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3,分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分类词汇(续上)
没肚子
离奇古怪
佛类词典
少见多怪
《國語辭典》:没肚子(沒肚子)  拼音:méi dù zi
没有度量、没有见识。《醒世恒言。卷一○。刘小官雌雄兄弟》:「还有没肚子的人,称量他那竹箱内有物无物,财多财少。」
《漢語大詞典》:离奇古怪(離奇古怪)
十分奇特少见。 苏曼殊 《与刘三书》:“ 曼 近日所遭,离奇古怪,待长者今冬回 申 ,当极谈耳。” 欧阳山 《高干大》第二三章:“这声音叫得那么悲惨,那么凄厉,那么离奇古怪。” 杨朔 《赤道雪》一:“我站在火山口的沿上,一时间好像沉进洪荒远古的宁静里,忘记自己,脑子里幻出离奇古怪的神话。”
少见多怪
【俗语佛源】
见识不广的人见到新鲜的事物,就以为怪诞,不可信,俗语谓之「少见多怪」。源于中国第一篇佛学论文,汉末牟融的《理惑论》。当时佛教传入未久,有人问:说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恐怕只是说得好听,未必是事实吧?牟子用了一句俗谚回答:「少所见,多所怪,睹驼(骆驼)言马肿背。」意思是说少见多怪的人第一次看见骆驼,就说是背肿的马。如清·宣鼎《夜雨秋灯录续集》卷三:「钟十六以妇六月产即云不贞,可谓少见多怪矣。」又如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在少见多怪的原始社会里,有了这么一个奇迹,那轰动一时,就可想而知了。」后亦作「所见少则所怪多」。如晋·葛洪《抱朴子·论仙》:「云物各自有种,况乎难知之事哉!夫所见少则所怪多,世之常也。」又如清·程趾祥《此中人语》卷三:「三足癞蟆;可知天地之大,无所不有,人但少所见、多所怪尔。」(李明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