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对
【佛学大辞典】
(杂语)点检对校帐簿与实物。
(杂语)点检对校帐簿与实物。
断对治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对治)
【三藏法数】
谓众生知一切烦恼惑业,能招生死之苦,于是修无间道,断除惑业,故名断对治。(无间道者,观道相续无有间断也。)
(术语)(参见:对治)
【三藏法数】
谓众生知一切烦恼惑业,能招生死之苦,于是修无间道,断除惑业,故名断对治。(无间道者,观道相续无有间断也。)
四对治
【佛学次第统编】
俱舍论云四种对治,对即敌对,治即攻治。譬如人有此病,即用此药治之,故名对治。
一、厌患对治 谓众生见欲界生死之苦,烦恼惑业之集,深生厌患,起大加行,修于圣道,对治苦集,故名厌患对治。
二、断对治 谓众生知一切烦恼惑业,能招生死之苦,于是修无间道,断除惑业,故名断对治。
三、持对治 谓从无间道后,起解脱道,则能摄持所断烦恼,不令更起。故名持对治。
四、远分对治 谓从解脱道后,起胜进道,能令所断三惑,永永远离,故名远分对治。
俱舍论云四种对治,对即敌对,治即攻治。譬如人有此病,即用此药治之,故名对治。
一、厌患对治 谓众生见欲界生死之苦,烦恼惑业之集,深生厌患,起大加行,修于圣道,对治苦集,故名厌患对治。
二、断对治 谓众生知一切烦恼惑业,能招生死之苦,于是修无间道,断除惑业,故名断对治。
三、持对治 谓从无间道后,起解脱道,则能摄持所断烦恼,不令更起。故名持对治。
四、远分对治 谓从解脱道后,起胜进道,能令所断三惑,永永远离,故名远分对治。
对于父母
【佛学次第统编】
长阿含经曰人子当以五事敬父母,云何为五?
一者、供养无乏 四者、父母正令不敢违背
二者、凡所为先白父母 五者、不断父母所作正业
三者、父母所为恭顺无逆
善生子经说事父母五事:
一者、念家事 四者、供养
二者、修债负 五者、承父母之欢心
三者、解诫
六方礼经曰子事父母,当有五事:
一、当念治生 四、当念父母恩
二、早起令奴婢时作饭食 五、父母有病恐惧求医治之
三、勿增父母忧
长阿含经曰人子当以五事敬父母,云何为五?
一者、供养无乏 四者、父母正令不敢违背
二者、凡所为先白父母 五者、不断父母所作正业
三者、父母所为恭顺无逆
善生子经说事父母五事:
一者、念家事 四者、供养
二者、修债负 五者、承父母之欢心
三者、解诫
六方礼经曰子事父母,当有五事:
一、当念治生 四、当念父母恩
二、早起令奴婢时作饭食 五、父母有病恐惧求医治之
三、勿增父母忧
父母对子
【佛学次第统编】
六方礼经曰父母视子有五事:
一、使去恶就善 四、为娶妇
二、教以书疏 五、给与家中所有
三、使持经戒
六方礼经曰父母视子有五事:
一、使去恶就善 四、为娶妇
二、教以书疏 五、给与家中所有
三、使持经戒
妇对于夫
【佛学次第统编】
六方礼经曰妇事夫有五事:
一者、夫从外来,当起迎之。
二者、夫出不在,当炊蒸扫除待之。
三者、不得有淫心于外夫,虽被骂詈,亦不作色还骂。
四者、当用夫教诫,所有什物,不得藏匿。
五者、待夫休息,盖藏乃卧。
优婆塞戒经说妻对于夫,有十四事:
一、所作须尽心。 八、爱怜奴婢。
二、常作不懈怠。 九、善守护财物。
三、所作必有终。 十、善顺夫之教诲。
四、疾作不失时。 十一、夙兴夜寐。
五、常瞻视宾客。 十二、善求净食。
六、净其房舍卧具。 十三、善隐夫之恶。
七、爱敬而言语柔顺。 十四、善瞻视夫之病苦。
玉耶经曰:「佛告玉耶女,女人之法,无倚端正,而生憍慢。形貌端正,非真端正,唯心端正,人皆爱敬,是实端正。」为女人者:
一、应晚眠早起,修治家事,有美膳先进姑嫜夫主。
二、看护家物。
三、慎口忍耐而少瞋恚。
四、常戒慎如恐不及。
五、应一心恭敬姑嫜夫主,以尽孝道。
又有五种妇法:
一、如母之妇,爱夫如子故。 四、如婢之妇,事夫如主故。
二、如臣之妇,事夫如君故。 五、如夫之妇,亲昵同心唯形异故。
三、如妹之妇,事夫如兄故。
又云五事:
一、情无憍慢。 四、善待宾客。
二、善事内外。 五、善名称扬。
三、家室丰盈。
次有三恶法:
一、未暝已眠,日出不起,瞋对夫主,反目嫌骂。
二、好自饮啖,乃以恶食与姑嫜夫主,好色欺诈。
三、不念生活,好事嬉游,道及他人长短好丑,斗乱口舌,憎嫉亲族,为人所贱。
