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74,分45页显示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25  26  27  28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普陀山
共首
合皂
泰室
小仓山
八卦山
白岳山
峿山
鹤鸣山
木瓜山
隗山
雁门山
吕梁山
焉支山
粤秀山
《国语辞典》:普陀山  拼音:pǔ tuó shān
山名。位于浙江省定海县,为舟山群岛之一,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相传为观世音示现说法的道场。岛中大小寺院凡三百馀,佛塔十二座。是著名的佛教胜地。明。朱国桢《涌幢小品。卷二六。普陀》:「南海普陀山,梵云:『补怛落伽』或曰:『怛落伽』或曰:『补涅落伽』。音虽有殊,而译以汉文,则均为『小百华树山』。实则一海岛也。」也称为「普陀」、「普陀洛伽山」。
《漢語大詞典》:共首
山名。 共伯 隐居地。属旧 共县 (今 河南省 辉县 )。庄子·让王:“ 许由 娱於 潁 阳,而 共伯 得乎 共首 。”吕氏春秋·慎人:“ 许由 虞乎 潁 阳,而 共伯 得乎 共首 。” 高诱 注:“ 共 ,国;伯,爵也。弃其国,隐於 共首山 而得其志也。”又吕氏春秋·开春 高 注谓 共伯 为 夏 时诸侯。
《漢語大詞典》:合皂
山名。在江西省樟树市东,周回绵亘二百馀里。道教以为七十二福地之一。
《漢語大詞典》:泰室
山名。即 嵩山 。在今 河南省 登封县 北。山海经·中山经:“又东三十里,曰 泰室之山 。” 郭璞 注:“即中岳 嵩高山 也,今在 阳城县 西。” 袁珂 校注:“ 嵩高山 在今 河南省 登封县 北。” 清 顾炎武 《北岳辨》:“古之帝王,其立五岳之祭,不必皆於山之巔……东岳 泰山 於 博 ,中狱 泰室 於 嵩高 。”
《国语辞典》:小仓山(小仓山)  拼音:xiǎo cāng shān
山名。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北,是清凉山的支脉,清朝袁枚曾筑随园于此,并著有《小仓山房诗文集》。
《国语辞典》:八卦山  拼音:bā guà shān
山名。在彰化市东侧,紧临市区。最高点为海拔九十七公尺。山上塑有释迦牟尼大佛像一尊。登临其上,可俯瞰彰化市及邻近农区,是彰化有名的风景区。也称为「定军山」、「瞭望山」。
《国语辞典》:白岳山(白岳山)  拼音:bái yuè shān
山名。位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西约十二公里处,高约五百八十公尺,今名齐云山,属黄山支脉,是中国道教名山之一。
《国语辞典》:峿山  拼音:wú shān
山名。在山东省潍坊市辖安丘市西南,胶西丘陵的东北侧。
分类:山名山东
《漢語大詞典》:鹤鸣山(鶴鳴山)
山名。在今 四川省 崇庆县 西北。后汉书·刘焉传:“﹝ 张鲁 ﹞祖父 陵 , 顺帝 时客於 蜀 ,学道 鹤鸣山 中,造作符书,以惑百姓。” 清 恽敬 《真人府印说》:“ 鲁 之祖 道陵 ,本 沛 人,隐 鹤鸣山 ,在今 四川 剑州 。”
《漢語大詞典》:木瓜山
山名。 唐 李白 《望木瓜山》诗:“早起见日出,暮见栖鸟还。客心自酸楚,况对 木瓜山 。” 王琦 注:“《一统志》: 木瓜山 在 常德府 城东七里。 李白 謫 夜郎 过此,有诗云云。又《江南通志》: 木瓜山 ,在 池州府 青阳 木瓜舖 , 杜牧 求雨处。今尚有庙。二处皆 太白 常游之地,未知孰是?” 唐 杜牧 《寄木瓜山神文》:“某官敬告于 木瓜山 之神。”
分類:山名
《漢語大詞典》:隗山
山名。山海经·大荒南经:“大荒之中,有 不姜之山 , 黑水 穷焉……又有 隗山 ,其西有丹,其东有玉。” 郭璞 注:“音如 隗嚻 之隗。”
分類:山名郭璞
《漢語大詞典》:雁门山(雁門山)
省称“雁门”。亦作“鴈门山”。 1.山名。在今 山西省 代县 西北。山海经·北山经:“又北水行五百里,至于 鴈门之山 ,无草木。” 袁珂 校注:“《海内西经》云:‘ 鴈门山 ,鴈出其閒。在 高柳 北。’即此山也。”《淮南子·墬形训》:“ 烛龙 在 雁门 北,蔽于 委羽之山 ,不见日。”
(2).山名。在今 江苏 南京 附近。 唐 李白 《金陵江上遇蓬池隐者》:“緑水向 雁门 ,黄云蔽 龙山 。” 王琦 注:“景定建康志:‘ 雁门山 在城东南六十里,周迴二十里,高一百二十五丈,西连 彭城山 ,南连 大城山 ,北连 陵山 。山势连绵,类北地 雁门 ,故以为名。’……江南通志:‘ 雁门山 在 江寧府 上元县 东南六十里。’”
《国语辞典》:吕梁山(吕梁山)  拼音:lǚ liáng shān
山名。位于今山西省西部,黄河与汾河之间。主峰在离石县东北。昔日大禹治水,凿吕梁以通黄河,便是指此。也称为「梁山」。
《国语辞典》:焉支山  拼音:yān zhī shān
山名。位于甘肃省永昌县西境,出产胭脂。也作「燕支山」、「胭脂山」。
《国语辞典》:粤秀山(粤秀山)  拼音:yuè xiù shān
山名。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之北,城跨其上。也称为「观音山」、「越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