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75,分45页显示  上一页  30  31  32  33  34  36  37  38  39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小蓬莱
铁山
皋亭
巀嶭
孟门
铁岭
赤山
不咸
弇州
胥山
玄石
九华山
梢云
砥石
连石
《漢語大詞典》:小蓬莱(小蓬萊)
(1).景色清丽,有如神话中的 蓬莱 仙境的地方。 宋 陶谷 清异录·地理:“ 违命侯 苑中凿地广一顷,池心叠石,象三神山,号 小蓬莱 。” 宋 陆游 《戏咏乡里食物示邻曲》:“ 山阴 古称 小蓬莱 ,青山万迭环楼臺。”
(2).仙山名。镜花缘第二回:“﹝ 女魁星 ﹞竟奔 小蓬莱 保护玉碑去了。”
(3).曲牌名。
《國語辭典》:铁山(鐵山)  拼音:tiě shān
产铁矿的山。《汉书。卷九一。货殖传。白圭传》:「致之临邛,大憙,即铁山鼓铸,运筹算。」《新唐书。卷五四。食货志四》:「陕宣润饶衢信五州,银冶五十八,铜冶九十六,铁山五,锡山二,铅山四。」
《漢語大詞典》:皋亭
亦作“皋亭”。 山名。在今 浙江省 杭州市 北郊。 南宋 时为 临安 防守要隘, 元 兵至, 宋 君臣在此投降。俗称 半山 。 明 王世贞 《满江红》词:“北面生看臣 构 在,南枝死望中原復。痛他年降表出 皋亭 ,鴟夷目。” 郁达夫 《步何君〈半山娘娘庙题壁〉续成》诗:“看遍野梅三百树, 皋亭 山色暮苍苍。”
《漢語大詞典》:巀嶭
(1).亦作“ 嶻嶭 ”。山名。一名 嵯峩山 ,又名 慈峩山 。在今 陕西省 泾阳 、 三原 、 淳化 三县交界处。传说 黄帝 曾铸鼎于此。汉书·地理志上:“ 池阳 , 惠帝 四年置, 巀嶭山 在北。”巀,一本作“ 嶻 ”。 颜师古 注:“ 嶻嶭 ,即今俗呼 嵯峨山 是也。” 汉 扬雄 《长杨赋》:“左 太华 而右 襃斜 ,椓 嶻嶭 而为弋,紆 南山 以为罝。” 唐 陆龟蒙 《和古杉三十韵》:“恐是 夸娥 怒,教临 嶻嶭 衰。”
(2).亦作“ 嶻嶭 ”。高峻貌。汉书·司马相如传上:“ 九嵕 巀嶭, 南山 峩峩。”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作“嶻嶭”。 李善 注引 郭璞 曰:“嶻嶭,高峻貌也。” 宋 欧阳修 《和韩学士襄州闻喜亭置酒》:“嶻嶭高城 汉水 边,登临谁与共躋攀。” 清 厉鹗 东城杂记·剑石铭:“铭曰:鍊质鸿濛,挺锋巀嶭,正一之气,勿壅勿遏。”
《漢語大詞典》:孟门(孟門)
(1).古山名。在今 河南 辉县 西。 春秋 时为 晋国 要隘。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齐侯 遂伐 晋 ,取 朝歌 ,为二队,入 孟门 ,登 太行 。” 杜预 注:“ 孟门 , 晋 隘道。”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殷紂 之国,左 孟门 ,右 太行 。” 唐 长孙佐辅 《对镜吟》:“开帘览镜悲难语,对面相看 孟门 阻。”
(2).古山名。在 陕西 宜川 东北、 山西 吉县 西,绵亘 黄河 两岸,又称 龙门 上口。山海经·北山经:“ 孟门 之山,其上多苍玉,多金;其下多黄堊,多涅石。” 郭璞 注引尸子:“ 龙门 未闢, 吕梁 未凿, 河 出於 孟门 之上。”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 孟门 ,即 龙门 之上口也。实谓 黄河 之巨阨,兼 孟津 之名矣。”
《漢語大詞典》:铁岭(鐵嶺)
(1).西北部边塞山名。 唐 高适 《九曲词》之三:“铁骑横行 铁岭 头,西看 逻逤 取封侯。” 唐 卢纶 《代员将军罢战后归旧里赠朔北故人》诗:“连云防 铁岭 ,同日破 渔阳 。”
(2).泛指险固的关隘。 李兆麟 《露营之歌》:“铁岭绝岩,林木丛生,暴风狂雨,荒原水畔战马鸣。”
《漢語大詞典》:赤山
(1).传说中的山名。后汉书·乌桓传:“俗贵兵死……使护死者神灵归 赤山 , 赤山 在 辽东 西北数千里,如中国人死者魂神归 岱山 也。”
(2).即 赤堇山 。 晋 张协 《七命》:“ 楚 之阳剑, 欧冶 所营, 耶谿 之鋌, 赤山 之精。” 唐 李贺 《吕将军歌》:“ 赤山 秀鋌御时英,緑眼将军会天意。”参见“ 赤堇山 ”。
分類:山名
《漢語大詞典》:赤堇山
在今 浙江 绍兴 东南,相传为 春秋 时 欧冶子 铸剑之处。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宝剑:“当造此剑之时, 赤堇 之山,破而出锡, 若耶 之溪,涸而出铜…… 欧冶 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卢,二曰纯钧,三曰胜邪,四曰鱼肠,五曰巨闕。” 清 谈迁 北游录·挂剑墓:“ 赤堇山 下虽精铁,终是交情还不磨。”
