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40,分236页显示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21 22 23 24 下一页
黄山隐(别称 贤士 )
蒋凝(字 仲山 号 水月观音 )
袁皓(号 碧池处士 字 退山 )
窦浣( 岐山郡开国公 )
李山甫
薛志勤( 铁山 )
公乘亿(字 寿仙、寿山 )
韩偓(字 致光、致尧、致免 别称 冬郎 号 玉山樵人 世称 香奁体 )
僧本寂( 本寂、什么 黄 名 耽章、敲倡俱行 世称 曹山本寂 元證大师 号 纸衣道者、小稷下 )
释洪諲( 吴 世称 径山和尚 法济大师 归寂大师、归寂 )
赵崇(字 为山 )
杜荀鹤(字 彦之 号 九华山人 行第 十五 )
孙位(名 遇 号 会稽山人 )
王景崇(字 孟安 赵国公、常山王 忠穆 )
其它辞典(续上)
张贲(字 润卿 世称 华阳山人、华阳道士 )黄山隐(别称 贤士 )
蒋凝(字 仲山 号 水月观音 )
袁皓(号 碧池处士 字 退山 )
窦浣( 岐山郡开国公 )
李山甫
薛志勤( 铁山 )
公乘亿(字 寿仙、寿山 )
韩偓(字 致光、致尧、致免 别称 冬郎 号 玉山樵人 世称 香奁体 )
僧本寂( 本寂、什么 黄 名 耽章、敲倡俱行 世称 曹山本寂 元證大师 号 纸衣道者、小稷下 )
释洪諲( 吴 世称 径山和尚 法济大师 归寂大师、归寂 )
赵崇(字 为山 )
杜荀鹤(字 彦之 号 九华山人 行第 十五 )
孙位(名 遇 号 会稽山人 )
王景崇(字 孟安 赵国公、常山王 忠穆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邓州南阳人,字润卿。宣宗大中进士。唐末为广文博士。曾隐居茅山,后寓吴中。与皮日休、陆龟蒙多有交游。工诗,多抒旅思羁愁。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字润卿,南阳(今属河南)人。武宗会昌五年(845),尝以状元及第,旋复考驳落。宣宗大中间始登进士第,后为广文博士。懿宗咸通前后,隐居茅山学道,世称华阳山人、华阳道士。又寓吴中,与皮日休、陆龟蒙等人交游颇密,多有唱和。计有功称“其诗多羁旅感激”,并赞誉其《旅泊吴门》一诗(《唐诗纪事》卷六四)。事迹散见《唐摭言》卷一一、《唐诗纪事》卷六四。《全唐诗》存诗16首。《全唐诗续拾》补2首。唐诗汇评
张贲,生卒年不详,字润卿,南阳(今河南邓州)人。大中中,登进士第,官广文博士。后归隐茅山。成通末,旅居苏州,与皮日休、陆龟蒙交游唱和。《全唐诗》存诗十六首。
作品评论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袁州宜春人,字退山,号碧池处士。懿宗咸通进士。僖宗时擢仓部员外郎。昭宗龙纪中为集贤殿图书使。博学,工诗文。有《碧池书》、《兴元圣功录》、《道林寺诗》。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字退山,自号碧池处士,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懿宗咸通六年(865)登进士第。初佐幕府,授监察御史。与罗隐友善,隐有赠诗。后任当阳县令。黄巢克长安,僖宗奔成都,擢皓为仓部员外郎。中和元年(881),又任虞部员外郎(《唐会要》卷一六作礼部员外郎)。昭宗龙纪元年(889)任集贤殿图书使。事迹散见《旧唐书·礼仪志五》、《唐会要》卷一六、《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六七。皓博学多识,能诗善文,著有《兴元圣功录》3卷、《碧池书》30卷、《道林寺诗》2卷,均佚。《全唐诗》存诗4首。全唐文·卷八百十一
皓。宜春人。咸通进士。僖宗幸蜀。擢仓部员外郎。龙纪中迁集贤殿图书使。自称碧池处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窦璟弟。僖宗乾符元年官至京兆尹,封岐山郡开国公,出为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五年,发太原土团千人戍代州。民不发,索优赏,杀都虞候邓虔。浣亲出慰谕,借商人钱五万缗以助军,始定。朝廷以浣为不才,代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懿宗咸通中累举进士不第。后流寓河朔间,依魏博幕府为从事,不得众情。文章雄健,名著一方。有集。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懿宗咸通中累举进士不第。僖宗时,流寓河朔间。光启时,依魏博节度使乐彦祯为判官,时嗣襄王李煴乱,彦祯使山甫往见镇州王镕,欲合幽、邢、沧诸镇同盟拒煴,卒未成。山甫以仕途不得意,且怨朝中大臣,遂怂恿彦祯子从训伏兵劫杀宰相王铎。后落拓不知所终。生平事迹散见《新唐书·乐彦祯传》、《南部新书》卷丁、《唐诗纪事》卷七〇、《唐才子传》卷八。山甫落魄有不羁才,能为青白眼。文笔雄健,名著一方。为诗多有托讽。故辛文房称其“诗文激切,耿耿有奇气,多感时怀古之作”(《唐才子传》)。尤长于七律,“语不忌俚”(胡震亨《唐音癸签》卷八)。《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李山甫诗》1卷、《李山甫赋》2卷,今皆佚。《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3首。唐诗汇评
