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540,分236页显示  上一页  181  182  183  184  185  187  188  189  190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王全臣(仲山 清渠 )
邹世任(太冲 宗山 )
陈瑸(文焕 眉山、眉川 清端 )
胡会恩(孟纶 苕山、南苕 )
劳史(麟书 世称 馀山先生 )
李中素(鹄山 )
纳兰性德( 性德、成德 容若 楞伽山人 )
刘岩( 枝桂 大山 无垢 )
宋至(山言 方庵 )
李甡麟(丹书 畏斋、怡山老人 )
张翔凤(召山 )
释智檀(香木 肺山 冯 )
陈大章(仲夔 雨山 )
王苹(秋史 蓼谷、蓼谷山人 )
吴炳(永年 頵山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湖广钟祥人,字仲山,号清渠。康熙三十三年进士,任河南汲县知县,历甘肃河州知州、宁夏同知、平凉知府,所至有声。雍正间任安西兵备道,坐浮报屯粮解任。乾隆初卒,年七十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湖南酃县人,字太冲,号宗山。康熙三十三年进士,由陕西真宁知县累官吏部郎中。性孝友,居官有善政。有《贻岳堂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55—1717 【介绍】: 清广东海康人,字文焕,号眉山。康熙三十三年进士,授福建古田知县。历任台湾知县、福建巡抚、闽浙总督,居官清廉。深研宋儒理学著作。卒后追授礼部尚书,谥清端。
晚晴簃诗汇·卷五十四
陈瑸,字文焕,号眉川,海康人。康熙甲戌进士,由知县官至福建巡抚。赠礼部尚书,谥清端。有诗集。
全台诗
陈瑸(1656~1718),字文焕,号眉川,广东海康县人。清康熙卅三年(1694)进士,授福建古田知县。四十一年(1702)调知台湾县事,清操绝俗,慈惠利民。公暇引诸生考课,以立品敦伦为先。夜躬自巡行,询父老疾苦。闻读书纺绩声,则重予奖赏,有群饮高歌者,严戒谕之。念商艘水丁,重困穷黎,详请豁免。岁祲,设法赈贷,发仓平粜。旱则日食脱粟饭以自励。会水涨溃堤,势逼仓廒,躬亲土石,士民莫不争先趋役。四十二年(1703)出为四川提学道。四十九年(1710)用福建巡抚张伯行荐,七月奉特旨调任台湾厦门道兼理学政。民闻其再至,扶老携幼,欢呼载道。陈瑸以廉静,两岁科试士,矢公矢慎,养育人材,士风丕振。时,台湾有官庄之制,召民开垦,以其所入,为文武养廉之用。陈瑸以其有弊,奏请废止,悉入于官。始建万寿宫,中殿奉龙亭,以便文武朝贺。五十年(1711)谕令各县设立义学,招集生徒,延师诲课。隔年夏天集刻《台厦试牍》,爰梓其尤雅者若干篇示诸生,题曰:《海外人文》。五十一年(1712)捐俸重修台湾府儒学明伦堂,兴建朱子祠及文昌阁。设立十六斋以教士子,置学田以资师生膏火。凡诸创造,亲董其事,终日不倦。在官应得公使钱,悉屏不取。五十三年(1714)超擢偏沅巡抚,旋入觐,清圣祖目之曰:「此苦行老僧也」。是年十二月调福建巡抚。五十五年(1716)冬兼摄闽浙总督。五十六年(1717)奉命巡海至台,北及上淡水,往复一千四百馀里,自持糒糗,携小帐房以随,露宿风餐,不入邸舍,不受馈献。五十七年(1718)以病乞休,诏慰留之。未几,卒于官,年六十三岁。追授礼部尚书,谥「清端」。著有《陈清端公文集》。  陈瑸孙子良、子恭等辑其遗诗三百馀首,附于《陈清端公文集》之后,文详而诗略,同里丁瑶泉续搜遗诗达六百馀首,多至十卷,又编次《年谱》,并付剞劂。编者所据版本主要援引自台湾大学图书馆所藏道光六年(1826)木刻本,丁宗洛编辑《海康陈清端公诗集》〖道光丙戌镌,蒋丹林先生鉴定,板藏泲上东署不负斋。书前印有徐宗干等人题诗,弁言标明内容系由孙人龙删定,卷首镂「同里后学丁宗洛瑶泉编辑,连州后学张大业立庵参校。」书末署「同郡后学周烈亚校字,里人后学陈定邵校刊。」〗,有关台湾诗作见于第七、十卷。同时参考国家图书馆所藏《陈清端诗集》铅活字本加以编校。(杨永智撰)
维基