玉耶女既受佛教,心自惭愧,曰:「吾向愚痴,不知正法,所为皆邪,乞许受教。」即奉佛受三皈五戒。
阿那邠邸化七子经曰:「阿那邠邸长者,为儿娶妇,颜貌端正,色若桃华。妇为波斯匿王大臣之女,以恃父故,不恭敬姑嫜夫婿,亦不事三宝。长者乃诣佛所,请佛垂教。翌日,佛到长者之家告新妇言:为人妇者,有四事,一、似母之妇,二、似亲之妇,三、似敌之妇,四、似婢之妇。
一、似母之妇者 承事夫主供养无乏。
二、似亲之妇者 见夫主无增减心,苦乐与共。
三、似敌之妇者 见夫则怀瞋恚,憎嫉夫主而不承事。
四、似婢之妇者 贤良之妇,见夫主忍言语,终不还报,恒有慈心。
事夫善者死生天上,恶者死入地狱。」善生女闻之大惭曰:「世尊,妾今愿为似婢之妇,遂归依三宝,为优婆夷。」
善生子经曰:「善作善成,取与必审。晨起夜息,事事必习。待其君子,问讯君子,辞气和,语言顺,正几席,洁饮食,勤念布施,供养丈夫,此妇之十四事也。夫妇睦宜,善法不衰。」
六方礼经曰妇事夫有五事:
一者、夫从外来,当起迎之。
二者、夫出不在,当炊蒸扫除待之。
三者、不得有淫心于外夫,虽被骂詈,亦不作色还骂。
四者、当用夫教诫,所有什物,不得藏匿。
五者、待夫休息,盖藏乃卧。
优婆塞戒经说妻对于夫,有十四事:
一、所作须尽心。 八、爱怜奴婢。
二、常作不懈怠。 九、善守护财物。
三、所作必有终。 十、善顺夫之教诲。
四、疾作不失时。 十一、夙兴夜寐。
五、常瞻视宾客。 十二、善求净食。
六、净其房舍卧具。 十三、善隐夫之恶。
七、爱敬而言语柔顺。 十四、善瞻视夫之病苦。
玉耶经曰:「佛告玉耶女,女人之法,无倚端正,而生憍慢。形貌端正,非真端正,唯心端正,人皆爱敬,是实端正。」为女人者:
一、应晚眠早起,修治家事,有美膳先进姑嫜夫主。
二、看护家物。
三、慎口忍耐而少瞋恚。
四、常戒慎如恐不及。
五、应一心恭敬姑嫜夫主,以尽孝道。
又有五种妇法:
一、如母之妇,爱夫如子故。 四、如婢之妇,事夫如主故。
二、如臣之妇,事夫如君故。 五、如夫之妇,亲昵同心唯形异故。
三、如妹之妇,事夫如兄故。
又云五事:
一、情无憍慢。 四、善待宾客。
二、善事内外。 五、善名称扬。
三、家室丰盈。
次有三恶法:
一、未暝已眠,日出不起,瞋对夫主,反目嫌骂。
二、好自饮啖,乃以恶食与姑嫜夫主,好色欺诈。
三、不念生活,好事嬉游,道及他人长短好丑,斗乱口舌,憎嫉亲族,为人所贱。
玉耶女既受佛教,心自惭愧,曰:「吾向愚痴,不知正法,所为皆邪,乞许受教。」即奉佛受三皈五戒。
阿那邠邸化七子经曰:「阿那邠邸长者,为儿娶妇,颜貌端正,色若桃华。妇为波斯匿王大臣之女,以恃父故,不恭敬姑嫜夫婿,亦不事三宝。长者乃诣佛所,请佛垂教。翌日,佛到长者之家告新妇言:为人妇者,有四事,一、似母之妇,二、似亲之妇,三、似敌之妇,四、似婢之妇。
一、似母之妇者 承事夫主供养无乏。
二、似亲之妇者 见夫主无增减心,苦乐与共。
三、似敌之妇者 见夫则怀瞋恚,憎嫉夫主而不承事。
四、似婢之妇者 贤良之妇,见夫主忍言语,终不还报,恒有慈心。
事夫善者死生天上,恶者死入地狱。」善生女闻之大惭曰:「世尊,妾今愿为似婢之妇,遂归依三宝,为优婆夷。」
善生子经曰:「善作善成,取与必审。晨起夜息,事事必习。待其君子,问讯君子,辞气和,语言顺,正几席,洁饮食,勤念布施,供养丈夫,此妇之十四事也。夫妇睦宜,善法不衰。」
夫对于妻
【佛学次第统编】
六方礼经曰夫视妇以五事:
一者、出入当敬妇。
二者、饮食之以时节,与之衣被。
三者、当给与金银珠玑。
四者、家中所有多少,悉用付之。
五者、于外不得畜邪傅御(傅御即妾御也)。
善生子经曰夫当以五事安养其妇。五事者:
一、正心敬之。 四、时与衣食。
二、无有恨意。 五、时给宝饰。
三、无有他情。
优婆塞戒经,谓人于妻,当供给衣服饮食卧具汤茶服饰严身之具等,常使妻之心不恼,随贫富而辨其意,并使妻不怀疑心。
六方礼经曰夫视妇以五事:
一者、出入当敬妇。
二者、饮食之以时节,与之衣被。
三者、当给与金银珠玑。
四者、家中所有多少,悉用付之。
五者、于外不得畜邪傅御(傅御即妾御也)。
善生子经曰夫当以五事安养其妇。五事者:
一、正心敬之。 四、时与衣食。
二、无有恨意。 五、时给宝饰。
三、无有他情。
优婆塞戒经,谓人于妻,当供给衣服饮食卧具汤茶服饰严身之具等,常使妻之心不恼,随贫富而辨其意,并使妻不怀疑心。
弟子对师长
【佛学次第统编】
长阿含经曰弟子敬奉师长有五事,云何为五?