李山甫,生卒年里贯均未详。咸通中,累举进士不第。归隐河东,与太原郑从谠幕从事刘崇鲁等唱和甚多。中和中,为魏博节度使乐彦祯从事。光启二年,襄王李煴自立为帝,彦祯遣山甫使镇州,欲联河北诸镇同盟讨贼,事未成。山甫宦途失意,怨朝中大臣。四年,宰相王铎出为义昌军节度使,经魏州,山甫导彦祯子从训伏兵劫之,铎及家属吏佐三百馀人皆被害。后不知所终。有《李山甫诗》一卷。《全唐诗》编诗一卷。
作品评论
南部新书
李山甫,咸通中不第,后流落河朔,为乐彦祯从事,多怨朝廷之执政。尝有诗云:“劝君不用夸头角,梦里输赢总未真。”《唐才子诗》
山甫诗文激切,耿耿有齐气,多感时怀古之作。《唐诗品》
山甫诗多事刻削,殊乏神气。人微运仄,而取堙当代,不亦然哉!其《访隐》有云:“好鸟共人语,异花迎客香。”安得历历如此!《诗薮•内篇》
唐七言律……至吴融、韩渥香奁脂粉,杜荀鹤、李山甫委巷丛谈,否道斯极,唐亦以亡矣。唐音癸签
李山甫求名不遂,满腔怨毒,语不忌俚,如“麻衣尽举一双手,佳树只生三十枝”。既知成事概难,何必佐备鸡泊憯刃?《诗源辨体》
初唐七言律质胜于文,盛唐文质兼备,大历而后文胜质衰,至李山甫、罗隐诸子,则文浮而质灭矣。《诗源辨体》
七言律轻浮纤巧,虽唐末所尚,而成家者实少。李山甫、罗隐诸子,问得一二可采,其他则多鄙俗村陋矣。《石园诗话》
李山甫《柳》诗,善于自况。其“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技花”、“新成剑戟皆农器,旧着衣裳尽血痕”、“谁陈帝子和蕃策?我是男儿为国羞”、“镜里只应谙素貌,人间多自重红妆”,皆自然流丽。司空表圣誉以诗曰:“谁似天才李山甫,牡丹属思亦纵横。”然《牡丹》诗非其上乘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38—899 【介绍】: 唐末蔚州奉城人,小字铁山。为李克用亲信。每战先登陷阵,勇敢无前。以功授先锋军使。克用被困于上源驿,志勤血战,侍其还营。昭宗光化初官终昭义节度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魏人,字寿仙。懿宗咸通进士。为魏博节度使乐彦祯从事,加授侍郎。工诗赋。有诗集、赋集。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字寿仙(一作寿山),魏州(今河北大名)人。出身贫寒,近三十举而未第。曾大病,乡人误传已死。其妻赴京迎丧,相遇于途中,相持痛哭。旋于懿宗咸通十二年(871)登进士第。僖宗乾符四年(877),在万年县尉任,为京兆尹崔淯差为京兆府试官。后魏博节度使乐彦祯辟为从事,加授监察御史衔。昭宗时,又为魏博节度使罗弘信从事。生平散见《唐摭言》卷二、卷八、《北梦琐言》卷二、《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六八、《唐才子传》卷九。亿工诗善赋,擅名于时。其诗三百首,时人多书于屋壁,以为法式。《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公乘亿诗》1卷、《赋集》12卷,今皆佚。《全唐诗》存诗4首、断句1联。全唐文·卷八百十三
亿字寿仙。咸通末进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40—923 【介绍】: 唐末京兆万年人,字致尧,一作致光,小字冬郎,自号玉山樵人。昭宗龙纪元年进士。历迁中书舍入、兵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宰相韦贻范遭母丧,李茂贞欲贻范还相,偓执不草麻。及帝自凤翔还,偓处决机密,甚合帝意,屡欲相之,皆固让。为朱温所恶,累贬邓州司马。后召还故官,偓不敢入朝,挈其族避闽,依王审知而卒。工诗,其诗多写艳情,称“香奁体”。有《韩内翰别集》、《香奁集》、《金銮密记》等。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44—923,生年—作842 字致尧(《唐诗纪事》、《唐才子传》),一作致光(《新唐书》本传)。小名冬郎,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其父韩瞻与李商隐联襟。