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龂龂(齗齗)  拼音:yín yín
争辩的样子。《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朝臣龂龂不可光禄勋,何邪?」唐。柳宗元 愚溪诗序:「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
《漢語大詞典》:赐无畏(賜無畏)
唐 、 五代 间,皇帝许大臣得以尽言,无所畏惮。称“赐无畏”。 唐 张固 《幽闲鼓吹·裴休》:“ 裴公休 在相位,一日奏对。 宣宗 曰:‘今赐卿无畏,有何贮画言之。’”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俗説 唐 、 五代 间事,每及功臣,多云‘赐无畏’,其言甚鄙浅。予儿时闻之,每以为笑。及观 韩偓 《金鑾密记》云:‘面处分,自此赐无畏,兼赐金三十两。’又云:‘已曾赐无畏,卿宜凡事皆尽言。’直是鄙俚之言亦无畏。以此观之,无畏者,许之无所畏惮也。然君臣之间,乃许之无所畏惮,是何义理?必起於 唐 末耳。”
《国语辞典》:百辞莫辩(百辞莫辩)  拼音:bǎi cí mò biàn
费尽言词也无法辩解。如:「由于父母既有的成见,使得他百辞莫辩,无法澄清这场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