陈瑸(1656年7月14日—1718年11月24日),字文焕,号眉川,广东海康(今雷州市)人,同进士出身。陈瑸生于南明永历十年(1656年)闰五月二十三日。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登甲戌科进士,候铨。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任福建古田县知县。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转任台湾县知县。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行取。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授刑部主事。次年迁本部员外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充会试同考官,即出为四川提督学道。次年任福建分巡台湾厦门道,并重修《台湾府志》,任内废除「官庄」租赁收入。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擢为湖南巡抚,次年,福建巡抚开缺,康熙帝曰:「陈瑸操守清廉,是一正人,但无甚才能,江南地方烦剧紧要,非伊所能。福建地方伊尚熟悉,著调福建巡抚,令速赴任。」,遂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调任福建巡抚。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以病乞休,诏慰留之,同年十月初三日,卒于福建巡抚官署,享寿六十三岁。追授礼部尚书,谥清端。雍正八年(1730年)入祀贤良祠。乾隆六年(1741年)十月,恩赐其孙陈子良举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浙江德清人,字孟纶,号苕山。胡渭侄。康熙十五年进士,官至刑部尚书,为官以勤慎称。诗有清腴之致。有《清芬堂存稿》。
晚晴簃诗汇·卷三十七
胡会恩,字孟纶,号苕山,德清人。康熙丙辰一甲二名进士,授编修,官至刑部尚书。有《清芬堂存稿》。沈归愚曰:“司寇不以诗名,然含宫咀商,天然明丽,其品自贵。
清诗别裁集
字孟纶,浙江德清人。康熙丙辰,赐进士第一人,官刑部侍郎。著有《清芬堂集》。○侍郎不以诗鸣,然含宫咀商,天然明丽,其品自贵。
维基
胡会恩(?—1715年),字孟纶,号南苕,浙江湖州府德清县人。明朝经学家胡友信玄孙。康熙十五年(1676年)丙辰科一甲第二名进士(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历官大理寺少卿、内阁学士,升兵部右侍郎,四十一年(1702年)四月改兵部左侍郎,四十八年(1709年)十一月改礼部左侍郎,五十一年(1712年)四月升刑部尚书,五十四年(1715年)十月卒于任。著有《清芬堂存稿》八卷及《赓扬集》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55—1713 【介绍】: 清浙江馀姚人,字麟书。读朱子《近思录》,设香案叩首,谓:“吾师在是矣。”教人不论职业地位,云:“尽尔职分,务实做去,终身不懈,即圣贤矣。”学者称馀山先生。有《馀山遗书》。

人物简介

全台诗
李中素(?~?),字鹄山,湖北麻城人。贡生。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任台湾知县。申救冤狱,善教诸生,以勤职卒于官。〖参考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台银本。〗(施懿琳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55—1685 【介绍】: 清满洲正黄旗人,纳喇氏。大学士明珠子。以避废太子名改成德,字容若,别号楞伽山人。康熙十五年进士,授乾清门侍卫。诗文均工,尤长于词。生平淡于荣利,爱才喜客,所与游皆一时名士。集宋元以来诸家经解,刻《通志堂九经解》。有《通志堂集》。
晚晴簃诗汇·卷三十七
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字容若,满洲旗人。康熙丙辰进士,官侍卫。有《通志堂集》。
词学图录
纳兰性德(1655-1685) 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初名成德。满洲正黄旗人。清康熙十四年(1675)进士。授三等侍卫,寻晋一等。数随清圣祖出巡塞外之地。好结客,一时文士皆乐与交,与世所称落落寡合者,如严绳孙、顾贞观、陈维崧、姜宸英尤相契厚。工诗,得唐开元、大历间丰格。词尤享名,喜学北宋。论者谓其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故能真切感人。谭献以之与项廷纪、蒋春霖为清词三鼎足。今人以其与曹贞吉、顾贞观称"京华三绝"。有《通志堂集》。词集名《纳兰词》。
