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1,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分类词汇(续上)
榰机石
找到
线断风筝
大海捞针
穷猿奔林
认觅
《漢語大詞典》:榰机石(榰機石)
支机石。传说 汉武帝 令 张骞 寻觅 河 源, 骞 乘槎至天河,见一妇人浣纱,妇人与 骞 一石。 骞 既归,以石问于 成都 卜人 严君平 , 严 谓是 织女 支机石。 金 元好问 《赠萧汉杰》诗:“相逢莫话榰机石,自省枯槎是客星。”
《国语辞典》:找到  拼音:zhǎo dào
寻觅后发现或获得。如:「经过长时间的摸索,他终于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红楼梦》第三九回:「那地名坐落,不似爷说的一样,所以找了一日,找到东北上田埂子上才有一个破庙。」
《國語辭典》:线断风筝(線斷風箏)  拼音:xiàn duàn fēng zhēng
比喻一去无音信。参见「断线风筝」条。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三折:「掴著手分开云雨,腾的似线断风筝。」《醒世恒言。卷三一。郑节使立功神臂弓》:「大尹再教放下篮去取时,杳无踪迹。一似石沉大海,线断风筝。」
《國語辭典》:大海捞针(大海撈針)  拼音:dà hǎi lāo zhēn
在大海里捞取遗失的针。比喻东西很难找到或事情难以完成。明。汪錂《春芜记》第一三出:「只是命运低微,人情薄恶,觅利如大海捞针,揽祸似乾柴引火。」《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这却是大海捞针似的,那里捉得著他。」也作「东海捞针」、「海底捞针」、「水底捞针」。
分類:无从寻觅
《國語辭典》:穷猿奔林(窮猿奔林)  拼音:qióng yuán bēn lín
比喻人在困窘的境况,急于寻找安身的地方。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北门之叹,久已上闻,穷猿奔林,岂暇择木?」也作「穷猿投林」。
《漢語大詞典》:认觅(認覓)
谓寻觅相认。《敦煌变文汇录·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 目连 启言狱主:‘此个地狱中,有 青提夫人 已否?是贫道阿孃,故来认觅。’”一本作“ 访觅 ”。
分類:寻觅相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