韩偓幼年即席赋诗,李即有“雏凤清于老凤声”之称赏。昭宗龙纪元年(889)进士登第。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兵部侍郎等职。曾与宰相崔胤定策诛宦官刘季述,深为昭宗信任,屡欲拜相,偓固辞之。朱温专权,恨偓不附己,贬濮州司马,再贬荣懿尉,徙邓州司马。后召复原官,偓不敢入朝,举家入闽依王审知而终。生平详见《十国春秋》本传、《新唐书》本传、《唐诗纪事》卷六五、《唐才子传》卷九。韩偓生逢乱世,诗作多与时局离乱有关,如《乱后至近甸有作》、《乱后春日途经野塘》、《感事三十四韵》、《避地寒食》等。南依王审知后,仍多故园之思,如《故都》、《中秋寄杨学士》等。他如怀古、咏物、写景等诗,均有可诵之作。《遁斋闲览》称其作“词致婉丽”(《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三引)。南依王审知后“其词凄楚,切而不迫”(《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五引《潘子真诗话》)。早年所作《香奁集》,人或以为“丽而无骨”(《许彦周诗话》)。沈括《梦溪笔谈》卷一六以为和凝作,假名韩偓,后人已辨明此说之非。其《已凉》《重游曲江》等作,清丽可诵。诗集以四部丛刊《玉山樵人集(附香奁集)》为通行。《全唐诗》存诗4卷,《全唐诗续拾》补断句1。唐诗汇评
韩偓(844-923?),字致免,一云字致光。自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韩瞻之子,小字冬郎,十岁能诗,李商隐赠诗有“雏凤清于老凤声”之句。龙纪元年(889),登进士第,佐河中暮。召乞左拾遗。乾宁末,以刑部员外郎为凤翔节度掌书记。光化中,自司勋郎中兼侍御史知杂入翰林充学士,迁左译议大夫、中书舍人、兵户二部侍郎、学士承旨。昭宗数欲以为相,皆辞让。天复三年,以不附朱全忠,贬濮州司马,再贬荣懿尉,徙邓州司马。天祐二年,复召为学士,仅不敢归朝,入闽依王审知,卒。有《韩偓诗》一卷、《香奁集》一卷、《金銮密记》五卷,今存《香奁集》。后人辑有《韩轮林诗集》(或名《玉山樵人集》)行世,《全唐诗》编诗四卷。词学图录
韩偓(约842-923) 字致尧,一作致光,小名冬郎,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人。有《韩内翰别集》、《香奁集》,人称香奁体。王静安辑《香奁词》一卷。全唐文·卷八百二十九
偓字致光。京兆万年人。第进士。佐河中幕府。召拜左拾遗。累迁左谏议大夫。宰相崔允判度支。表以自副。入翰林为学士。迁中书舍人。从昭宗幸凤翔。迁兵部侍郎。进承旨。朱全忠恶之。贬濮州司马。再贬荣懿尉。徙邓州司马。挈其族南依王审知。卒。
作品评论
李商隐《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徘徊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梦溪笔谈
唐韩偓为诗极清丽,有手写诗百馀篇,在其四世孙奕处……庆历中,予过南安见奕,出其手集,字极淳劲可爱。彦周诗话
高秀实又云:“元氏艳诗,丽而有骨;韩偓《香奁集》,丽而无骨。”时李端叔意喜韩偓诗,诵其序云:“咀五色之灵芝,香生九窍;咽三危之瑞露,美动七情。”秀实云:“动不得也,动不得也。”周紫芝《书韩承旨别集后》
渥(偓)为唐末宗社颠隮之际,窜身于戈戟森罗之中,虽扈从重围,犹复有作。当是之时,独能峥嵘于奸雄群小之间,自立议论,不至诡随,唐史臣称之,以谓有一韩渥尚不能容,况于贤者乎?则知渥非荏苒于闺房衽席之上者,特游戏于此耳。薛季宣《香奁集叙》
偓为诗有情致,形容能出人意表……富才情,词致婉丽。张侃《跋楝词》
偓之诗,淫靡类词家语,前辈或取其句,或剪其字,杂于词中。欧阳文忠尝转其语而用之,意尤新。对床夜语
韩偓在唐末粗有可取者,如“沙头有庙青林合,驿步无人白鸟飞”、“细水浮花归别浦,断云含雨入孤村”、“白髭兄弟中年后,瘴海程途万里长”,五言如“鸟啼深不见,人语静先闻”,虽神气短缓,亦微有深致。其《秋夜忆家》绝句云:“垂老何时见弟兄,背灯悲泣到天明。不知短发能多少,一滴秋霖白一茎。”凄楚可悲,亦善于词者。若“挟弹少年多害物,劝君莫近五陵飞”,又“萧艾转肥兰蕙瘦,可能天亦妒馨香”,是直讪耳。诗人比兴扫地矣。唐才子传
偓自号“玉山樵人”,工诗,有集一卷。又作《香奁集》一卷,词多侧艳新巧。唐音癸签
韩致尧冶游情篇,艳夺温、李,自是少年时笔。翰林及南窜后,顿趋浅率矣。《诗源辨体》
韩偓《香奁集》皆裙裾脂粉之诗,高秀实云:“元氏艳诗,丽而有骨;韩偓《香奁集》,丽而无骨。”愚按:诗名《香奁》,奚必求骨?但韩诗浅俗者多,而艳丽者少,较之温、李,相去甚远。《唐诗韵汇》
唐诗七律……韩致光香奁秀丽,别自情深。《古欢堂集•论七言律诗》
