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行径(行徑)  拼音:xíng jìng
1.道路。《文选。曹植。送应氏诗二首之一》:「侧足无行径,荒畴不复田。」唐。韩愈〈山石〉诗:「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2.行为、举动。明。高濂《玉簪记》第一六出:「他独自理瑶琴,我独立得苍苔冷,分明是西厢行径。」《儒林外史》第八回:「家君在此数年,布衣蔬食,不过仍旧是儒生行径。」
3.行踪、行迹。《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娼家行径没根蒂的,连夜走了,那里去寻?」
《漢語大詞典》:麦垄(麥壠)
见“ 麦陇 ”。
1.麦田。2.麦田中的小路。
《國語辭典》:麦陇(麥隴)  拼音:mài lǒng
陇,田中高地。麦陇,指麦田。唐。王维〈山中与裴迪秀才书〉:「露湿青皋,麦陇朝雊。」
《漢語大詞典》:樵路
打柴人走的小路。 唐 李白 《鸣皋歌奉饯从翁清归五崖山居》:“ 鸣皋 微茫在何处? 五崖 峡水横樵路。” 清 夏锡祚 《自紫蜺涧至旋螺顶》诗:“荒蹊尠人踪,樵路仅可辨。” 应修人 《山里去》诗:“这里有樵路,就迷了也只迷在此山中。”
分類:打柴小路
《國語辭典》:径行(徑行)  拼音:jìng xíng
任意而行。《礼记。檀弓下》:「礼有微情者,有以故兴物者,有直情而径行者,戎狄之道也。」也作「径情」。
《國語辭典》:径行(逕行)  拼音:jìng xíng
直接行动而不必考虑其他因素。如:「下月聚餐,不再通知,请各位届时径行前往饭店参加。」
分類:任性径自
《漢語大詞典》:村径(村徑)
亦作“ 村逕 ”。 村间小路。 唐 杜甫 《漫成》诗之一:“渚蒲随地有,村径逐门成。” 唐 柳宗元 《雨晴至江渡》诗:“渡头水落村逕成,撩乱浮槎在高树。” 金 党怀英 《宿宣湾》诗:“人家半临水,村径曲穿林。” 元 汤式《一枝花·嘲素梅》套曲:“冷淡偎村径,朝昏傍驛亭。”
分類:小路
《漢語大詞典》:下道
(1).间道,小路。左传·庄公九年:“ 秦子 、 梁子 以公旗辟于下道。”
(2).犹下策。 王闿运 《御夷论一》:“和战者,政教之末迹;諍议者,谋国之下道,故必先明其致此之由,而后智术乃可言也。”
(3).下流,不正经。《金瓶梅词话》第七八回:“三句话就説下道儿去了。”
《漢語大詞典》:夹径(夾徑)
小路两侧。 南唐 冯延巳 《清平乐》词:“四园春早,夹径抽新草。”
分類:小路两侧
《漢語大詞典》:由径(由徑)
从小路走。礼记·曲礼上:“送丧不由径。” 郑玄 注:“径……邪路也。”《论语·雍也》:“有 澹臺灭明 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於 偃 之室也。”后以喻行为不正或不由正道。 唐 元稹 《戒励风俗德音》:“比周之跡已彰,尚矜介特;由径之踪尽露,自谓贞方。” 宋 孔平仲 续世说·仇隙:“ 蕘 知其由径,始恶其为人。”
《國語辭典》:邪径(邪徑)  拼音:xié jìng
不正的行径。《汉书。卷二七。五行志中之上》:「邪径败良田,谗口乱善人。」《文选。张衡。东京赋》:「回行道乎伊阙,邪径捷乎轘辕。」
《國語辭典》:畦径(畦逕)  拼音:xī jìng
1.田间小路。
2.比喻学艺的范围门径。《新唐书。卷二○三。文艺传下。李贺传》:「辞尚奇诡,所得皆惊迈,绝去翰墨畦径,当时无能效者。」宋。楼钥〈催老融墨戏〉诗:「中含太古不尽意,笔墨超然绝畦径。」
《漢語大詞典》:人径(人徑)
亦作“ 人逕 ”。
(1).人行小路。 唐 王维 《过香积寺》诗:“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鐘。”
(2).犹言世途。 南朝 梁 沈约 《游沈道士馆》诗:“朋来握石髓,宾至驾轻鸿。都令人径絶,惟使云路通。” 南朝 梁 江淹 《丹砂可学赋》:“惟云场之少折,乃人逕之多忧。”
分類:小路世途
《漢語大詞典》:斜径(斜徑)
亦作“ 斜逕 ”。 歪斜的小路。 唐 杨炯 《和石侍御山庄》:“阔堑防斜径,平隄夹小渠。” 唐 皮日休 《鹿门隐书》:“圣人之道犹坦途,诸子之道犹斜逕。”
分類:歪斜小路
《漢語大詞典》:岩径(巖徑)
山间小路。 唐 张九龄 《与生公寻幽居处》诗:“及此云山去,窅然巖径好。” 唐 柳宗元 《邕州马退山茅亭记》:“ 周王 之马跡不至, 谢公 之屐齿不及,巖径萧条,登探者以为嘆。”
分類:山间小路
《漢語大詞典》:秋径(秋徑)
亦作“ 秋逕 ”。 秋日荒凉的小路。 唐 钱起 《新雨喜得王卿书问》诗:“苦雨暗秋径,寒花垂紫苔。” 唐 罗邺 《萤》诗之二:“裴回无烛冷无烟,秋逕莎庭入夜天。” 宋 王安石 《蒙亭》诗:“春樊乱梅柳,秋径深松菊。”
《漢語大詞典》:沙径(沙徑)
亦作“ 沙逕 ”。 沙石小路。 唐 黄滔 《景阳井赋》:“徒观其芜没沙逕,葳蕤泽葵,渔樵汲引,荆棘荣衰。” 宋 杨万里 《明发平坦》诗:“似闻前溪水,尽还旧沙径。”
分類:沙石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