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屈灼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屈灼(1546年—?),字见夫,号青门,陕西西安府华州蒲城县人,军籍,进士出身。陕西乡试第七名,万历二年(1574年)登甲戌科会试第二百九十八名,第三甲第一百九十八名进士。初授阳曲县知县,历官户部郎中,二十年七月升通政司右参议,二十一年七月转左参议,二十六年五月升右通政,因火灾,出为河南睢陈兵备副使。

人物简介

维基
屈灿(1557年—?),字文斗,号昌衢,陕西西安府蒲城县人,军籍。丙子乡试十名,万历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会试二百四十二名,登二甲第三十八名进士。礼部观政,授刑部主事。

人物简介

维基
屈之乘(1567年—1626年),字钟湘,湖广零陵县人。万历十九年(1591年)中式辛卯科湖广乡试举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联捷壬辰科第三甲第一百四十二名进士。仕至工部员外。曾祖屈永宾,祖屈仪,父屈良卿。
安伸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山东淄川人,号葵盟。万历三十五年进士。任武强知县。县滨滹沱河,多灾。伸筑堤以防。擢御史,巡视京、通二仓,清其积弊。崇祯初官至太仆少卿。有《柱史草》、《黉麓漫吟》。
维基
安伸(1579年—?),字振屈,别号葵盟(葵明),山东济南府淄川县人。万历三十一年(1603)中举人,三十五年(1607年)丁未科进士,次年任武强县知县。县滨滹沱河,涨则为灾。伸筑堤以防,邑永赖之。三十八年调河间县,四十年丁忧。四十三年补阳城县,四十六年考选,四十八年擢河南道御史,巡视京、通二仓,清其积弊。降河南布政司理问,再擢江西道御史,巡按山西,巡视皇城,釐奸剔弊。忌者以危辞撼,公不为沮也。崇祯初,升太仆寺少卿,掌河南道事。七月免官。所著有《柱史草》、《黉麓漫吟》,刊行于世。
屈可伸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河南延津人,字谦仲。天启二年进士。授翰林检讨,迁侍讲。与修《神宗实录》。尝作《神器局记》。官至詹事。
维基
屈可伸(?—1639年),字谦仲,号鹏洲,河南开封府延津县人。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河南乡试亚元,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科进士。六月考选庶吉士,四年正月授翰林院检讨,五年养病。崇祯三年补原职,四年(1631年)辛未分校南宫,晋侍讲,充经筵讲官,纂修神庙实录。五年升右春坊右中允,奉命册封周藩。寇难作,倡先设备,作神器局记数千言,皆古名将所未备者。七年升右谕德,诰敕撰文,八年进左春坊掌府事左庶子,九年出任国子监祭酒,十年充经筵讲官,升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十二年己卯以病卒。
屈动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河南嵩县人,字静元。崇祯七年进士。官吏科给事中。疏言通蠲赈、补额欠、疏钱法,为朝士所称。又荐方震孺、方岳贡等。
维基
屈动(?—17世纪),字静玄,河南府嵩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屈动是万历二十二年举人屈大伸的儿子,于天启七年(1627年)中举人,到崇祯七年(1634年)中进士,获授南京户部主事,迁任员外郎,收取北新关关税,革除贪官长单,未到期已供足税而免除其他税项,剩下五千金上奏朝廷,商人和人民都感到喜悦,在仁和仓下为他立祠。之后他升任南京吏科给事中,上陈三项政策:查核军籍,议免租税,疏理钱法,朝廷大臣都认为他直言不讳。神宫监偷盗陵墓木材,他立刻弹劾令官员伏法,朱纯臣奉旨视察陵墓时纵容下属抢掠,他也弹劾使对方遭革除恩荫;同时他又奏请讲学勤政,全都得到崇祯帝温旨嘉许,很快因父母逝世辞官归乡。服丧结束后,屈动得起用为吏科都给事中,于崇祯十三、十四年(1640年-1641年)间检举四十多名官员,推荐方岳贡、陈洪谧、方震孺等人,人们都说他用人得当。他为人沉著坚毅,很少说话展笑,俸禄都拿来接济贫穷的亲友;县内需要义助漕项五千两使民众劳苦,他上疏交付卢世㴶代题才得免。到十五年(1642年)河南饥荒,他发散家中储藏的粮食数千石煮粥赈灾,乡里都依靠他。弘光帝即位,原职起用屈动,和陈献策、钱源、韩接祖共同得召;隆武帝继位后晋官户科都给事中,福京沦陷后归乡,感慨而成疾。有人劝他出仕,他说:「国亡了如何生存!」呕血而死。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七一一
屈伸,字楚化。番禺人。明末诸生。事见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五一。
屈允高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屈允高,河南河南府阌乡县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辛丑科进士,初任定陶令,廉正不阿,以卓异闻,调单县令,尽瘁河工,多捐己俸,工成,告病归家,乡人善之。孙屈逸乘,顺治丁酉举人,屈超乘,顺治己亥进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4—1650 【介绍】: 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原名瑞露,字湛若。诸生。历游广西、江苏、浙江间,在桂遍历诸土司辖地,悉知其山川风土。唐王立于福州,官中书舍人。永历中,以荐入翰林。清兵破广州,抱古琴绝食死。工诗善书,有《赤雅》、《峤雅》等。
