是三岔路口,请看清路标再走,免得迷路了。」
《漢語大詞典》:岔路口
道路分岔的地方。儒林外史第三九回:“次早,打发了店钱,直送 郭孝子 到二十里路外岔路口,彼此洒泪分别。”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一:“他们上了岸,还是一路谈笑着,不知不觉到了一个岔路口。”
《国语辞典》:交岔路口  拼音:jiāo chà lù kǒu
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道路交会的地方。如:「他站在交岔路口上徘徊,不知道该走那一条路。」也称为「交叉口」。
《国语辞典》:三岔路口  拼音:sān chà lù kǒu
几条不同方向的道路交叉的地方。《水浒传》第三二回:「又走了四、五十里,却来到一市镇上,地名唤做瑞龙镇,却是个三岔路口。」也作「三叉路」、「三叉口」。
《國語辭典》:岐路  拼音:qí lù
1.由大道分岔出去的小路。唐。李白 行路难:「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儒林外史》第一回:「人生南北岐路,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也作「歧路」。
2.邪路、歪路。《后汉书。卷四四。邓彪传。论曰》:「故昔人明慎于所受之分,迟迟于岐路之閒也。」也作「歧路」。
《國語辭典》:歧途  拼音:qí tú
1.自大路歧出的道路。《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两旁歧途曲巷中,有无数的车马辐辏,冠盖飞扬,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2.比喻错误的道路。如:「误入歧途」。
《漢語大詞典》:岐径(岐徑)
岔路。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一:“西循大道,行又三里,由岐径北趋 木陵村 。”
分類:岔路
《國語辭典》:岔道  拼音:chà dào
从主要干道分岔出的路。《儿女英雄传》第一六回:「一来路岔道儿多,防走错了。」也作「岔路」。
分類:岔道岔路
《漢語大詞典》:逵径(逵徑)
犹岔路。 清 孙诒让 《〈札迻〉序》:“逵径百出,多岐亡羊,非覃思精勘,深究本原,未易得其正也。”
分類:岔路
《國語辭典》:歧路  拼音:qí lù
1.自大道上分歧出去的小路。《文选。曹植。美女篇》:「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晋。陆机长安有狭邪行〉:「伊洛有歧路,歧路交朱轮。」也作「岐路」。
2.比喻偏颇错误的道途。如:「他因交友不慎而误入歧路。」也作「岐路」。
《漢語大詞典》:岐途
亦作“ 岐涂 ”。 岔路。多喻不正确的道路。 唐 孔颖达 《〈礼记正义〉序》:“上自 游 夏 之初,下终 秦 汉 之际,其间岐涂诡説,虽纷然竞起,而餘风曩烈,亦时或独存。”一本作“ 歧涂 ”。 清 陈恭尹 《早发新塘浦向广州东山舟中作》诗:“伤哉逝川叹,慟矣岐途泣。”
《國語辭典》:衢道  拼音:qú dào
歧路。《荀子。劝学》:「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也作「衢涂」。
分類:歧路岔路
《漢語大詞典》:歧道
歧路,岔路。吕氏春秋·疑似:“故 墨子 见歧道而哭之。”歧,一本作“ 岐 ”。 高诱 注:“为其可以南可以北,言乖别也。” 汉 王充 论衡·艺增:“ 墨子 哭於练丝, 杨子 哭於歧道,盖伤失本,悲离其实也。”
分類:歧路岔路
《國語辭典》:歧旁  拼音:qí páng
岔路,由大路分歧出来的小路。《尔雅。释宫》:「路,旅途也。路场,犹行道也。一达谓之道路,二达谓之歧旁。」
分類:岔路郭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