清诗别裁集
字容若,辽阳人。康熙癸丑进士,丙辰殿试,官侍卫。著有《通志堂集》。○侍卫生长华阀,淡于荣利,书史友生外,无他好也。诗情飘忽要眇,断肠人远,伤心事多,年之不永,即于韵语中知之。
维基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纳兰氏,又称作那拉氏),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生于北京。满洲正黄旗人,词人、学者。纳兰性德生于腊月,始祖名叫星恳达尔汉(亦胜根打喇汉、打叶),曾祖父叫金台石,是叶赫部贝勒,其妹孟古为努尔哈赤的福晋(即皇太极生母,皇太极是纳兰性德的舅公)。母爱新觉罗氏,为阿济格之女,父亲纳兰明珠历任内务府总管、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纳兰性德十七岁进太学,十八岁中举,十九岁会试中试,因患寒疾,没有参加殿试。二十二岁即康熙十五年(1676年)补殿试,中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康熙帝爱其才,又因他是八旗子弟,上代又与皇室沾亲,与康熙长子胤禔生母惠妃也有亲戚关系,所以被康熙留在身边,授予三等侍卫的官职,后晋升为一等侍卫,多次随康熙出巡,并奉旨出使梭龙(其方位学界尚存分歧),考察沙俄侵边情况。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患急病去世,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二),死后葬于京西皂甲屯纳兰祖坟(今北京海淀区上庄皂甲屯)。《清史稿》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16 【介绍】: 清江苏江浦人,原名枝桂,字大山,号无垢。康熙四十二年进士,官编修,以戴名世《南山集》案牵连,隶籍旗下。幼敏慧,以善弈名。工诗文,持论有道学气。有《大山诗集》、《拙修斋稿》、《匪莪堂文集》等。
清诗别裁集
字大山,江南江浦人。康熙癸未进士,官翰林院编修。著有《大山诗集》。○大山富学殖,笃友生谊,因草《南山集》序文隶籍旗下。世宗御极,同被累者胥还本籍,服官有迁至阁学者,而大山已前卒矣。诗品发乎至情,不尚词华,世罕称述,予独珍重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56—1726 【介绍】: 清河南商丘人,字山言,晚号方庵。宋荦子。康熙四十二年进士,官编修。曾主贵州乡试,提督浙江学政。工诗。有《纬萧草堂诗》、《牂牁集》。
晚晴簃诗汇·卷五十六
宋至,字山言,号方庵,商丘人。康熙癸未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有《纬萧草堂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山东武定人,字丹书,号畏斋,晚号怡山老人。康熙三十六年进士。改庶吉士,以省亲请假归,遂绝意仕进。家富,多著善行。又广储书籍,开设义塾,收辑前人文集,以补志乘之阙。
张翔凤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张翔凤(1671年12月11日—?年),字召山,四川叙州府富顺县人,康熙二十九年庚午科四川乡试第三十八名举人,康熙三十年辛未科诗三房中式第93名,殿试三甲六十五名进士,钦授翰林院庶吉士。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任建宁府知府。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四
