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167,分145页显示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小怜
小垂
短小
小港
小坡
器小
小笔
小舠
小序
小簟
小数
小数
大小山
小幅
小愈
《漢語大詞典》:小怜(小憐)
北史·后妃传下·齐后主冯淑妃:“ 冯淑妃 名 小怜 , 大穆后 从婢也……慧黠能琵琶,工歌舞。”后用为弹琵琶的典故。 宋 张表臣 《听琵琶》诗:“ 小怜 破得春风恨,何似今宵月正高?”
分類:弹琵琶
《漢語大詞典》:小垂
见“ 小垂手 ”。
《漢語大詞典》:小垂手
(1).舞名。又为乐府杂曲名。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大垂手 宋 郭茂倩 题解:“《乐府题解》曰:大垂手,小垂手,皆言舞而垂其手也。” 南朝 梁 吴均 《小垂手》诗:“舞女出西 秦 ,躡影舞阳春,且復小垂手,广袖拂红尘。” 唐 白居易 《霓裳羽衣舞歌》:“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裙时云欲生。” 宋 唐庚 唐子西文录卷二:“古乐府大垂手、小垂手、独摇手,皆舞名也。”亦省称“ 小垂 ”。 元 马祖常 《次前韵》之四:“乐部韦娘舞小垂,病来能召翰林医。”参见“ 大垂手 ”。
(2).谓双手略向下垂。 宋 林光朝 《与叶丞相子昂》:“ 唐 以来宰相谓之礼絶百僚,无长幼皆拜伏於其前,相君平立小垂手而已。”
《國語辭典》:短小  拼音:duǎn xiǎo
长度偏短、体积不大。如:「轻薄短小」。《三国演义》第四○回:「粲容貌瘦弱,身材短小,幼时往见中郎蔡邕高朋满座,闻粲至,倒履迎之。」
《韵府拾遗 讲韵》:小港
宋史虞允文传允文至采石命诸将列大阵不动分戈船为五其二并东西岸而行其一驻中流藏兵待战其二藏小港备不测释德洪题跋叔党行草皆蝉蜕坟尘之类俭上人携此帖见过翛然如见角巾竹杖行小港榕林之下
《漢語大詞典》:小坡
称 宋 苏过 。宋史·苏过传:“ 过 ( 苏軾 子)字 叔党 ……其《思子臺赋》《颶风赋》早行於世。时称为‘小坡’,盖以 軾 为‘大坡’也。”
《漢語大詞典》:器小
(1).容器狭小。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晏相公》:“方将挹溟海,器小已瀲灧。”
(2).器局狭隘。 汉 桓宽 盐铁论·刺复:“丞史器小,不足与谋。” 晋 葛洪 抱朴子·百里:“庸猥之徒,器小志近,冒于货贿,唯富是图。” 清 魏源 《默觚上·学篇三》:“不知其心易盈者,正由其器小乎!” 吴晗 《朱元璋传》第三章二:“我的看法是, 友谅 志骄, 士诚 器小,志骄的好生事,器小的没有长远打算。”
《漢語大詞典》:小笔(小筆)
(1).较小的毛笔。 唐 胡令能 《咏绣障》诗:“日暮堂前花蘂娇,争拈小笔上牀描。” 宋 李昉 《代人赠襄阳妓》诗:“ 峴山亭 畔红妆女,小笔香牋善赋诗。” 宋 苏轼 《与无释老师书》:“吾师要写大字,特为饮酒数杯,只用寻常小笔作二额。”
(2).指绘画中的小作品。 唐 李绰 尚书故实卷二:“ 顾况 字 逋翁 ,文词之暇,兼攻小笔。” 宋 欧阳修 《试笔·温庭筠严维诗》:“诗之为巧,犹画工小笔尔。” 清 金农 《四哀诗·王屿》:“粉本工小笔,能笺尔雅误。”
(3).小数量的(用于款项)。 老舍 《四世同堂》九三:“每天,他还照常上茶馆去坐坐,然而小笔的生意,他已经看不上眼。”
《韵府拾遗 豪韵》:小舠
燕都游览志大通桥水从玉河中出可达通州小舠从几案前过大类山庄
《國語辭典》:小序  拼音:xiǎo xù
1.《毛诗》有〈大序〉和〈小序〉之分,冠于《诗经》之首,统论全诗之义者为〈大序〉;冠于每篇之首,分论各诗之义者为〈小序〉。
2.诗词文章前的序文。如:「这篇文章前的小序,说明了作者写作的动机。」
《國語辭典》:大序  拼音:dà xù
毛诗篇首〈关雎小序〉之后,总论诗义的序文,称为「大序」。作者说法不一。相对于小序而言。
《漢語大詞典》:小簟
凉席,竹席。 唐 白居易 《竹窗》诗:“轻纱一幅巾,小簟六尺牀。” 明 高明 《琵琶记·琴诉荷池》:“只见香肌无暑,素质生风,小簟琅玕展。” 清 朱彝尊 《桂殿秋》词:“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
分類:凉席竹席
《國語辭典》:小数(小數)  拼音:xiǎo shù
1.小技艺、小技术。《孟子。告子上》:「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2.些微的数额。《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回:「甚至那捐助的小数,自一元几角起,至几十元,那够不上请奖的,拿了钱出去,就完了,谁还管他。」
3.数学上指小于整数1的数,即位于小数点右边的数。如0.1、0.03。
《漢語大詞典》:小数(小數)
稍快。 清 陈确 《脉变记》:“每日亦必早晨小数,午后平缓。”此指脉搏。
分類:脉搏
《漢語大詞典》:大小山
即大山小山。 唐 罗隐 《暇日投钱尚父》诗:“望高 汉 相东西阁,名重 淮王 大小山。”参见“ 大山小山 ”。
《國語辭典》:大山小山  拼音:dà shān xiǎo shān
1.汉淮南王刘安召集文人从事著述,各选辞赋,以类相从,分别称为「大山」、「小山」,如同《诗经》有〈大雅〉、〈小雅〉之分。
2.南朝梁时,何点、何嗣兄弟二人一起遁世隐居,前者号为「大山」,后者号为「小山」。明周肃王之后,睦㮮、安𣵿俱有学行,人称睦㮮为「大山」,安𣵿为「小山」。故后来也用以称呼同时享盛名的兄弟俩。
《漢語大詞典》:小幅
幅面小的书画。 明 刘基 《陈彦德以画见赠》诗:“晓移小幅来赠我,红日满窗花婀娜。”《清朝野史大观·郑板桥受骗》:“贩夫牧竖有烹狗肉以进者,輒作小幅报之。”
《漢語大詞典》:小愈
谓病稍痊可。孟子·公孙丑下:“今病小愈,趋造於朝。”元史·刘国杰传:“若病幸小愈,得灭此虏,则死无憾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