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地摊(地攤)  拼音:dì tān
就地摆设的摊位。如:「夜市里摆满了地摊,老闆的吆喝声此起彼落,好不热闹。」《老残游记》第一二回:「看那集上人烟稠密,店面虽不多,两边摆地摊售卖农家器具及乡下日用物件的不一而足。」《醒世姻缘传》第六五回:「却好路口一个先生,正在那里出了地摊,挂了一副关圣的画像,与人在那里起课。」
《漢語大詞典》:练丁(練丁)
清 代于正规军以外,就地征选丁壮训练成地方武装,谓之团练,其兵丁称“练丁”。清史稿·兵志四:“旋 两江 总督 曾国藩 覆陈:‘团练之设,只能防小支千餘之游匪,不能勦大股数万之悍贼。其练丁之口粮,若太多,则与募勇之价相等,不必仅以团名;若太少,则与官勇之餉迥殊,不能得死力。’”《中国民间故事选·鲁王和他的小黄马》:“ 李鸿章 领旨后,便每天每日,买洋炮、购洋枪、募兵勇、办练丁,忙个不休,连他祖宗是谁他都忘了。”
《漢語大詞典》:伏踬
趴下:伏踬就地,匍匐以进。
《漢語大詞典》:地灶(地竈)
就地挖成的临时炉灶。 李季 《玉门儿女出征记》五:“千军万马向西走,那一夜宿营在一个村中。村子外边挖地灶,做一顿小米饭庆祝国庆。”《新华日报》1944.2.8:“砍掉树枝,搭起帐篷来,挖起地灶,就地采集了一些野菜来吃。”
《漢語大詞典》:支应局(支應局)
清 代后期,各省总督、巡抚可以就地筹款,应付特殊用途,通常设置支应局,为非正式的财政机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四回:“譬如他要领煤,这里 南京 是没有煤卖的,照例是到支应局去领价,到 上海 去买。”
《漢語大詞典》:歪好
(1).无论如何;不管怎样。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十回:“俺娃歪好学上一样手艺,再不要像你爹一样受这份气了。”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二章:“你歪好弄个印把子到手里,一则洗刷了贼名儿,二则也叫他跟着你过几天火色日子。”
(2).好坏。探询情况之词,犹言怎么样。 贺敬之 等《惯匪周子山》:“你兄弟二老 周尔刻 和你在一搭里咧?他光景歪好?”
(3).谓不问好坏,将就地做某件事。 章炳南 等《锺万财起家》第一场:“[村主任]:‘你纳鞋底呢!’[ 锺 妻]:‘歪好纳下自己穿。’”
《國語辭典》:坐窝子(坐窩子)  拼音:zuò wō zi
比喻就地不动。《醒世姻缘传》第九七回:「仁兄,你忒也老实!小杖则受,大杖则走,你也躲闪躲闪儿,就叫人坐窝子棱这们一顿。」
分類:方言就地
《漢語大詞典》:坐地贩子(坐地販子)
就地转手倒卖的商贩。 骆宾基 《父女俩》:“有的开店,或者是当牲口经纪,有的呢,当坐地贩子,就是说,他占着一块好地方,外地运来大虾啦,黄花鱼啦,他总揽下来,当天卖出手再付账。”
《國語辭典》:坐地分赃(坐地分贓)  拼音:zuò dì fēn zāng
自己不亲自偷盗,但是坐享赃物。后指坐享他人部分不光荣的利益。《品花宝鉴》第二三回:「荐得一两个出去,他便坐地分赃,是要陋规的。」
《漢語大詞典》:坐地自划(坐地自劃)
就地不动,自定范围。比喻固执一端,排斥其他。 郭沫若 《文艺论集·新旧与文白之争》:“凡是文言的作品都一概视为陈腐观念,也是坐地自划。”
《國語辭典》:查封  拼音:chá fēng
法院对于金钱债务的强制执行,剥夺债务人特定财产的处分权,以阻止其为有害于债权人之债权。
《漢語大詞典》:炒买炒卖(炒買炒賣)
指就地迅速转手买卖,从中牟利。如:有朝一日,天下又太平了,你们那些房屋地产又要贵起来,你又可以随意炒买炒卖了。
《國語辭典》:靸拉  拼音:tā la
拖著鞋。《儿女英雄传》第四回:「脚下包脚面的鱼白色袜子,一双大掖邑鱼鳞伞鞋,可是靸拉著。」
《漢語大詞典》:垄灶(壟竈)
亦作“壠灶”。 土灶,就地砌起的灶。史记·滑稽列传:“请为大王六畜葬之。以壠灶为椁,铜歷为棺……衣以火光,葬之於人腹肠。”
分類:土灶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