温飞卿、韩致光辈,比事联词,波属云委,学之成一家言,胜于生硬干酸者远矣。《唐诗笺注》
韩偓、韦庄,亦宗中唐,而砥柱晚唐。《四库全书总目》
其诗虽局于风气,浑厚不及前人,而忠愤之气,时时溢于语外。性情既挚,风骨自遒。慷慨激昂,迥异当时靡靡之响。其在晚唐,亦可谓文笔之鸣凤矣。变风变雅,圣人不废,又何必定以一格绳之乎!纪昀《书韩致尧<香奁集>后》
《香奁》一集,词皆淫艳,可谓百劝而并无一讽矣。然而至今不废,比以五柳之闲情,则以人重也。著作之士,惟知文之能传人,而不知人之能传文,于此亦可深长思矣。……《香奁》之词,亦云亵矣。然但有悱恻眷恋之语,而无一决绝怨怼之言,是亦可以观其心术焉。纪昀《书韩致尧<翰林集>后》
致尧诗格不能出五代诸人上,有所寄托,亦多浅露。然而当其合处,遂欲上躏玉溪、樊川,而下与江东相倚轧,则以忠义之气发乎情,而见乎词,遂能风骨内生,声光外溢,足以振其纤靡耳。然则,诗之原本不从可识哉?石洲诗话
韩致尧《香奁》之体,溯自《玉台》。虽风骨不及玉溪生,然致尧笔力清澈,过于皮、陆矣。何逊联句,瘦尽东阳,固不应尽以脂粉语植场也。《七言律诗钞》
韩致光哀音怨乱,不害其为丹山雏凤。《蛾木编》
晚唐有许用晦、曹尧宾、韩致尧、罗昭谏诸人,专为近体,古意寖哀。《读雪山房唐诗序例》
唐末七言律,韩致尧为第一,去其香奁诸作,多出于爱君忧国,而气格顿近浑成。《石园诗话》
韩致尧……富于才情,词旨靡丽。初喜为闺阁诗,后遭故远遁,出语依于节义,得诗人之正。《唐七律诗钞》
诗至晚唐,各体俱不振,独七律不乏名篇。韩致尧完节孤忠,苍凉激楚之音,洵属一时无两。《东目馆诗见》
韩致尧身遭杌捏,激而去国,托之香奁,具有寄意。即论艳体,亦是高手。三唐诗品
其源出于李益、卢纶,而专思律体,柔姿婉骨,最工言情。末遭乱离,故忧爱词多,虽于诗格少衰,要自情芳可选。《唐宋诗举要》
吴北江曰:晚唐唯韩致尧为一大家,其忠亮大节,亡国悲愤,具在篇章,盖能于杜公外自树一帜。《诗境浅说》
致尧少年,喜为香奁诗。其后节操岳然,诗格亦归雅正。《唐人绝句精华》
偓以香奁诗得名一时,《唐诗纪事》以为五代间和凝嫁名,葛立方《韵语阳秋》据《香奁集》中《无题》诗序证为偓作,许学夷《诗源辨体》又举出吴融集荷和偓《无题》三首,与《香奁集》中《无题》诗同韵,断定香奁非和嫁名。考晚唐诗有两种:一沿白居易新体乐府道路,诗中多寓讽刺,流为宋代以议论为诗;一效温、李绮丽之体,而有香奁一类之作,流为五代之闺情词。盖风气推移有如此者,不足怪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40—901 【介绍】: 唐僧。泉州莆田人。俗姓黄。少习儒,性乐释典,十九岁出家福州云名山。后居临川曹山,前来参问者常满堂。有《注对寒山子诗》。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40—901 又名耽章。俗姓黄,泉州莆田(今福建莆田)人。19岁出家,入福州云名山。懿宗咸通初,从洞山良价学禅,得其印可。后住临川曹山,大振洞山雄风,开曹洞一宗,世称曹山本寂。昭宗光化四年(901)卒。敕谥元證大师。《祖堂集》卷八、《宋高僧传》卷一三、《景德传灯录》卷一七均有传。后人辑有《抚州曹山元證禅师语录》,收入《大正藏》。本寂兼善诗,著有《对寒山子诗》7卷,已佚。其语录及《景德传灯录》、《天圣广灯录》等书中录存本寂诗偈12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全唐诗》收录其诗1首,题名耽章,实为大梅法常作。禅林僧宝传·卷第一
禅师讳耽章。泉州莆田黄氏子。幼而奇逸。为书生不甘处俗。年十九弃家。入福州灵石山。六年乃剃发受具。咸通初。至高安。谒悟本禅师价公。依止十馀年。价以为类己。堪任大法。于是名冠丛林。将辞去。价曰。三更当来。授汝曲折。时矮师叔者知之。蒲伏绳床下。价不知也。中夜授章。先云岩所付宝镜三昧。五位显诀。三种渗漏毕。再拜趋出。矮师叔引颈呼曰。洞山禅入我手矣。价大惊曰。盗法倒屙无及矣。后皆如所言。宝镜三昧。其词曰。如是之法。佛祖密付。汝今得之。其善保护。银碗盛雪。明月藏鹭。类之弗齐。混则知处。意不在言。来机亦赴。动成窠臼。差落顾伫。背触俱非。如大火聚。但形文彩。即属染污。夜半正明。天晓不露。为物作则。用拔诸苦。虽非有为。不是无语。如临宝镜。形影相睹。汝不是渠。渠正是汝。如世婴儿。五相完具。不去不来。不起不住。婆婆和和。有句无句。终必得物。语未正故。重离六爻。偏正回互。叠而为三。变尽成五。如荎草味。如金刚杵。正中妙挟。敲唱双举。通宗通涂。挟带挟路。错然则吉。不可犯忤。天真而妙。不属迷悟。因缘时节。寂然昭著。细入无间。大绝方所。毫忽之差。不应律吕。今有顿渐。缘立宗趣。宗趣分矣。即是规矩。宗通趣极。真常流注。外寂中摇。系驹伏鼠。先圣悲之。为法檀度。随其颠倒。以缁为素。颠倒想灭。肯心自许。要合古辙。请观前古。佛道垂成。十劫观树。如虎之缺。如马之馵。以有下劣。宝几珍御。以有惊异。黧奴白牯。羿以巧力。射中百步。箭锋相直。巧力何预。木人方歌。