全粤诗·卷六八九
邝露(一六〇四—一六五〇),字湛若,号海雪。南海人。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补诸生。督学使者尝以恭、宽、信、敏、慧为题考试,露以真、行、篆、隶、八分五体书之,督学大怒,黜置五等,露大笑弃去,不复应试。明思宗崇祯七年(一六三四)上元夜,露跨马与诸公子联骑游灯市,值邑令前驱至,露醉不避,且吟诗讥讽。令怒,将加罪。遂亡命广西,遍寻鬼门、铜柱旧迹,游于岑、蓝、胡、侯、槃五姓土司,为瑶人女首领云亸娘掌书记。归著《赤雅》一书,纪其山川风土及女君、天姬,歌舞、战阵之制。后更纵游燕、齐、吴、楚间,赋诗数百篇,声名震于中原。明桂王永历二年(一六四八),以荐得擢中书舍人。永历四年,奉使还广州。清兵入粤,露与诸将戮力死守,凡十阅月。城陷,不食,抱绿绮琴端坐所居海雪堂,啸歌以待,从容就死。又著有《峤雅》二卷。其诗意境深窈,词采华茂,人称粤中屈原。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五有传。邝露诗,以清初海雪堂本为《峤雅》底本(简称清初本),参校清道光年间重刻本(简称道光本)、咸丰年间邝廷瑶《海雪集笺》(简称咸丰本)、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所选邝露诗。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六八八
屈士燝,字贲士,一字白园。番禺人。士煌兄。明唐王隆武元年(一六四五)举人,任永历朝礼部员外郎。入清隐居不出。著有《食薇草》。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五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0—1696 【介绍】: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清诗别裁集
○缪天自云:“诗有俚语,经顾宁人笔辄典;诗有庸语,入屈翁山手便超。”洵为定论。○翁山天分绝人,而又奔走塞垣,交结宇内奇士,故发而为诗,随所感触,自有不可一世之概,欲觅一磊落怪伟之人对之,艺林诸公竟罕其匹。○《诗外》中七言古以古律句互用,无浩气健笔举之,少一片清锵金石声也。七言律高浑兀奡,不事雕镂,五言律如天半朱霞,云中白鹤,令人望而难即。大家逸品,兼擅厥长。
晚晴簃诗汇·卷一十八
屈大均,号翁山,番禺人。有《道援堂集》。
词学图录
屈大均(1630-1696) 字介子,一字翁山,号泠君、华夫、骚馀等。番禺人。明诸生。少随师抗清,败走肇庆,南明永历帝将授官,以父病归。削发为僧,法名今种,字一灵。仍秘事抗清。事泄返初服,避走塞上。遗民终身。工诗,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在清初遗民中与顾炎武、吴嘉纪分鼎三足。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道援堂集》,今人辑有《屈大均全集》。词集名《骚屑》,一名《道援堂词》。
全粤诗·卷七二八
屈大均(一六三○ — 一六九六),初名绍龙,字翁山,又字介子,自号泠君、华夫等。番禺人。少从陈邦彦学。明亡,邦彦起兵,大均从军,独当一队。邦彦殉节死,大均遂弃诸生。永历初,赴肇庆行在,上《中兴六大典书》,将官以中秘,会父疾遽归。顺治七年(一六五○)冬削发为僧,事函是于番禺雷峰,名今种,字一灵。顺治十四年秋,逾岭北游,至康熙元年(一六六二)始南归番禺。四年,复北上。十二年吴三桂叛清,大均往来楚、粤军中,后知其无成,谢事归。十八年,奉母避地江南,又欲留居于赣,入翠微山中,与易堂诸子相讲习。十九年秋归粤。晚年居广州,潜心著述。康熙三十五年病卒,年六十七,葬于番禺沙亭。著有《翁山文钞》、《翁山诗外》、《翁山文外》、《广东新语》、《翁山易外》等。《清史稿》卷四八四、民国陈伯陶《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一有传。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六九七
屈士煌(一六三〇—一六八五),字泰士,一字铁井。番禺人。士燝弟。贡生。明唐王隆武二年(一六四六)冬,广州陷,士煌与兄士燝往来陈子壮等诸义军中,以图相为犄角。事败,潜归奉母。及广州再陷,乃遁西樵。明桂王永历八年(一六五四),闻李定国率师复高、雷、廉州三府,士煌与兄微服往从不果,乃入化州。时靖氛将军邓耀屯龙门岛,亲迎之。后李定国护驾入滇,士煌乃赍表跋涉前往。既达,上书陈三大计六要务,且极陈孙可望之恶。授兵部司务,试职方司主事。清军进逼,永历帝走永昌,士煌兄弟昼夜追之不及,遂东还。抵家而所聘未娶之妻苏氏已郁悒以终,弟士煜亦死难四年矣。未几,兄士燝、弟士灼、士熺具殁。士煌独立奉母,后亦先母而卒。其诗今存八十馀首。清陈伯陶《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一有传。
屈尽美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汉军镶白旗人。由荫生补佐领。顺治间由兵部启心郎累迁广西巡抚。康熙间至广西总督,镇压瑶壮各族甚力。后为漕运总督。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闺秀百家词选·韫玉楼词
屈秉筠,字宛仙,常熟人,同邑秀才赵同珏室。夫妇工诗,钱唐袁枚、昭文,吴蔚光比之“鸥波眷属”,宛仙复工画,尤善白描,著有《蕴玉楼诗集》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