《漢語大詞典》:不咸
(1).不周遍;不普遍。左传·昭公二十一年:“故和声入於耳而藏於心,心亿则乐,窕则不咸,摦则不容,心是以感。” 杨伯峻 注:“咸,徧也。此谓音细则能闻者不周徧。”国语·鲁语上:“小赐不咸,独恭不优。” 韦昭 注:“咸,徧也。”
(2).不和。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昔 周公 弔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 周 。” 杜预 注:“咸,同也。”新唐书·杨弘礼传:“﹝ 弘礼 ﹞雅与 玄感 不咸,表其必乱。”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嗤鄙·衍圣公:“今公不知何故,久居赐第,数年不归,或云:父子不咸,恐有分羹之祸。”
(3).传说中的山名。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 不咸 。有 肃慎氏之国 。”
《漢語大詞典》:弇州
(1).地名。《淮南子·墬形训》:“天地之间,九州八极……正西 弇州 。”
(2).古代传说中的山名。山海经·大荒西经:“有 弇州之山 ,五彩之鸟仰天,名曰鸣鸟,爰有百乐歌儛之风。”
(3). 明 王世贞 的别号 弇州山人 的省称。 王世贞 筑 弇山园 于 江苏 隆福寺 (在今 太仓 县)西,中迭三峰:上弇、中弇、下弇,因自号 弇州山人 。 明 李贽 《王骥》:“ 弇州 谓 靖远 材而欲,武略则优。”
《漢語大詞典》:胥山
山名,相传因 伍子胥 而得名。有三:(1)在 江苏省 吴县 西南。史记·伍子胥列传:“﹝ 伍子胥 ﹞乃自剄死。 吴王 闻之大怒,乃取 子胥 尸盛以鴟夷革,浮之江中。 吴 人怜之,为立祠於江上,因命曰 胥山 。”一说 吴 阖闾 时已有 胥山 之名。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 闔庐 之时大霸,筑 吴越城 ,城中有小城二,徙治 胥山 。”(2) 浙江省 杭州市 城内 吴山 。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浙江二·杭州府》:“ 吴山 ,《图经》云:‘ 春秋 时为 吴 南界故名。或曰以 子胥 名,譌 伍 为 吴 也。’亦名 胥山 。”(3) 浙江省 嘉兴市 张山 。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浙江三·嘉兴府》:“ 胥山 ,本名 张山 。相传 吴 使 子胥 伐 越 ,经营於此,因改今名。”
《國語辭典》:玄石  拼音:xuán shí
1.黑色的石头。常用做碑石。《后汉书。卷三四。梁统传》:「感悼子胥、屈原以非辜沉身,乃作悼骚赋,系玄石而沉之。」《文选。王俭。褚渊碑文》:「方高山而仰止,刊玄石以表德。」
2.磁铁的别名。参见「磁铁」条。
《国语辞典》:九华山(九华山)  拼音:jiǔ huá shān
山名。在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西南。为黄山支脉。因有九峰,形似莲花,故称为「九华山」。由花岗岩组成。主峰天台峰,高约一千三百四十公尺。有东岩、四香阁、化城寺等名胜。与峨嵋、五台、普陀三座山,并称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
《國語辭典》:梢云(梢雲)  拼音:shāo yún
高云,祥瑞的云。《文选。左思。吴都赋》:「梢云无以踰,嶰谷弗能连。」
分類:瑞云山名
《漢語大詞典》:砥石
(1).磨石。《淮南子·说山训》:“砥石不利,而可以利金。” 汉 王充 论衡·明雩:“砥石劘厉,欲求銛也。”资治通鉴·汉成帝永始三年:“故爵禄束帛者,天下之砥石, 高祖 所以厉世摩钝也。”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导论三:“又横涉 渭水 ,去采取砥石,采取铁矿来锻炼。”
(2).古地名。《荀子·成相》:“ 契玄王 ,生 昭明 ,居于 砥石 ,迁于 商 。” 杨树达 注:“ 砥石 ,地名,未详所在。”
(3).传说中的山名。《淮南子·墬形训》:“ 辽 出 砥石 。” 高诱 注:“山名,在塞外, 辽水 所出。”
《漢語大詞典》:连石(連石)
传说中太阳运行途经山名。《淮南子·天文训》:“至于 渊虞 ,是谓高舂:至于 连石 ,是谓下舂。” 高诱 注:“ 连石 ,西北山……连读腐烂之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