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戒珠寺
【佛学大辞典】
(寺名)在今浙江绍兴县东北六里。本为王右军故宅。右军舍宅为寺,寺有题扇桥。尝在此题老姥所持之六角竹扇。人竞买之。见名胜志。
青龙寺仪轨
【佛学大辞典】
(经名)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莲华胎藏菩提幢标帜普通真言藏广大成就瑜伽之异名。三卷,唐法全在青龙寺译出。大日经四部仪轨之一。又有青龙寺仪轨一卷。失译。
东禅寺
【佛学大辞典】
(寺名)湖广通志七十八曰:「黄州府黄梅县,东禅寺在黄梅县西南一里。」名胜志曰:「东禅寺号莲华寺,乃五祖传衣钵于六祖处。有六祖簸糠池,坠腰石,及吴道子传衣图。」
定慧寺
【佛学大辞典】
(寺名)在江苏丹徒县焦山。汉名普济寺。宋改焦山寺。清改今名。寺有古鼎。王士祯属程邃释文。定为周宣王时物。
金山寺
【佛学大辞典】
(寺名)在江苏省镇江金山上。梁武帝天监四年二月十五日,始于此寺,设水陆会。至宋改号龙游寺。以佛印禅师了元,尝住此,与苏轼问答而著。见释氏稽古录二,续传灯录五等。
法性寺
【佛学大辞典】
(寺名)六祖慧能大师值印宗法师,与僧言非风非幡,仁者心动之寺也。六祖坛经曰:「遂出至广州法性寺。」清一统志七十九曰:「在府城内西北,旧为乾明法性二寺,宋合为一,亦改法性寺也。」
法门寺
【佛学大辞典】
(寺名)在今陕西扶风县北二十里崇正镇。即唐宪宗迎佛骨之处。见清一统志。
法雨寺
【佛学大辞典】
(寺名)禅寺也。本称为后寺。普陀山志三曰:「在白华顶之左光熙峰下,明万历八年建,三十四年赐额镇海襌寺。前后两寺,为名久矣。遭燬遭劫,与前寺同时残毁。国朝康熙二十八年南巡,御题天花法雨额赐后寺,遂改今名。」
岳林寺
【佛学大辞典】
(寺名)又作岳林寺,在浙江奉化县,梁大同中所建,五代时,布袋和尚住于此,遂于其东廊下示灭。据传灯录二十七,大殿东堂,布袋之全身现存,后宋皇祐中赐御书佛法二字云。
岫云寺
【佛学大辞典】
(寺名)俗名潭柘寺,在京城正西七十里,潭柘山前。始创于晋,清康熙三十一年赐金重脩,宏丽轶旧观。行宫参差,有舍利塔金刚延寿塔俱在寺内。
南朝佛寺志
【佛学大辞典】
(书名)二卷,此书为清孙文川遗稿,陈作霖于丛残蠹蚀中编纂成轶。总列寺名二百二十有六。凡同名而非确在金陵者,与六朝以后所创者,概不滥载。
建初寺
【佛学大辞典】
(寺名)康僧会至吴,感舍利而化吴王孙权。权为建塔,以始有佛寺,号为建初寺,其地名佛陀里。见高僧传一(康僧会传)。
香山寺
【佛学大辞典】
(寺名)在龙门山之阳,伊水之左,本为唐日照三藏之墓处,后因梁王之请立伽蓝,敕为香山寺。危楼当溪,飞阁凌云,石像七龛,浮图八角,庄丽冠于天下。见贤首华严传记一。
皇觉寺
【佛学大辞典】
(寺名)在今凤阳县南二里。明太祖微时。尝为寺僧。洪武初改名龙兴寺。
祅寺
【佛学大辞典】
(杂名)末尼祅教之寺也。(参见:大秦寺)
大秦寺
【佛学大辞典】
(寺名)波斯国之火教。来唐之长安。太宗敕建大秦寺。其法曰末尼祆教。僧史略下曰:「大秦末尼,胡神也。官品令,有祆正。火祆(火烟切)教法起大波斯国号苏鲁支,有弟子名玄宾,习师之法居波斯国,大总长如火山后行化于中国。贞观五年有传法穆护何禄,将祆教诣阙闻奏,敕令长安崇化坊立祆寺号大秦寺,又号波斯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