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小儿科(小兒科)  拼音:xiǎo ér kē
1.专以儿童为诊治对象的医学类别。
2.吝啬、小家子气。含有嘲讽的意味。如:「平日他是个有名的小儿科,但每逢爱心捐款时,他可一点儿也不小气。」
3.小意思。如:「他财力雄厚,这次金融风暴的损失对他来说只是小儿科而已。」
《國語辭典》:小儿麻痹症(小兒麻痺症)  拼音:xiǎo ér má bì zhèng
病名。一种由滤过性病毒所引发的急性传染病。参见「急性脊髓灰白质炎」条。
《分类字锦》:小儿学士(小儿学士)
北史宗懔传懔少聪敏好读书昼夜不倦语辄引古事乡里呼为小儿学士
分类:聪敏
《漢語大詞典》:小儿王(小兒王)
旧时教书先生自嘲之词。如:俗语说:家有十担粮,不作小儿王。
《国语辞典》:小儿放纸炮(小儿放纸炮)  拼音:xiǎo ér fàng zhǐ pào
(歇后语)又爱又怕。小孩子喜欢玩鞭炮,但又怕鞭炮的声响和爆炸的威力,因此又爱又怕。《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崔生见他言词媚娇,美艳非常,心里也禁不住动火,只是想著防禦相待之厚,不敢造次。好像个小儿放纸炮,真个又爱又怕。」
《国语辞典》:小儿麻痹疫苗(小儿麻痹疫苗)  拼音:xiǎo ér má bì yì miáo
为预防小儿麻痹感染的疫苗,有口服用的沙宾疫苗和注射用的沙克疫苗两种。
《国语辞典》:小儿之见(小儿之见)  拼音:xiǎo ér zhī jiàn
小孩子的见解,形容人极无见识。《三国演义》第三回:「此小儿之见也。吾掌天下之权,十常侍敢待如何?」
《国语辞典》:小儿之态(小儿之态)  拼音:xiǎo ér zhī tài
小孩子的心态或动作。《红楼梦》第九回:「今日世兄一去,三二年就可显身成名的了,断不似往年仍作小儿之态的。」
《分类字锦》:竿上小儿(竿上小儿)
明皇杂录明皇御勤政楼大张声乐罗列百伎时教坊有王大娘善戴百尺竿竿上施木山状瀛洲方丈仍令小儿持锋节出入其间而舞不辍时
分类:
《漢語大詞典》:黄头小儿(黄頭小兒)
刚生的婴儿。南史·沈庆之传:“ 庆之 厉声曰:‘今方兴大事,而黄头小儿皆参预,此祸至矣,宜斩以徇众。’”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三十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男女始生为黄头小儿,言其如婴儿,未有知识也。”
分類:婴儿
《國語辭典》:黄口小儿(黃口小兒)  拼音:huáng kǒu xiǎo ér
幼儿。比喻浅薄幼稚的人。汉。无名氏〈东门行〉:「上用仓浪天故,下为黄口小儿。」亦称「黄口孺子」。
《分类字锦》:鸡窠小儿(鸡窠小儿)
洞微志大平兴国李守忠为承旨奉使南方至琼道逢一翁自称杨霞举年八十一邀守忠诣所居见其父曰叔连年一百二十二又见其祖曰宋卿年一百九十五语次见梁上一鸡窠中有一小儿宋卿曰此吾前代祖也不知其年朔望取下子孙列拜而已
分类:老寿
《漢語大詞典》:白马小儿(白馬小兒)
南史·贼臣传·侯景:“先是 大同 中童謡曰:‘青丝白马 寿阳 来。’ 景涡阳 之败,求锦朝廷,所给青布,及是皆用为袍,采色尚青。 景 乘白马,青丝为轡,欲以应謡。”后因称 侯景 为“白马小儿”。 唐 李白 《金陵歌送别范宣》:“ 白马小儿 谁家子,泰清之岁来关囚。” 王琦 注:“ 白马小儿 谓 侯景 。”
分類:侯景
《漢語大詞典》:嗫嚅小儿(囁嚅小兒)
比喻见识浅陋。 梁启超 《欧洲地理大势论》:“其经营泰东也,则横贯万里不毛之 西伯利亚 ,建一空前絶后之大铁路。自囁嚅小儿之国民视之,几以为五石之瓢匏,落而无所容。”
《漢語大詞典》:内园小儿(内園小兒)
唐 代禁苑中供使唤的杂役。旧唐书·庄恪太子永传:“如京使 王少华 、判官 袁载和 及品官、白身、内园小儿、官人等数十人,连坐至死及剥色、流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