石儿起舞。非情识到。宁容思虑。臣奉于君。子顺于父。不顺非孝。不奉非辅。潜行密用。如愚若鲁。但能相续。名主中主。五位君臣偈。其词曰。正中偏。三更初夜月明前。莫怪相逢不相识。隐隐犹怀昔日嫌。偏中正。失晓老婆逢古镜。分明觌面更无真。休更迷头犹认影。正中来。无中有路出尘埃。但能不触当今讳。也胜前朝断舌才。偏中至。两刃交锋要回避。好手还同火里莲。宛然自有冲天气。兼中到。不落有无谁敢和。人人尽欲出常流。折合终归炭里坐。三种渗漏。其词曰。一见渗漏。谓机不离位。堕在毒海。二情渗漏。谓智常向背。见处偏枯。三语渗漏。谓体妙失宗。机昧终始。学者浊智流转。不出此三种。纲要偈三首。其一名敲倡俱行。偈曰。金针双锁备。挟路隐全该。宝印当空妙。重重锦缝开。其二名金锁玄路。偈曰。交互明中暗。功齐转觉难。力穷寻进退。金锁网鞔鞔。其三名理事不涉。偈曰。理事俱不涉。回照绝幽微。背风无巧拙。电火烁难追。黎明章出山。造曹溪礼祖塔。自螺川还止临川。有佳山水。因定居焉。以志慕六祖。乃名山为曹。示众曰。僧家在此等衣线下。理须会通向上事。莫作等闲。若也承当处分明。即转他诸圣。向自己背后。方得自由。若也转不得。直饶学得十成。却须向他背后叉手。说什么大话。若转得自己。则一切粗重境来。皆作得主宰。假如泥里倒地。亦作得主宰。如有僧问药山曰。三乘教中。还有祖意也无。答曰有。曰既有。达磨又来作么。答曰。只为有。所以来。岂非作得主宰。转得归自己乎。如经曰。大通智胜佛。十劫坐道场。佛法不现前。不得成佛道言。劫者滞也。谓之十成。亦曰断渗漏也。只是十道头绝矣。不忘大果。故云守住耽著。名为取次承当。不分贵贱。我常见丛林。好论一般两般。还能成立得事么。此等但是说向去事路布。汝不见南泉曰。饶汝十成。犹较王老师。一线道也。大难。事到此。直须子细始得。明白自在。不论天堂地狱。饿鬼畜生。但是一切处不移易。元是旧时人。只是不行旧时路。若有忻心。还成滞著。若脱得。拣什么。古德云。只恐不得轮回。汝道作么生。只如今人。说个净洁处。爱说向去事。此病最难治。若是世间粗重事。却是轻。净洁病为重。只如佛味祖味。尽为滞著。先师曰。拟心是犯戒。若也得味是破斋。且唤什么作味。只是佛味祖味。才有忻心。便是犯戒。若也如今说破斋破戒。即今三羯磨时。早破了也。若是粗重贪瞋痴。虽难断却是轻。若也无为无事净洁。此乃重。无以加也。祖师出世。亦只为这个。亦不独为汝。今时莫作等闲。黧奴白牯修行却快。不是有禅有道。如汝种种驰求。觅佛觅祖。乃至菩提涅槃。几时休歇成办乎。皆是生灭心。所以不如黧奴白牯。兀兀无知。不知佛。不知祖。乃至菩提涅槃。及以善恶因果。但饥来吃草。渴来饮水。若能恁么。不愁不成办。不见道计较不成。是以知有。乃能披毛戴角。牵犁拽耒。得此便宜。始较些子。不见弥勒阿閦。及诸妙喜等世界。被他向上人唤作无惭愧。懈怠菩萨。亦曰变易生死。尚恐是小懈怠。在本分事。合作么生。大须子细始得。人人有一坐具地。佛出世慢他不得。恁么体会修行。莫趁快利。欲知此事。饶今成佛成祖去。也只这是。便堕三涂地狱六道去。也只这是。虽然没用处。要且离他不得。须与他作主宰始得。若作得主宰。即是不变易。若作主宰不得。便是变易也。不见永嘉云。莽莽荡荡招殃祸。问如何是莽莽荡荡招殃祸。曰只这个总是。问曰如何免得。曰知有即得。用免作么。但是菩提涅槃。烦恼无明等。总是不要免。乃至世间粗重之事。但知有便得。不要免免。即同变易去也。乃至成佛成祖。菩提涅槃。此等殃祸。为不小。因什么如此。只为变易。若不变易。直须触处自由始得。香严闲禅师会中有僧。问如何是道。闲曰枯木里龙吟。又问如何是道中人。闲曰髑髅里眼睛。其僧不领。辞至石霜。问诸禅师曰。如何是枯木里龙吟。诸曰犹带喜在。又问如何是髑髅里眼睛。诸曰犹带识在。又不领。乃问章曰。如何是枯木里龙吟。章曰血脉不断。又问如何是髑髅里眼睛。章曰乾不尽。又问有得闻者否。章曰尽大地。未有一人不闻。又问未审是何章句。章曰不知是何章句。闻者皆丧。乃作偈曰。枯木龙吟真见道。髑髅无识眼初明。喜识尽时消息尽。当人那辨浊中清。有僧以纸为衣。号为纸衣道者。自洞山来。章问如何是纸衣下事。僧曰。一裘才挂体。万事悉皆如。又问如何是纸衣下用。其僧前而拱立。曰诺即脱去。章笑曰。汝但解恁么去。不解恁么来。僧忽开眼曰。一灵真性。不假胞胎时如何。章曰未是妙。僧曰如何是妙。章曰不借借。其僧退坐于堂中而化。章作偈曰。觉性圆明无相身。莫将知见妄疏亲。念异便于玄体昧。心差不与道为邻。情分万法沉前境。识鉴多端丧本真。若向句中全晓会。了然无事昔时人。僧问五位君臣旨诀。章曰。正位即空界。本来无物。偏位即色界。有万形像。偏中至者。舍事入理。正中来者背理就事。兼带者冥应众缘。不随诸有。非染非净。非正非偏。故曰虚玄大道。无著真宗。从上先德。推此一位。最妙最玄。要当审详辨明。君为正位。臣是偏位。臣向君是偏中正。君视臣是正中偏。君臣道合。是兼带语。问如何是君。曰妙德尊寰宇。高明朗太虚。问如何是臣。曰灵机宏圣道。真智利群生。问如何是臣向君。曰不堕诸异趣。凝情望圣容。问如何是君视臣。曰妙容虽不动。光烛不无偏。问如何是君臣道合。曰混然无内外。和融上下平。又曰。以君臣偏正言者。不欲犯中故。