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天宝十二载(753)进士及第,萧颖士门人。萧颖士赴东府,少野作《送萧夫子赴东府得散字》诗送之。生平事迹略见《唐诗纪事》卷二七。《全唐诗》存其诗1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24—785 【介绍】: 唐博州博平人。幼习老庄书,为崇玄生,诸儒推为都讲。为大学士陈希烈所器。既及第,补南平令。长于权变,贿赂权豪,以此屡迁。代宗大历时累官淮南节度使。德宗建中中加检校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李希烈叛,少游请降,会有人得其降表,少游闻,羞悸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赵郡人,字仲温。李白从叔。为当涂令时,李白往依之。曾为李白序诗集。官终将作少监。工篆书。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字少温,京兆云阳(今陕西泾阳)人。郡望赵郡(今河北赵县)。肃宗乾元中任缙云令,有政声,秩满迁为当涂令。族侄李白来依,疾亟出诗文稿若干,请为编集作序。后赴京任将作少监,代宗大历十四年(779)任国子丞。生平散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上》、李白《当涂李宰君画赞》、《宣和书谱》卷二。李阳冰善词章,多才艺,“秀句满江国”,工篆书,篆法妙天下。《全唐诗》存诗1首,实为李䔄所作,参见李䔄。
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七
阳冰字少温。赵郡人。宝应元年官当涂令。终将作少监。
柴少儒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四百五十七
少儒。大历四年自扬州司马除括州刺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代宗时以吏才由节度使幕府迁殿中侍御史。罢,游京师,不见调。愤元载不法,遂抗疏上闻,不慎为元载所知,被害。
小宁国公主 朝代:中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91 【介绍】: 唐荣王李琬之女。肃宗乾元元年随宁国公主陪嫁回纥,及宁国返唐,升为可敦。历配英武、英义二可汗。号小宁国公主,亦称少宁国公主。长寿天亲可汗立,令其居外,戮其与英武(一说英义)所生二子。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代宗大历中曾应进士试。事迹见《文苑英华》卷一八四省试州府试诗。《全唐诗》存诗2首。
全唐文·卷四百五十五
少博。大历中进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德宗建中二年,为梁崇义部将。崇义反,少诚与李希烈战于蛮水及涑口,均大败,遂降希烈。三年,希烈反,伪署少诚为仆射、淮南节度,令先取寿州,趋扬州,为寿州刺史张建封所遏。乃南掠蕲、黄诸州,又为伊慎所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41—803 【介绍】: 唐吴人,字夷仲。代宗大历五年登进士第,以书判拔萃典校秘书,寻授登封主簿,历监察御史。德宗幸奉天,授翰林学士,再迁中书舍人。阅十年,以谨密称。迁京兆尹,政尚宽简,号良吏。迁吏部尚书,徙兵部。为东都留守。卒谥敬。
全唐文·卷五百十四
少连字夷仲。苏州吴人。大历五年进士。官监察御史。德宗朝授翰林学士。累迁吏部尚书。封本县男。徙兵部。为东都留守。卒年六十二。赠尚书右仆射。谥曰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05 【介绍】: 唐僧。处州缙云人,俗姓周。年十五,已诵经五部。后于越州嘉祥寺受戒。德宗贞元初至洛阳白马寺,见《善异行西方化导文》,遂修净土。至睦州,入城乞食,得钱,劝小儿念阿弥陀佛一声与一钱,旋约十声与一钱,久之,少长贵贱,凡见康者,则曰阿弥陀佛。后于乌龙山建净土道场,礼者数千人。时号“后善导”。后世尊为净土第五祖。有《二十四赞》,并与文谂共撰《净土往生瑞应传》。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八 摄念科(二)
姓周氏。缙云人。母梦鼎游湖峰。遇玉女。以青莲授曰。此华吉祥。寄于汝所。他日生贵子。当保惜之。及生康青色光明满室。香气如芙蓉。稍长。碧眸朱唇。皓齿可画。然七岁矣犹不语。佛生日。姆抱游灵山寺。因指佛问之曰。识否。遽答曰。释迦牟尼佛。闻者异之。父母知非世俗器。遂舍出家。年十五。诵经已。能尽五部。既薙落。卒于越之嘉祥寺受戒。习毗尼学。复听华严经瑜伽论于上元之龙兴寺。贞元初。至洛。驻锡白马寺。忽见物。有放光照殿上者。趋视之。则善导和尚脩行净土文也。康喜不自胜。遽祝曰。我于西方。果有缘者。此文当再发光。语毕而光益盛。又现无数化佛菩萨于光中。未几。竟走长安善导影堂。致所祈祷。善像倏作佛身。语康曰。利乐众生。同生安养。惟我与汝有是夫。顷之遇一僧其江陵果愿寺。谓之曰。汝缘在新定。可速往也。即隐去。于是康造新定。日分卫聚落间。苟得钱。则悉乞小儿。使唱佛。一钱一声。如是月馀。小儿群逐康。唱佛觅钱。声遍市肆。一年则见康辄唱佛。虽男女老幼皆然。不独小儿矣。乃建净土道场于乌龙山。筑壈三级。制二十四赞。昼夜行道。以称扬净邦。遇斋日。康则升高座。集所化弟子。三千馀人于座下。教之曰。汝等可志诚观我唱佛。康则抗声曰。南无阿弥陀佛。俄有一佛。从康口出。连唱十声。则十佛出口。状若贯珠。康复谂于众曰。汝等于今还见佛否。若见佛者。必得往生。贞元二十一年十月。跏趺放光而逝。狂风四起。百鸟悲鸣。乌龙山色。为之变白。塔于州东之台子岩。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五 读诵篇第八之二
