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平抬  拼音:píng tái
传统书写表示礼貌的格式。遇尊敬的对象,有关其称谓、身体、行为等词换行顶格再写,称为「平抬」。
《国语辞典》:您哪  拼音:nín nǎ
对人表示客气、尊敬的称呼。如:「您哪生意好不好?」
《国语辞典》:您纳(您纳)  拼音:nín na
对人表示客气、尊敬的称呼。如:「您纳最近身子可好?」也作「您哪」、「您老」。
《国语辞典》:挪抬  拼音:nuó tái
传统书写表示礼貌的格式。遇值得尊敬的对象,有关其称谓、身体、行为等词原行空一格再写,称为「挪抬」。
《国语辞典》:敬老节(敬老节)  拼音:jìng lǎo jié
我国社会为表示对老年人的尊敬,特定农历九月九日为「敬老节」。
《漢語大詞典》:福底儿(福底兒)
尊敬语。指长辈所吃剩的饮食。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 长姐儿 ﹞连忙去找盅子,太太道:‘不用找去了,你就等着拣你二位大奶奶个福底儿罢。’”
《漢語大詞典》:焚香礼拜(焚香禮拜)
烧香脆拜。表示尊敬服从。《三国演义》第六十回:“﹝前军﹞所到之处,秋毫无犯。百姓扶老携幼,满路瞻观,焚香礼拜。”亦作“ 焚香膜拜 ”。 明 归有光 《唐孺人墓志铭》:“ 兆 多疾,每疾作,孺人輒不食饮,焚香膜拜,以祈福祐。”
《漢語大詞典》:顺齿(順齒)
谓尊敬年长者。大戴礼记·主言:“上敬老则下益孝,上顺齿则下益悌。” 王聘珍 解诂:“以敬事长曰顺。齿,年也。”
《國語辭典》:敬而远之(敬而遠之)  拼音:jìng ér yuàn zhī
指对鬼神要存有尊敬之心,但不涉于迷信。语本《论语。雍也》:「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引申为虽表示尊敬,但保持距离,既不亲近、也不得罪。《老残游记》第一一回:「若遇此等人,敬而远之,以免杀身之祸,要紧!要紧!」
《國語辭典》:敬老慈幼  拼音:jìng lǎo cí yòu
尊敬长者,慈爱儿童。《隋唐演义》第五五回:「臣闻先王之政,敬老慈幼,罪人不孥,鳏寡孤独,时时矜恤。」也作「敬老慈稚」、「敬老慈少」。
《國語辭典》:敬老怜贫(敬老憐貧)  拼音:jìng lǎo lián pín
尊敬老人,爱护贫弱的人。形容人有尊重老者,怜悯贫穷者的美好品德。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四折:「吾神又将小女桂花配与奇童为妻,则为你恤孤念寡,敬老怜贫,因此感动天地也。」元。无名氏《九世同居》第一折:「闻知张公艺长者恤孤念寡,敬老怜贫,出无倚之丧,嫁孤寒之女。」也作「敬老恤贫」。
《國語辭典》:敬老尊贤(敬老尊賢)  拼音:jìng lǎo zūn xián
敬重年老与有贤德的人。《东周列国志》第四九回:「昭公七年,宋国岁饥,公子鲍尽出其仓廪之粟,以济贫者。又敬老尊贤,凡国中年七十以上,月致粟帛,加以饮食珍味,使人慰问安否。」
《国语辞典》:敬若神明  拼音:jìng ruò shén míng
像敬重神明一样尊敬对方。如:「他执政英明,所以百姓对他敬若神明。」
《國語辭典》:敬上爱下(敬上愛下)  拼音:jìng shàng ài xià
敬事长上,爱护晚辈或下人。形容待人谦恭有礼。《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下》:「孝弟忠恕,敬上爱下,博通旧闻,德行醇备,至于黄发,靡有愆失。」也作「敬上接下」。
《漢語大詞典》:敬贤下士(敬賢下士)
尊敬贤者,屈身交接士人。旧时谓封建帝王或官员重视人才。汉书·谷永传:“敬贤下士,乐善不倦。”亦作“ 敬贤礼士 ”。《三国演义》第四二回:“ 孙将军 虎踞六郡,兵精粮足,又极敬贤礼士, 江 表英雄,多归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