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寿行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留多寿行,是阿罗汉舍福而延长其寿之法也。阿罗汉,为成就神通,心得自在者,或于僧众或于别人布施诸命缘之衣钵等,施已发愿,即入第四禅定,从定起已,心念口言凡我感能富果报之业,愿皆转招寿命之果报。彼时招能富果之业,即转招寿命之果。二、舍多寿行,是阿罗汉灭寿命而增长富福之法也。阿罗汉如前布施僧众了,发愿,即入第四禅定,从定起已,心念口言,凡我招寿果之业,愿皆转招富果。彼时招寿果之业,即转招富果。见俱舍论二。
(名数)一、留多寿行,是阿罗汉舍福而延长其寿之法也。阿罗汉,为成就神通,心得自在者,或于僧众或于别人布施诸命缘之衣钵等,施已发愿,即入第四禅定,从定起已,心念口言凡我感能富果报之业,愿皆转招寿命之果报。彼时招能富果之业,即转招寿命之果。二、舍多寿行,是阿罗汉灭寿命而增长富福之法也。阿罗汉如前布施僧众了,发愿,即入第四禅定,从定起已,心念口言,凡我招寿果之业,愿皆转招富果。彼时招寿果之业,即转招富果。见俱舍论二。
大无量寿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无量寿经二卷,在净土三部经中为最大本,故名。又略曰大经。
(经名)无量寿经二卷,在净土三部经中为最大本,故名。又略曰大经。
天寿
【佛学大辞典】
(寺名)寺号也,宋赞宁于端拱元年在左街天寿寺,上宋高僧传三十卷,故彼书一称天寿史。
(寺名)寺号也,宋赞宁于端拱元年在左街天寿寺,上宋高僧传三十卷,故彼书一称天寿史。
化他寿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可以济度之众生无限,故诸佛之大悲永远不尽。即化益众生之寿命也。
(术语)可以济度之众生无限,故诸佛之大悲永远不尽。即化益众生之寿命也。
正法寿
【佛学大辞典】
(术语)正法之寿命也。佛灭后一千年正法时之间,谓为正法寿。以教行證之三,为正法之体,住于此三世,为正法之寿命。俱舍论二十八曰:「既知如来正法寿,渐次沦亡如至喉。」(参见:正像末)
【佛学常见辞汇】
正法的寿命。
(术语)正法之寿命也。佛灭后一千年正法时之间,谓为正法寿。以教行證之三,为正法之体,住于此三世,为正法之寿命。俱舍论二十八曰:「既知如来正法寿,渐次沦亡如至喉。」(参见:正像末)
【佛学常见辞汇】
正法的寿命。
正像末
【佛学大辞典】
(术语)凡一佛出世则以其佛为本,立正法,像法,末法之三时。然诸经皆说正像之二时,大悲经独说正像末三时。又如杂阿含,俱舍论,唯说正法之一时。一正法,正者證也,佛虽去世而法仪未改,有教有行,有正得證果者,是为正法时。二像法,像者似也,讹替也,道化渐讹替,而真正之法仪行仪不行,随而无證果者,但有教有行,而像似之佛法行,此时谓之像法时。三末法,末者微也,转为微末,但有教而无行,无證果时,是为末法时。嘉祥法华义疏五曰:「佛虽去世法仪未改,谓正法时。佛去世久,道化讹替,谓像法时。转复微末,谓末法时。」法华玄赞五曰:「若佛正法,教行證三,皆具足有。若佛像法,唯有教行,无證果者。若佛末法,唯有教在,行證并无。」青龙仁王经疏三下曰:「有教有行,有得果證,名为正法。有教有行,而无果證,名为像法。唯有其教,无行无證,名为末法。」三大部辅注七曰:「正者證也,像者似也,末者微也。」又俱舍论二十九以教證为正法之体,明住于正法之世,为一千岁。教法者经律论之三藏也,證法者三乘之菩提分法也(与前言證果异),若有人于其教法诵持及正说者,为住于教法世。若有人行其菩提分法者,为住于證法世。故随此三人住世之时量,可知住于正法世之时量。圣教中总言为唯千岁住(證法唯千年住,教法之住时,复过于此,即像法也)。颂曰:「佛正法有二:谓教證为体,有持说行者,此便住世间。」
【佛学常见辞汇】
佛法共分为三个时期,即正法时期、像法时期、末法时期。释尊法运期限,各经所载不同,古德多依用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之说。正法时期,正者证也,佛虽灭度,法仪未改,有教,有行,有证果者,是名正法时期;像法时期,像者似也,此时期,有教,有行,但证果的人已经很少;末法时期,末者微也,此时期转为微末,只有教而无行,更无證果者。