释少康。俗姓周。缙云仙都山人也。母罗氏因梦游鼎湖峰得玉女手捧青莲。授曰。此华吉祥。寄于汝所后生贵子。切当保惜。及生康之日。青光满室香似芙蕖。迨绷褓之年眼碧唇朱。齿得佛之一相。恒端坐含笑。时乡中善相人也。目之此子将相之才。不语吾弗知也。年甫七岁抱入灵山寺中。佛生日礼圣容。母问康曰识否。忽发言云。释迦牟尼佛。闻皆怪之。盖生来不言语也。由是父母舍其出家。年十有五所诵之经已终五部。于越州嘉祥寺受戒。便就伊寺学毗尼。五夏之后往上元龙兴寺听华严经瑜伽论。贞元初至于洛京白马寺殿。见物放光遂探取为何经法。乃善导行西方化导文也。康见欢喜咒之曰。我若与净土有缘。惟此轴文斯光再现。所誓才终果重闪烁。中有化佛菩萨无算。遂之长安善导影堂内乞愿见善导。真像化为佛身。谓康曰。汝依吾施设利乐众生同生安养。康如有所證。南至江陵果愿寺遇一法师。谓康曰。汝欲化人径往新定。缘在于彼。言讫不见。止有香光望西而去。洎到睦郡入城乞食得钱。诱掖小儿能念阿弥陀佛。一声即付一钱。后经月馀孩孺蚁慕念佛。多者即给钱。如是一年。凡男女见康则云阿弥陀佛。遂于乌龙山建净土道场。筑坛三级。聚人午夜行道唱赞。二十四契称扬净邦。每遇斋日云集所化三千许人登座。令男女弟子望康面门。即高声唱阿弥陀佛。佛从口出。连诵十声十佛若连珠状。告曰。汝见佛身即得往生。以贞元二十一年十月。示众嘱累止劝急修净土。言毕跏趺。身放光明而逝。天色斗变狂风四起。百鸟悲鸣。乌龙山也一时变白。今坟塔存于州东台子岩。岁久唯馀方石石傍之土相传疗疾。州民凡婴众病悉焚香取土。随服多差。石之四隅若车辙焉。汉乾祐三年天台山德韶禅师重建其塔。至今高敞。时号后善导焉。 系曰。康所述偈赞皆附会郑卫之声。变体而作。非哀非乐不怨不怒。得处中曲韵。譬犹善医以饧蜜涂逆口之药诱婴儿之入口耳。苟非大权入假。何能运此方便度无极者乎。唱佛佛形从口而出。善导同此作佛事。故非小缘哉。
补续高僧传·义解篇
少康。不知何许人。姓周。赐号广道禅师。行化至江陵。遇一僧曰。汝缘在睦州。言讫不见。遂至睦州。日乞食城中。得钱诱小儿。诵阿弥陀佛。一声与一钱。多念多与。未见乏少。后于山颠建道场。念响佛声闻数里。每念佛一声。众见佛从口出。坐逝之夕。有光烛乌龙山。山色为变白。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05 【介绍】: 唐河东人。德宗贞元五年登进士第。授秘书省正字,充和蕃判官。迁万年尉。坐事贬高州雷泽尉。顺宗时,北迁官桂阳,道卒。能诗。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郡望河东(今山西永济西)。德宗贞元间进士。与贞元五年(789)登进士第之张正元同赋省试诗《临川羡鱼》。登第后授秘书省正字,充和蕃判官,后为万年县尉,贬高州雷泽县尉。顺宗即位,北迁官桂阳,道卒。事迹见《前定录》、《唐诗纪事》卷五〇。《全唐诗》存诗1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50—809 【介绍】: 唐幽州潞人。客荆南,为节度使庾准牙门将。德宗建中二年,从淮西节度使李希烈讨梁崇义。贞元二年,淮西将陈仙奇毒杀希烈,少诚杀仙奇,遂有淮西,诏授申、蔡、光等州节度使。久之,以兵叛,诏削其官爵。寻上章求昭雪,赦之,复其官爵。顺宗即位,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检校司空,封濮阳郡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京兆杜陵人。德宗初,官度支员外郎。贞元九年,累迁太府卿。时裴延龄为户部侍郎、判度支,务行邪谄,公肆诬欺,妄称于粪土中收得银十三万两,号为羡余。少华抗疏论之。帝待延龄方厚,竟不加按问。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14 【介绍】: 唐沧州清池人。吴少诚与之友善,养以为弟,表为申州刺史。宪宗元和四年,少诚病亟,少阳杀其子,自称留后,朝廷不能制,遂以为节度使。严赋敛,劫商贾,招亡命,不肯朝,然屡献牧马以自解,帝亦因而善之。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排行十二,与武元衡同宗,疑为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人。代宗大历二年(767)登进士第,累官至卫尉少卿、国子司业。德宗贞元十八年(802)上巳日,宴儒官三十六人于祭酒之堂,命韩愈撰《上巳日燕太学听弹琴诗序》。贞元末宦官捕太学生何竦、曹寿,少仪上《请明示何竦曹寿罪状奏》以示抗议,使何、曹获释。宪宗元和八年(813)任大理卿,其后事迹不详。事迹散见《旧唐书》之《德宗纪》、《于頔传》,《新唐书·宦者传》,《宝刻丛编》卷七。《全唐诗》存诗2首。
全唐文·卷六百十三
少仪。宪宗朝官国子司业大理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