臣称君不敢斥言是也。此吾法之宗要。作偈曰。学者先须识自宗。莫将真际杂顽空。妙明体尽知伤触。力在逢缘不借中。出语直教烧不著。潜行须与古人同。无身有事超岐路。无事无身落始终。又曰。凡情圣见是金锁玄路。直须回互。夫取正命食者。须具三种堕。一者披毛戴角。二者不断声色。三者不受食。有稠布衲者。问曰。披毛戴角是什么堕。章曰是类堕。问不断声色是什么堕。曰是随堕。问不受食是什么堕。曰是尊贵堕。夫冥合初心。而知有是类堕。知有而不碍六尘是随堕。维摩曰。外道六师是汝之师。彼师所堕。汝亦随堕。乃可取食。食者正命食也。食者亦是就六根门头。见觉闻知。只不被他染污。将为堕。且不是同也。章读杜顺傅大士所作。法身偈曰。我意不欲与么道。门弟子请别作之。既作偈。又注释之。其词曰。渠本不是我(非我)。我本不是渠(非渠)。渠无我即死(仰汝取活)。我无渠即余(不别有)。渠如我是佛(要且不是佛)。我如渠即驴(二俱不立)。不食空王俸(若遇御饭。直须吐却)。何假雁传书(不通信)。我说横身唱(为信唱)。君看背上毛(不与你相似)。乍如谣白雪(将谓是白雪)。犹恐是巴歌。南州帅南平钟王。雅闻章有道。尽礼致之不赴。但书偈付使者曰。摧残枯木倚寒林。几度逢春不变心。樵客见之犹不采。郢人何事苦搜寻。天复辛酉夏夜。问知事。今日是几何日月。对曰六月十五。章曰曹山平生行脚。到处只管九十日为一夏。明日辰时吾行脚去。及时焚香。宴坐而化。阅世六十有二。坐三十有七夏。门弟子葬全身于山之西阿。塔曰福圆。 赞曰。宝镜三昧其词要妙。云岩以受洞山。疑药山所作也。先德惧属流布。多珍秘之。但五位偈。三种渗漏之语。见于禅书。大观二年冬。显谟阁待制朱彦世英。赴官钱塘。过信州白华岩。得于老僧。明年持其先公服。予往慰之。出以授予曰。子当为发扬之。因疏其沟封。以付同学。使法中龙象。神而明之。尽微细法执。兴洞上之宗。亦世英护法之志也。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八 传宗科
姓黄氏。泉之蒲田人。年十九。即出家于福州之云名山。年二十二。而受具。举措老成。识者知其为法器。成通初。禅学方盛。会悟本价禅师。住洞山。寂往来请益。洞山问云。阇梨名什么。寂云本寂。洞云向上更道。寂云不道。洞云为什么不道。寂云向上不名本寂。洞深器之。寂辞洞山。山问云什么处去。寂云不变异处去。洞云不变异岂有去耶。寂云去亦不变异。 后受请。出世抚之曹山。徙荷玉山。二处法席俱盛。 僧问眉与目还相识也无。寂云不相识。僧云为什么不相识。寂云只为同在一处。僧云恁么即不分也。寂云眉且不是目。僧云如何是目。寂云端的。僧云如何是眉。寂云曹山却疑。僧云和尚为什么却疑。寂云若不疑即端的去也。 问承教有言。大海不宿死尸。如何是海。寂云。包含万有。曰为什么不宿死尸。寂云绝气者不著。曰既是包含万有。为什么绝气者不著。寂云。万有非其功。绝气有其德。曰向上还有事也无。寂云。道有道无即得。争柰龙王按剑何。训应之暇。又出君臣五位之说。以诠其妙。复著对寒山子诗。行世。文辞雅丽可观。寻示疾终。寿六十二。腊三十七。弟子树塔以窆。南岳玄泰追撰塔铭。宋高僧传·卷第十三 习禅篇第三之六(正传十七人附见六人)唐东京封禅寺圆绍传
释本寂。姓黄氏。泉州蒲田人也。其邑唐季多衣冠。士子侨寓儒风振起。号小稷下焉。寂少染鲁风率多强学。自尔淳粹独凝道性天发。年惟十九二亲始听出家。入福州云名山。年二十五登于戒足。凡诸举措若老苾刍。咸通之初禅宗兴盛。风起于大沩也。至如石头药山其名寝顿。会洞山悯物高其石头。往来请益学同洙泗。寂处众如愚发言若讷。后被请住临川曹山。参问之者堂盈室满其所詶对邀射匪停。特为毳客标准。故排五位以铨量区域。无不尽其分齐也。复注对寒山子诗流行寓内。盖以寂素修举业之优也文辞遒丽号富有法才焉。寻示疾终于山。春秋六十二僧腊三十七。弟子奉龛窆而树塔。后南岳玄泰著塔铭云。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01 俗姓吴,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唐末禅僧。19岁出家,22岁时至嵩山受戒。后嗣沩山慧寂。武宗会昌间被迫还俗。宣宗大中初仍为僧,住吴兴西峰院。自懿宗咸通六年(865)起,改住杭州径山院,世称径山和尚。僖宗中和三年(883),赐紫袈裟。昭宗景福二年(893),赐号法济大师。卒谥归寂大师。《祖堂集》卷一九、《景德传灯录》卷一一、《宋高僧传》卷一二均有传。前二书录存洪諲诗偈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七 传宗科(五)
