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尊厚
尊崇厚待;尊贵优厚。荀子·臣道:“故諫争辅拂之人,社稷之臣也,国君之寳也,明君所尊厚也。”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六:“天戒若曰:‘诸怀爵禄而尊厚者,还自相害,至灭亡也。’” 宋 曾巩 《为人后议》:“是以子爵父,以卑命尊,亦非所以尊厚其亲也。”
《漢語大詞典》:尊遂
尊贵显达。战国策·齐策四:“士生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
《漢語大詞典》:踢胸
一种系在马胸前的华丽的装饰品,常以此显示其主人地位的尊贵。 清 梁章钜 浪跡丛谈·九锡:“近人宦场中,有戏指知县擢同知、知州为加九锡者,时节相 孙 公 寄圃 与余数之,则一为水晶顶珠,二为白鷴补服,三为朝珠,四为红繖,五为红心雨帽,六为红心拜垫,七为马前踢胸,八为大夫誥轴,而偶忘其一,众思索不得。”《孽海花》第十一回:“到得 潘 府门前,见已有好几辆大鞍车停着,门前几棵大树上,繫着十来匹红缨踢胸的高头大马,知有贵客到了。”
《國語辭典》:养尊处优(養尊處優)  拼音:yǎng zūn chǔ yōu
自处尊贵,生活优裕。《镜花缘》第五四回:「兼之父亲孤身在外,无人侍奉,甥女却在家中养尊处优。」
《国语辞典》:屈身下士  拼音:qū shēn xià shì
尊贵者降低身分,礼遇士人。《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孝景黄帝阁下玄孙,屈身下士,恭己待人,仁声素著。」
《国语辞典》:前呼后应(前呼后应)  拼音:qián hū hòu yìng
形容尊贵者出行时,随从众多,声势浩大的排场。如:「古时大官出巡,出动大批人马,前呼后应的,好不威风。」
《国语辞典》:贵势炎炎(贵势炎炎)  拼音:guì shì yán yán
形容身分地位尊贵显赫到极点。《幼学琼林。卷二。身体类》:「怒发冲冠,蔺相如之英气勃勃;炙手可热,唐崔铉之贵势炎炎。」
《国语辞典》:贵贱之别(贵贱之别)  拼音:guì jiàn zhī bié
尊贵和卑贱的区别。《幼学琼林。卷二。身体类》:「百体非血肉之躯,五官有贵贱之别。」
《国语辞典》:贵贱高下(贵贱高下)  拼音:guì jiàn gāo xià
身分地位有尊贵卑贱的差别。《文选。宋玉。风赋》:「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
《国语辞典》:高贵优雅(高贵优雅)  拼音:gāo guì yōu yǎ
高尚尊贵、优美清雅。如:「她的举止高贵优雅,穿戴得宜,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国语辞典》:万金之躯(万金之躯)  拼音:wàn jīn zhī qū
比喻极为尊贵的人。《三国演义》第二九回:「今何因一时之忿,自轻万金之躯。」《红楼梦》第七一回:「咱们奶奶万金之躯,劳乏了几日,黄汤辣水没吃,咱们哄他欢喜一会还不得一半儿。」
分类:尊贵
《国语辞典》:王公贵戚(王公贵戚)  拼音:wáng gōng guì qī
尊贵的皇亲国戚。《初刻拍案惊奇》卷二○:「有贪得富的,便是王公贵戚,自甘与团头作对。」也作「王孙贵戚」。
《国语辞典》:王公贵人(王公贵人)  拼音:wáng gōng guì rén
王侯公爵等尊贵的人物。《晋书。卷五○。秦秀传》:「是则帝室无正刑也。王公贵人,复何畏哉!」也作「王公大人」。
《国语辞典》:至尊至贵(至尊至贵)  拼音:zhì zūn zhì guì
最为尊贵。汉。荀悦《前汉纪。卷一九。宣帝纪三》:「出门则乘骈辎,下堂则从傅母,进退则鸣佩玉,内饰则结纫绸缪。此则至尊至贵所以自敛,制不自恣纵之义也。」
分类:尊贵荀悦
《国语辞典》:二足尊  拼音:èr zú zūn
人类中最尊贵者,即佛陀。《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卷下》:「二足尊说时,多亿恒河沙众有不退佛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