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牵路(牽路)
纤夫拉船时走的小路。 唐 钱起 《江行无题》诗之十六:“牵路沿江狭,沙崩岸不平。” 宋 苏轼 《申三省起请开湖六条状》:“今方二十餘年,而两岸人户,復侵占牵路,盖屋数千间,却於屋外别作牵路,以致河道日就浅窄,準法据理并合拆除。”
分類:纤夫小路
《漢語大詞典》:竹巷
竹林中的小路。 唐 刘禹锡 《伤愚溪》诗之三:“柳门竹巷依依在,野草青苔日日多。” 唐 李绅 《过梅里·忆东郭居》诗:“栖迟还竹巷,物役浸江岛。” 前蜀 韦庄 《河内别业闲题》诗:“ 阮氏 清风竹巷深,满谿松竹似 山阴 。”
分類:竹林小路
《漢語大詞典》:杉径(杉徑)
杉树林中的小路。 宋 朱熹 《万杉寺》诗:“门前杉径深,屋后杉色奇。”
《國語辭典》:邪路  拼音:xié lù
邪道,不正当的行为或方法。唐。王建〈寄崔列中丞〉诗:「贪泉誓不饮,邪路誓不奔。」
《漢語大詞典》:篁径(篁逕)
竹林中的小路。 唐 孟浩然 《寻香山湛上人》诗:“石门殊豁险,篁逕转森邃。”
分類:竹林小路
《漢語大詞典》:微道
(1).隐蔽或偏僻的小路。汉书·黥布传“又使 布 等先从间道破关下军” 唐 颜师古 注:“间道,微道也。”
(2).谓微妙之道。 唐 储光羲 《终南幽居献苏侍郎》诗之二:“中岁尚微道,始知将谷神。”
《國語辭典》:田径(田徑)  拼音:tián jìng
1.田径运动。含括赛跑、跳远、标鎗、铅球等约三十种的运动。如:「这次的运动会,在田径比赛项目方面竞争最为激烈。」
2.田地边的小路。如:「沿这条田径走,就可以找到那户卖茶叶的农家。」
《國語辭典》:田径运动(田徑運動)  拼音:tián jìng yùn dòng
一种体育运动。最初为人类进化时,自卫的要求与作为生活上的技能,是一种基本体力的活动。而后古希腊人在宗教庆典时,于奥林匹克竞技会上常举行一些跑跳投掷等竞赛。沿传至今,由于场地设备与技术的精进,运动方式与项目均已不同。可分为田赛与径赛。田赛如跳高、跳远、推铅球等;径赛多为跑、走等项目。
《漢語大詞典》:田陌
(1).田野。 南朝 宋 鲍照 《从拜陵登京岘》诗:“深德竟何报,徒令田陌空!” 唐 李白 《赠何七判官昌浩》:“老死田陌间,何因扬清芬。”
(2).田间小路。 邹韬奋 《经历》十:“我每日下午五点钟放课后,便独自一人在田陌中乱跑,跑到山墩上瞭望一番。”
《漢語大詞典》:步径(步徑)
只可步行的小路。
《漢語大詞典》:纤道
同“縴道”。江河两岸纤夫挽船前进的小路。
《漢語大詞典》:青径(青徑)
长满青草苔藓的小路。 唐 唐彦谦 《题证道寺》诗:“弯环青径斜,自是野僧家。”
《漢語大詞典》:梯径(梯逕)
亦作“ 梯径 ”。 指石级小路。 唐 杜甫 《望牛头寺》诗:“ 牛头 见鹤林,梯逕绕幽深。”逕,一本作“ 径 ”。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六:“寺之左里许,下梯径,又二里,有亭。”
分類:石级小路
《漢語大詞典》:闲路(閒路)
亦作“间路”。 偏僻的、抄近的小路。汉书·韩信传:“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路絶其輜重。” 颜师古 注:“间路,微路也。”宋书·张畅传:“ 畅 曰:‘此方间路甚多,使命日夕往来,不復以此劳 魏 主。’”
分類:偏僻小路
《漢語大詞典》:箭径(箭徑)
谓笔直的小路。 宋 周必大 《吴郡诸山录》:“故老言 香山 产香,山下平田之中有径,直达山头。 西施 自此採香,故一名採香,亦云箭径,言其直也。”
分類:笔直小路
《國語辭典》:步道  拼音:bù dào
1.马路两旁的人行道。
2.小径,仅供行人行走的小道。《陈书。卷三五。留异传》:「异本谓官军自钱塘江而上,安都乃由会稽、诸暨步道袭之。」《乐府诗集。卷四九。清商曲辞六。无名氏。安东平五首之一》:「船道不通,步道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