族吴氏。吴兴人。年才十九。礼无上大师于开元寺出家。至二十二。往嵩山会善寺登具。仅七日。能尽习诵大比丘戒。遂究毗尼。研经论。已而归省无上。无上曰。汝于二六时中。将何报答四恩三有。諲怃然。三日不能食。无上因其愤悱。而发明之。遽有證入。于是遍参云岩沩山。而器质盖已成矣。会昌之变。人皆悲泣叹惋。諲独否。乃曰。大丈夫当此厄运。岂非命耶。命因有不可免者。复何作此儿女子态乎。会长沙信士罗晏。愿奉安于家供养。阅二年之久。执宾礼。如一日。大中既复昌法祚。还居乡里之西峰院。咸通六年。登径山省觐。明年无上大师入灭。众请諲嗣主寺门。学者之来。视无上时。盖十倍不翅。黄巢之乱。其偏帅领卒千馀人。入山见諲。宴坐不起。帅怒以剑挥之。剑不著諲。而著床者再。諲颜色不动。帅异之。因再拜有所施而去。 僧问。掩息如灰时如何。答犹是他家公干。问公干后如何。答耕人田不种。问毕竟如何。答禾熟不临场。僖宗皇帝。诏赐院乾符镇国额。景福二年。吴越王尚父钱氏。奏赐号法济大师。光化四年九月十八日。辞众以逝。丧事所费。皆出吴越府。禅林荣之。初王家天目之石鉴山。贫甚。諲偶见于军戍中。遽屏左右。握手耳语曰。宜自爱。他日贵极。当无忌佛法。是以王敬事之。终其身。 上首弟子。庐山栖贤寂公。临川义直功臣院令达。达尤杰伟。两浙被其化。卒谥归寂。宋高僧传·卷第十二 习禅篇第三之五
次馀杭径山院释洪諲。俗姓吴。吴兴人也。年才十九于开元寺礼无上大师出家落饰。精加佛事罔怠巾瓶。二十二遣往嵩岳会善寺受满足律仪。俾诵大比丘戒。匝七日念终。遂习毗尼寻传经讲。自谓为僧有逸群事业。而归礼本师。曰汝于十二时中将何报答四恩三有。諲闻斯诘怃然失措。三日忘食。本师却招诱提耳方明本事。如是往还云岳次沩山。各为切磋。蔚成匠手。俄而会昌中例遭黜退。众人悲泣者。惋叹者。諲晏如也。曰大丈夫钟此厄会。岂非命也。夫何作儿女之情乎。时于长沙。遇信士罗晏。召居家供施。盖諲执白衣比丘法初无差失。涉于二载若门宾焉。大中初除灭法之律。乃复厥议。还故乡西峰院。至咸通六年上径山觐本师。明年无上大师迁神。众请諲嗣其法位。始唯百许僧。后盈千数。于时四众共居肃然无过。僖宗皇帝赐院额曰乾符镇国。中和三年仍赐紫袈裟。景福二年吴越国王尚父钱氏奏举登赐法济大师。光化四年九月二十八日辞众而卒。霅溪戚长史写貌。武肃王为真赞传法弟子庐山栖贤寺寂公。临川义直。功臣院令达。达于两浙大行道化。卒谥归寂大师焉。初諲有先见之明。武肃王家居石鉴山。及就戍应募为军。諲一见握手。屏左右而谓之曰。好自爱他日贵极当与佛法为主。后累立战功为杭牧。故奏署諲师号。见必拜跪。檀施丰厚异于常数。终时执丧礼念微时之言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05 【介绍】: 唐京兆奉天人,字为山。赵滂子。懿宗咸通十三年进士。僖宗乾符中,官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广明元年,郑从谠镇河东,自择参佐,以崇为观察判官。昭宗龙纪元年,以礼部侍郎知贡举。光化元年,为御史大夫,封天水县子。进太子少师。天祐元年,检校右仆射,进检校司徒、守太保致仕。二年,朱温尽斥唐室旧臣,贬曹州司户,行至滑州,赐自尽。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46—904或907 【介绍】: 唐末池州石埭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传为杜牧出妾所生子。早有才名,屡试不第。后以诗谒朱温,受荐于礼部,中大顺二年第八名进士,时年四十六。以世乱,旋归山。宣州节度使田頵辟为从事。唐昭宗天复三年,頵起兵叛杨行密,遣其奉使于汴。及頵败死,温以其才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一说时为天祐初,以遘重疾,旬日而卒。一说时为后梁建国初,五日而卒。工律绝,诗风浅易。有《唐风集》。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46—904 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排行十五,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相传杜牧为池州刺史时,妾周氏有孕,嫁乡人杜筠而生荀鹤(《二老堂诗话》引《池阳集》),后人多以为妄。早年读书于九华山,与顾云、殷文圭等为友。累举进士不第,漫游闽越、荆楚、梁宋等地,复归隐山中15年。昭宗大顺二年(891)登进士第,时危世乱,复还旧山。宣州节度使田頵辟为从事。天复三年(903),为頵出使大梁。頵兵败,遂留梁。天祐元年(904),朱温奏为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遇疾,旬日而卒(据《旧五代史》本传及岑仲勉《补唐代翰林两记》考證,《北梦琐言》谓天祐四年梁受禅后卒)。生平事迹散见《旧五代史》本传、《北梦琐言》卷六及卷七、《鉴诫录》、《唐诗纪事》卷六五、《唐才子传》卷九。荀鹤自云“诗旨未能忘救物”(《自叙》),于唐末乱离之中,上承元、白一派,以短小精悍之律绝、浅近通俗之语言,白描之手法,反映民生疾苦,抨击黑暗现实,自成一家,后人称为“杜荀鹤体”(《沧浪诗话·诗体》)。或以其诗“鄙俚近俗”而少之(《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三引《幕府燕闲录》),未为笃论。著有《唐风集》(又称《杜荀鹤文集》)3卷,今存。《全唐诗》存诗4卷,《全唐诗续拾》补入4首,断句6。唐诗汇评