(术语)凡一佛出世则以其佛为本,立正法,像法,末法之三时。然诸经皆说正像之二时,大悲经独说正像末三时。又如杂阿含,俱舍论,唯说正法之一时。一正法,正者證也,佛虽去世而法仪未改,有教有行,有正得證果者,是为正法时。二像法,像者似也,讹替也,道化渐讹替,而真正之法仪行仪不行,随而无證果者,但有教有行,而像似之佛法行,此时谓之像法时。三末法,末者微也,转为微末,但有教而无行,无證果时,是为末法时。嘉祥法华义疏五曰:「佛虽去世法仪未改,谓正法时。佛去世久,道化讹替,谓像法时。转复微末,谓末法时。」法华玄赞五曰:「若佛正法,教行證三,皆具足有。若佛像法,唯有教行,无證果者。若佛末法,唯有教在,行證并无。」青龙仁王经疏三下曰:「有教有行,有得果證,名为正法。有教有行,而无果證,名为像法。唯有其教,无行无證,名为末法。」三大部辅注七曰:「正者證也,像者似也,末者微也。」又俱舍论二十九以教證为正法之体,明住于正法之世,为一千岁。教法者经律论之三藏也,證法者三乘之菩提分法也(与前言證果异),若有人于其教法诵持及正说者,为住于教法世。若有人行其菩提分法者,为住于證法世。故随此三人住世之时量,可知住于正法世之时量。圣教中总言为唯千岁住(證法唯千年住,教法之住时,复过于此,即像法也)。颂曰:「佛正法有二:谓教證为体,有持说行者,此便住世间。」
【佛学常见辞汇】
佛法共分为三个时期,即正法时期、像法时期、末法时期。释尊法运期限,各经所载不同,古德多依用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之说。正法时期,正者证也,佛虽灭度,法仪未改,有教,有行,有证果者,是名正法时期;像法时期,像者似也,此时期,有教,有行,但证果的人已经很少;末法时期,末者微也,此时期转为微末,只有教而无行,更无證果者。
本寿命妙
【佛学大辞典】
(术语)本门十妙之一。谓本时非长非短之慧命不思议也。
(术语)本门十妙之一。谓本时非长非短之慧命不思议也。
百二十岁寿命
【佛学大辞典】
(传说)据经论所说,释尊出世,人寿百岁之时也。智度论四曰:「人寿百岁,佛出时到。」弥勒上生经疏上曰:「释迦减劫百岁出世,弥勒增劫出世。」然佛寿有二说:一人寿百岁之时,则佛寿亦百岁。为以其福分与未来之弟子,减寿之第五分(五分百岁也),八十入灭。二人寿百岁,而佛过于众人,其寿命亦超过之,为百二十岁。只为末世之弟子,减第三分(三分百二十岁),八十入灭。大集月藏经第十法灭尽品曰:「我今为众生弃舍身寿命,为增三精气,悲悯众生故,舍身寿第三分,令我法海满,洗浴诸天人。」大毗婆沙论百二十六曰:「有作是说:诸佛世尊舍第五分寿。有作是说:诸佛世尊舍第三分寿。若说诸佛舍第三寿者释迦牟尼佛寿量应住百二十岁,舍后四十但受八十。(中略)若说诸佛舍第五寿者,释迦牟尼世尊所感寿量应住百岁。舍后二十,但受八十。」
(传说)据经论所说,释尊出世,人寿百岁之时也。智度论四曰:「人寿百岁,佛出时到。」弥勒上生经疏上曰:「释迦减劫百岁出世,弥勒增劫出世。」然佛寿有二说:一人寿百岁之时,则佛寿亦百岁。为以其福分与未来之弟子,减寿之第五分(五分百岁也),八十入灭。二人寿百岁,而佛过于众人,其寿命亦超过之,为百二十岁。只为末世之弟子,减第三分(三分百二十岁),八十入灭。大集月藏经第十法灭尽品曰:「我今为众生弃舍身寿命,为增三精气,悲悯众生故,舍身寿第三分,令我法海满,洗浴诸天人。」大毗婆沙论百二十六曰:「有作是说:诸佛世尊舍第五分寿。有作是说:诸佛世尊舍第三分寿。若说诸佛舍第三寿者释迦牟尼佛寿量应住百二十岁,舍后四十但受八十。(中略)若说诸佛舍第五寿者,释迦牟尼世尊所感寿量应住百岁。舍后二十,但受八十。」
延年转寿
【佛学大辞典】
(杂语)赖自己之定力,或佛力等,延长宿业所感之寿命也。据发智论十二并俱舍论三等,谓成就神通心得自在阿罗汉,对僧众或别人,以诸命缘之衣钵等物,随分布施,施已发愿,即入定,由定起已,心念口言,我能感富之异熟果之业,愿皆转招寿之异熟果云云。是说依自己之定力,转富之异熟果,而感命之异熟果,以得延年转寿者也。又造塔延命功德经,说由造塔之修福而得延命之法。并(参见:前)
