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一向小乘寺
【佛学大辞典】
(杂语)总称一向专学小乘不兼大乘之寺。非一寺之名。见大藏日本撰述部之显戒论。
一向大乘寺
【佛学大辞典】
(杂语)总称一向专学大乘不兼小乘之寺。非一寺之名。见大藏日本撰述部之显戒论。
入寺
【佛学大辞典】
(杂语)入寺住持也。
大寺
【佛学大辞典】
(杂名)梵语,摩诃毗诃罗Maha%viha%ra,玄应音义十六曰:「梵言毗诃罗,此云游诸僧游履处也。旧本以寺代之,寺之言司也。」
大相国寺
【佛学大辞典】
(杂名)在河南开封县治东北。齐天保六年建。初名建国。唐睿宗改为相国。宋至道二年重建。题寺额曰大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又辽使入觐讫。翌日诣寺烧香。金章宗元世祖明太祖相继重修。明末为河水淤没。清顺治时重建。乾隆时重修。赐额古汴名蓝。
大梵寺
【佛学大辞典】
(寺名)刺史韦宙请六祖说法处也。广东通志二百二十九曰:「韶州府曲江县,报恩光孝寺,在河西。唐开元二年,僧宗锡建,名开元寺,又更名大梵寺,刺史韦宙请六祖说坛经处。宋崇宁三年,诏诸州建崇宁寺,致和中改天宁寺。绍兴三年,专奉徽宗香火,赐额曰报恩光孝寺。」
大秦寺
【佛学大辞典】
(寺名)波斯国之火教。来唐之长安。太宗敕建大秦寺。其法曰末尼祆教。僧史略下曰:「大秦末尼,胡神也。官品令,有祆正。火祆(火烟切)教法起大波斯国号苏鲁支,有弟子名玄宾,习师之法居波斯国,大总长如火山后行化于中国。贞观五年有传法穆护何禄,将祆教诣阙闻奏,敕令长安崇化坊立祆寺号大秦寺,又号波斯寺。」
大云光明寺
【佛学大辞典】
(寺名)回回教寺院之名。佛祖统纪四十一曰:「唐代宗三年,敕回纥奉末尼者,建大云光明寺。」又「同六年,回纥请于荆杨洪越等州置大云光明寺,其徒白衣白冠。」
大慈恩寺
【佛学大辞典】
(寺名)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皇太子治,为文德皇后于长安创大慈恩寺,高宗永徽三年,玄奘三藏奏请建大塔,奉安西来之经论梵本佛舍利,塔高二百尺。见稽古史略三。
大慈恩寺三藏
【佛学大辞典】
(人名)玄奘三藏尝住大慈恩寺,故有此号。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佛学大辞典】
(书名)十卷,唐慧立本等撰。
大兴善寺
【佛学大辞典】
(寺名)在长安,隋开皇年中建之,后不空三藏居之,唐十大寺之一。稽古史略二曰:「开皇二年六月,隋帝诏,以长安龙首山宜建都邑,城曰大兴城,殿曰大兴殿,寺曰大兴善寺。」
中天竺寺
【佛学大辞典】
(寺名)杭州飞来峰有三处伽蓝:上天竺寺,中天竺寺,下天竺寺是也。
日本佛寺之始
【佛学大辞典】
(故事)三国佛教略史曰:「世尊灭后一千五百零一年(西洋纪元后五百五十二年),日本钦明帝十三年冬十月百济国圣明王始以佛像经卷赠于日本。(中略)帝下群臣议,苏我稻目尊礼佛法之请,物部尾舆中臣镰子执为不可。帝乃赐佛像于稻目,稻目舍向原之宅为寺奉像,名曰向原寺,是日本佛寺之始。」
内寺
【佛学大辞典】
(杂名)谓大内之道场也。内道场起于后魏。而得名在乎隋朝。炀帝以我为古。变革事多。改僧寺为道场。改道观为方坛。若内中僧事,则谓之内道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