杜荀鹤(846-904),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相传为杜牧出妾之子,实妄。初贫寒,读书九华山,与顾云、殷文圭等为友。累举进士不第,后归隐山中十五年。大顺二年(891),登进士第,时危世乱,复还旧山。宣州节度使田頵辟为从事。天复三年,出使大梁。值頵兵败,遂留大梁。天祐元年,朱温奏为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遇疾,旬曰而年。荀鹤工近体诗,于晚唐自成一体。初及第时,自编歌诗为《唐成集》三卷。今存《杜荀鹤文集》三卷。《全唐诗》编诗三卷。
作品评论
顾云《杜荀鹤文集序》
(河东裴公)以生诗有陈(伯玉)体,可以润国风,广王泽,故擢以塞诏,竞勉为中兴诗宗。生谢而退。明年,宁亲江表,以仆故山偕隐者,出平生所著五七言凡三百篇见简。其雅丽清省激越之句,能使贪吏廉、邪臣正、父慈子孝、兄良弟悌,人伦之纪备矣。其壮语大言,则决起逸发,可以左揽工部袂,右拍翰林肩,吞贾、喻八九于胸中,曾不虿介。或情发乎中,则极思冥搜,神游希夷,形兀枯木,五声劳于呼吸,万象悉于抉剔,信诗家之雄杰者也!鉴诫录
梁朝杜舍人荀鹤为诗愁苦,悉千教化,每于吟讽,得其至理。……杜在梁朝,献朱太祖《时世行》十首,欲令太祖省徭役,薄赋敛。是时方当征伐,不洽上意,遂不见遇,旅寄寺中。敬相公翔谓杜曰:“希先辈稍删古风,即可进身,不然者虚老矣。”杜遂课颂德诗三十章,以悦太祖。议者以杜虽有玉堂之拜,顿移教化之词,壮志清名,中道而废。旧五代史本传
(荀鹤)善为诗,辞句切理,为时所许。云谷杂记
顾云序其集(按指荀鹤《唐风集》)云:“壮语大言,则决起逸发,可以左揽工部决,右柏翰林肩。”是以荀鹤可并李、杜也。荀鹤之诗溺于晚唐之习,盖韩偓、吴融之流,以方李、杜则远矣。然解道寒苦羁穷之态,往往有孟郊、贾岛之风。《艺苑雌黄》
《唐风集》中诗极低下,如“要知前路事,不及在家时”、“不觉里头成大汉,初看竹马作儿童”之句,前辈方之为《太公家教》。惟《春宫怨》一联云:“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为一篇警策。而欧阳永叔《归田录》乃公周朴之句,不知何以云然。唐才子传
荀鹤苦吟,平生所志不遂,晚始成名,况于乱世,殊多忧惋思虑之语,于一觞一咏,变俗方雅,极事物之情,足丘壑之趣,非易能及者也。唐音癸签
杜彦之俚成,以衰调写衰代,事情亦真切。《唐诗品汇删•七言律》
杜荀鹤、李山甫则委巷说矣。《网师园唐诗笺》
彦之诗风神隽雅。《石园诗话》
晚唐诗人有佳句而多俗言者,杜彦之荀鹤是也。“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溪山入城郭,户口半渔樵”、“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九州有路休为客,百岁无愁即是仙”、“故园何啻二千里,新雁才闻一两声”、“高下麦苗新雨后,浅深山色晚晴时”,皆为佳句。“生应无暇日,死是不吟时”、“举世尽从愁里过,谁人肯向死前休”,虽俗而有意趣。其馀如“世间何事好,最好莫过诗”、“争知百岁不百岁,未合白头今白头”之类,未免诗如说话矣。其起结之句,尤多率易。爱日精庐藏书志
引叶坦跋:其诗虽晚唐,直入风雅,亦工部之的派也。佳章妙笔,可称合璧。《东目馆诗见》
杜荀鹤近体直摅胸臆,有一唱三叹之妙。《诗学渊源》
(荀鹤)诗思清奇,以大历为归。七言气质尤高,为晚唐之上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会稽人,一名遇,自号会稽山人。举止疏野,襟怀旷达。僖宗光启中因黄巢军入关中,自京入蜀。工画,曾画应天寺东壁,以笔精墨妙、情高格逸称。现存之《高逸图》据宋徽宗题系位所绘。又工书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47—883 【介绍】: 唐人,其先本回鹘阿布思族,字孟安。王绍鼎子。懿宗咸通七年,嗣叔元懿为帅。后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封赵国公。曾出兵镇压庞勋、黄巢起义。嗣节度凡十四年,颇守礼法,尊朝廷。卒谥忠穆。全唐文·卷八百十七
景崇字孟安。赠司空成德军节度使绍鼎子。懿宗朝嗣为节度。以平庞勋功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封赵国公。乾符五年进封常山王。检校太傅。中和三年卒。年三十七。赠太傅。谥忠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