(杂语)赖自己之定力,或佛力等,延长宿业所感之寿命也。据发智论十二并俱舍论三等,谓成就神通心得自在阿罗汉,对僧众或别人,以诸命缘之衣钵等物,随分布施,施已发愿,即入定,由定起已,心念口言,我能感富之异熟果之业,愿皆转招寿之异熟果云云。是说依自己之定力,转富之异熟果,而感命之异熟果,以得延年转寿者也。又造塔延命功德经,说由造塔之修福而得延命之法。并(参见:前)
延寿
【佛学大辞典】
(人名)杭州慧日山永明寺智觉禅师,名延寿。参天台韶国师而悟玄旨。吴越忠懿王钱俶,深归于师。迁于永明大道场。众盈三千。宋太祖开宝八年,年七十二而寂。著宗镜录百卷,万善同归集六卷。师嗣天台韶国师,韶嗣法眼益禅师。见五灯会元十,佛祖统纪二十六,佛祖通载二十六,稽古略三。
(人名)杭州慧日山永明寺智觉禅师,名延寿。参天台韶国师而悟玄旨。吴越忠懿王钱俶,深归于师。迁于永明大道场。众盈三千。宋太祖开宝八年,年七十二而寂。著宗镜录百卷,万善同归集六卷。师嗣天台韶国师,韶嗣法眼益禅师。见五灯会元十,佛祖统纪二十六,佛祖通载二十六,稽古略三。
延寿妙门陀罗尼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佛说延寿妙门陀罗尼经。一卷,宋法贤译。佛在菩提道场时,因金刚手菩萨之请而说延寿之妙咒。护命法门神咒经,善方便陀罗尼经,金刚秘密善门陀罗尼经,皆同本。
(经名)佛说延寿妙门陀罗尼经。一卷,宋法贤译。佛在菩提道场时,因金刚手菩萨之请而说延寿之妙咒。护命法门神咒经,善方便陀罗尼经,金刚秘密善门陀罗尼经,皆同本。
延寿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上经之略称。
(经名)上经之略称。
延寿堂
【佛学大辞典】
(堂塔)又作省行堂,涅槃堂等。置必死之病人处。释氏要览下曰:「西域传云:祇桓西北角,日光没处,为无常院。若有病者,当安其中。意为凡人内心贪著房舍衣钵道具,生恋著心无厌背故。制此堂,令闻名见题,悟一切法无有常故。今称延寿堂涅槃堂者,皆后人随情爱名之也。」象器笺二曰:「禅林宝训音义云:延寿堂抚安老病之所也。古者丛林老僧,送安乐堂,病者送延寿堂也,又今涅槃堂是也。」
(堂塔)又作省行堂,涅槃堂等。置必死之病人处。释氏要览下曰:「西域传云:祇桓西北角,日光没处,为无常院。若有病者,当安其中。意为凡人内心贪著房舍衣钵道具,生恋著心无厌背故。制此堂,令闻名见题,悟一切法无有常故。今称延寿堂涅槃堂者,皆后人随情爱名之也。」象器笺二曰:「禅林宝训音义云:延寿堂抚安老病之所也。古者丛林老僧,送安乐堂,病者送延寿堂也,又今涅槃堂是也。」
延寿堂主
【佛学大辞典】
(职位)略称堂主。延寿堂之主事也。象器笺八曰:「禅苑清规延寿堂主云:堂主须请宽心耐事,道念周旋,安养病僧,善知因果之人。堂中所用,柴炭米面,油盐酱菜,茶汤药饵,姜枣乌梅,什物家事,皆系堂主缘化。」
(职位)略称堂主。延寿堂之主事也。象器笺八曰:「禅苑清规延寿堂主云:堂主须请宽心耐事,道念周旋,安养病僧,善知因果之人。堂中所用,柴炭米面,油盐酱菜,茶汤药饵,姜枣乌梅,什物家事,皆系堂主缘化。」
自證寿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一切诸佛无量寿之德也。
(术语)谓一切诸佛无量寿之德也。
如来寿量品
【佛学大辞典】
(经名)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十六品之名。四要品之一。说释迦如来既于久远之昔成佛,其寿量无数无量不可思议,此称为开迹显本,一经中于此始开八相成道垂迹之化身,而显久远实成之本身也。
(经名)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十六品之名。四要品之一。说释迦如来既于久远之昔成佛,其寿量无数无量不可思议,此称为开迹显本,一经中于此始开八相成道垂迹之化身,而显久远实成之本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