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08,分41页显示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23  24  25  2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屋庑
天屋
隤屋
战屋
郁金屋
灶屋
高屋帽
厕屋
笪屋
床屋
庖屋
箬屋
郎屋
净屋
金屋宠
《漢語大詞典》:屋庑(屋廡)
(1).指廊屋。
(2).指屋顶。 汉 王充 论衡·谈天:“岂古之天若屋廡之形,去人不远,故 共工 得败之, 女媧 得补之乎?”
分類:屋顶廊屋
《韵府拾遗 屋韵》:天屋
易林蓬蒿代柱天屋颠倒
《韵府拾遗 屋韵》:隤屋
周书明帝纪霖雨作沴害麦伤苗隤屋漂垣洎于昏垫
《漢語大詞典》:战屋(戰屋)
即战棚。 宋 曾巩 《瀛州兴造记》:“乃筑新城,方十五里,高广坚壮,率加於旧。其上为敌楼战屋,凡四千六百间。”参见“ 战棚 ”。
《漢語大詞典》:战棚(戰棚)
古代城墙上防守用的活动棚屋。新唐书·南蛮传中·南诏下:“初, 成都 无隍堑,乃教 耽 濬隍,广三丈;作战棚于埤,列左右屯营。” 宋 沈括 梦溪笔谈·官政一:“边城守具中有战棚,以长木抗於女墙之上,大体类敌楼,可以离合。设之,顷刻可就,以备仓卒城楼摧坏,或无楼处受攻,则急张战棚以临之。” 宋 叶适 《江陵府修城记》:“为甎城二十一里,楼櫓战棚之屋一千三间,浚隍池,繚甬道,备凡扞御器械之用。”
《漢語大詞典》:郁金屋(鬱金屋)
见“ 鬱金堂 ”。
《漢語大詞典》:郁金堂(鬱金堂)
玉台新咏卷九引 南朝 梁武帝 《河中之水歌》有“ 卢 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鬱金苏合香”之句,描绘 卢 家妇 莫愁 的居室,后因以“鬱金堂”或“鬱金屋”美称女子芳香高雅的居室。 北周 庾信 《奉和示内人》:“然香鬱金屋,吹管 凤凰臺 。” 唐 沈佺期 《古意》诗:“ 卢 家少妇鬱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唐 李商隐 《药转》诗:“鬱金堂北画楼东,换骨神方上药通。” 清 陈裴之 《香畹楼忆语》:“惆悵鬱金堂外路,西风吹冷白莲花。”
《漢語大詞典》:灶屋(竈屋)
即灶间。 沙汀 《堰沟边》:“他就进门把灯点燃,走向灶屋里去弄夜饭吃。”参见“ 灶间 ”。
《漢語大詞典》:灶间(竈間)
厨房。 清 龚自珍 《洞仙歌》词序:“ 青阳 尚书( 王宗诚 )有女公子与内子友善,貽内子 漳 兰一盆……俄女公子仙去,兰亦死,弃盆灶间三年矣。”
分類:厨房词序
《漢語大詞典》:高屋帽
顶部高起的帽子。 唐 陆龟蒙 《幽居有白菊一丛因而成咏呈知己》“ 梁王 高屋好欹来”自注:“ 梁 朝有白纱高屋帽。” 宋 苏轼 《椰子冠》诗:“规模简古人争看,簪导轻安髮不知。更著短簷高屋帽, 东坡 何事不违时。” 王文诰 辑注:“ 李廌 师友谈记:士大夫近年倣 东坡 桶高簷短帽,名曰子瞻样。”参见“ 高屋 ”。
分類:顶部帽子
《漢語大詞典》:高屋
(1).帽子顶部高起。亦指高起部分。隋书·礼仪志六:“﹝帽﹞皇太子在上省则乌纱,在 永福省 则白纱。又有繒皂杂纱为之,高屋下裙,盖无定準。”隋书·礼仪志七:“案 宋 齐 之间,天子宴私,著白高帽,士庶以乌……或有纱高屋,或有乌纱长耳。”
(2).指高屋帽。
《漢語大詞典》:厕屋(廁屋)
厕所。摩诃僧祇律·明威仪法之一:“从今已后应作厕屋。厕屋不得在东在北,应在南在西开风道。”后汉书·党锢传·李膺“郡舍溷轩有奇巧” 唐 李贤 注:“溷轩,厕屋。”
分類:厕所
《漢語大詞典》:笪屋
用粗竹席铺盖的屋。南史·徐嗣伯传:“又春月出 南篱门 戏,闻笪屋中有呻吟声。”
分類:竹席铺盖
《漢語大詞典》:床屋
谓迭床架屋。喻重复累赘。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序》:“备书微婉,恐貽牀屋之尤;全採风謡,惧招流俗之説。”
分類:重复累赘
《漢語大詞典》:庖屋
厨房。 宋 张耒 《冬日放言》诗:“肥兔与奔鶉,日夕悬庖屋。”
分類:厨房
《骈字类编》:箬屋
唐 贯休 古意九首 其九 箬屋开地炉,翠墙挂藤衣。
《漢語大詞典》:郎屋
郎署。 秦 汉 时郎官所居之处。参见“ 郎门 ”。
《漢語大詞典》:郎门(郎門)
(1).谓宫中之门。郎,通“ 廊 ”。韩非子·内储说下:“ 齐 中大夫有 夷射 者,御饮於王,醉甚而出,倚於郎门。”战国策·宋卫策:“客趋出,至郎门而反,曰:‘臣恐王事 秦 之晚。’” 诸祖耿 集注:“按,韩非子,‘使郎中日闻道於郎门之内。’愚恐‘郎’即‘廊’。”
(2). 秦 汉 时郎官所居之处。 章炳麟 新方言·释亲属:“ 秦 汉 ,天子侍从称郎,亦本‘良人’,良人即良家子。所居曰郎门、郎屋。”
《漢語大詞典》:净屋
净室。 宋 欧阳修 《戏答圣俞》诗:“尖两耳,攒四蹄,往往於人家高堂浄屋曾见之。”屋,一本作“ 室 ”。
《漢語大詞典》:金屋宠(金屋寵)
谓女子得专宠。 宋 文同 《王昭君》诗之二:“絶艷生殊域,芳年入内庭。谁知金屋宠,只是信丹青。”参见“ 金屋贮娇 ”。
分類:女子
《漢語大詞典》:金屋贮娇(金屋貯嬌)
汉武故事:“帝以乙酉年七月七日生于 猗兰殿 。年四岁,立为 胶东王 。数岁,长公主 嫖 抱置膝上,问曰:‘儿欲得妇不?’ 胶东王 曰:‘欲得妇。’长主指左右长御百餘人,皆云不用。末指其女问曰:‘ 阿娇 好不?’於是乃笑对曰:‘好!若得 阿娇 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原指 汉武帝 要用金屋接纳 阿娇 作妇,后常用以形容娶妻或纳妾。 南朝 梁 费昶 《长门怨》诗:“金屋贮娇时,不言君不入。”亦作“ 金屋藏娇 ”。《廿载繁华梦》第二三回:“当时 佘老五 恋着 雁翎 , 周庸祐 也恋着 雁翎 ,各有金屋藏娇之意。”《小说界》1989年第11期:“那 杨老板 虽则热衷于金屋藏娇,却又怕太太怕到了根,一旦隐情暴露,便被严格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