释智檀,字香木,晚号肺山,姓冯氏,汉中人。本儒家子,生有殊姿,方九龄即有志弃家学道。顶有黑子,大如芡高于粒,有相者曰:此子松顶一珠,必高僧也。檀闻之,益自决。时寇盗充斥,父母继亡,避兵深山,从热病中感观世音见相,膜拜而愈。年二十,往明珠院礼无量薙发,闻两僧对语欲了生死必须参学,乃矢 志行脚,至终南读《楞严》有感,入长安遍投讲席,所至或代座演论,群相推许。已而叹曰:“行脚事止于是耶?”因游湖广,与人论《圆觉》至普眼章“根根尘尘周遍法界无坏无杂”处,忽闻孩提击钟声,不觉失笑曰:原来又复杂其语。竟下座,觉通体舒泰,不可言喻。自是不复事义学。抵九江参竺庵成,复谒龙池微,皆有机缘。及造佛日,叩具德礼,结制静坐三日,举头见桂树,豁然如井中跃出,从前所见皆冰释矣。更随普明照,问学三载。顺治甲午年,三十五始过宝寿,参白岩位中符,遂受印可。寻至湖湘,觅隐深山,值长沙岳麓寺久废,为虎狼所居,人莫敢近。檀杖锡深入,就树结茅,唯一行者自随,夜则经行林麓间,虎皆驯伏。不踰月,禅侣闻风渐至。岁大旱,檀为诵佛祷雨,所至甘霖立沛,乡人感之,方谋建寺,而张少师秉节镇湖湘,蠲訾倡建大雄殿,督抚钜公布金建法堂丈室,门庑庖湢无不备矣,竟成丛席。中丞三韩周公召南来抚湘,未至长沙,先梦僧于沅芷署中求见,后至山寺,宛如旧识,遂议建藏经阁。后与召南谭论,有心静自凉一语,不合,欲罗致其罪不得,或劝檀避之,檀曰:“祸患之来,亦时节因缘,山僧得力处正在于处祸患,处祸患即所以了生死也。”械系至狱,笞辱随之。檀在狱中,每得食必施囚徒之饥者,有逋赎锾,代募金偿之,常劝念佛,以消夙业。久之得释,乃诛茅天岳云腾寺。未几,游南岳,住马祖传法院。康熙庚子春,中夜月朗,二虎怒号,若山崩石裂,直至草庐,檀策杖坐门前,厉声喝之曰:“尔业根未断。”一虎俯伏,久之钟鸣,二虎一跃而去。檀戒侍者:“慎勿言,恐谓我惑众。”后往山谷者,多见虎,虎不伤人,人皆知虎为檀所驯。辛丑,道出衡阳,访郡守张公,闻城外杀伤二虎,檀太息曰:“莫是我护山虎也。”惋惜不已。次日回寺,有虎于说法堂前大吼数声,檀闻之,喜曰:“吾护山虎固无恙也。”然虎若善解人意,每于寺众聚集,新建柱梁,吼声相应,不约而然,屡验无爽。尝有句云“玲珑茅屋无关设,虎鹿终朝伴作邻”即其事也。及檀寂,虎亦去。著有《便麓居》、《剪蔓篇》《滇游集》《岳麓衡书》、《埋云草》及文集语录若干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59—1727 【介绍】: 清湖北黄冈人,字仲夔,号雨山。康熙二十七年进士。以母老乞归。筑室松湖,以教读终其生。工诗古文,深于《毛诗》。有《诗传名物集览》、《玉照亭诗》等。
晚晴簃诗汇·卷四十九
陈大章,字雨山,号仲夔,黄冈人。康熙戊辰进士,改庶吉士。有《玉照亭诗钞》、《钩辀》、《敝帚》诸集。
清诗别裁集
字雨山,湖广黄冈人。康熙戊辰进士。著有《玉照亭诗钞》。○楚风旧沾钟、谭馀习,后又变为凌厉,芒角多而性情隐矣。作者矜平躁释,一归恬和,可以觇其所养。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五十七
王苹,字秋史,号蓼谷,历城人。康熙丙戌进士,官成山教授。有《二十四泉草堂集》。王贻上曰:“秋史诗肮脏有奇气,不屑一语雷同,而趣味澄夐如清沇之贯逵,与其人绝相似。虽忌者不能不心折其工也。”
词学图录
王苹(1659-1720) 字秋史,号蓼谷山人。因诗有"乱泉声里谁通屐,黄叶林间自著书"的名句,人称之为"王黄叶"。济南历城人。康熙进士,授任知县。后弃官还乡,在趵突泉西元代万竹园旧址结庐潜居,专于诗文。因其庐舍筑于名列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二十四位之望水泉上,名所居为"二十四泉草堂"。一生赋诗三千余首,诗集有《二十四泉草堂集》、《蓼村集》。
清诗别裁集
字秋史,山东历城人。康熙丙戌进士。著有《二十四泉草堂集》。○秋史所居近望水泉,元于钦所编七十二泉之第二十四也,少岁多否少可,人以狂士目之。王渔洋、田山𧅁二公赏其诗,并奇其人,渔洋许其不以贫贱终,后果如其言。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吴炳,子永年,号頵山,全椒人,康熙辛未进士,授编修。
维基
吴炳,字永年,号頵山,安徽全椒县人。学者。康熙三十年(1691年)辛未科殿试一甲第二名榜眼,原置第一,康熙帝以北方久无状元,将戴有祺擢为第一,吴炳降居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任广西乡试主考。四十四年(1705年),充《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纂选官。四十五年(1706年)分校会试。官至翰林院侍讲,差任湖广学政。学术专精于《三礼》,著有《卓望山房集》、《玉堂应奉集》、《宝稼堂集》等。2007年在全椒发现吴炳亲书的《药王庙碑记》石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