一、供给所需 四、凡师教敕恭顺无违
二、礼敬供养 五、从师闻法善持不忘
三、尊重戴仰
六方礼经曰弟子事师,当有五事:
一、当敬惮之 四、思念不厌
二、当念其恩 五、当从后称誉
三、随其所教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曰:「阿难白佛言:『世间之人,及佛弟子,轻易其师,常以恶意向于其师,及诸贤德之人,其罪云何?』佛告阿难:『夫人当爱人之德,欣人之善,不可憎嫉。若以恶意向于其师,及诸贤德,是与恶意向佛无异。若有人以万石弩,自射其身,可为痛不?』阿难言:『世尊,甚痛甚痛!』佛言:『人若以恶意向于其师及诸贤德,则如以痛剧之弩,射其自身。为人弟子,不可轻易其师,及以恶意向诸贤德,视诸道德之人,当如视佛,不可嫉谤。人有戒德者,诸天龙鬼神,无不感动,受其尊敬。宁投身火中,手持利刃,自割其肉,慎勿于此善人,而生嫉谤,其罪不小,慎之慎之。』」
长阿含经曰弟子敬奉师长有五事,云何为五?
一、供给所需 四、凡师教敕恭顺无违
二、礼敬供养 五、从师闻法善持不忘
三、尊重戴仰
六方礼经曰弟子事师,当有五事:
一、当敬惮之 四、思念不厌
二、当念其恩 五、当从后称誉
三、随其所教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曰:「阿难白佛言:『世间之人,及佛弟子,轻易其师,常以恶意向于其师,及诸贤德之人,其罪云何?』佛告阿难:『夫人当爱人之德,欣人之善,不可憎嫉。若以恶意向于其师,及诸贤德,是与恶意向佛无异。若有人以万石弩,自射其身,可为痛不?』阿难言:『世尊,甚痛甚痛!』佛言:『人若以恶意向于其师及诸贤德,则如以痛剧之弩,射其自身。为人弟子,不可轻易其师,及以恶意向诸贤德,视诸道德之人,当如视佛,不可嫉谤。人有戒德者,诸天龙鬼神,无不感动,受其尊敬。宁投身火中,手持利刃,自割其肉,慎勿于此善人,而生嫉谤,其罪不小,慎之慎之。』」
师对弟子
【佛学次第统编】
长阿含经曰师长以五事视弟子:
一、顺法调御 四、示其善友
二、诲其未闻 五、尽已所知诲授不吝
三、随其所闻使解善义
有部根本毗奈耶曰弟子有五事方可教诃:
一、不信 四、情无羞耻
二、懈怠 五、近恶智识
三、恶口
但五法之有一,皆应教诃,比丘问言,如何教诃?佛言有五法:
一、不与共语 四、不与以善事
二、不与教授 五、不同室
三、不同受用
以此五法,随宜教诃。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曰:「阿难问佛:『师诃弟子,得无以小罪成大罪耶?』佛言:『不可不可,师弟之道,以道相感,自然常相信厚,视彼如己。己所不行,勿责于人。弘崇礼律,训之以道。和顺忠节,不相怨讼。弟子与师,两具真诚。师当如师,弟子当如弟子。』」
长阿含经曰师长以五事视弟子:
一、顺法调御 四、示其善友
二、诲其未闻 五、尽已所知诲授不吝
三、随其所闻使解善义
有部根本毗奈耶曰弟子有五事方可教诃:
一、不信 四、情无羞耻
二、懈怠 五、近恶智识
三、恶口
但五法之有一,皆应教诃,比丘问言,如何教诃?佛言有五法:
一、不与共语 四、不与以善事
二、不与教授 五、不同室
三、不同受用
以此五法,随宜教诃。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曰:「阿难问佛:『师诃弟子,得无以小罪成大罪耶?』佛言:『不可不可,师弟之道,以道相感,自然常相信厚,视彼如己。己所不行,勿责于人。弘崇礼律,训之以道。和顺忠节,不相怨讼。弟子与师,两具真诚。师当如师,弟子当如弟子。』」
仆对于主
【佛学次第统编】
长阿含经曰僮使复以五事奉事其主,云何为五?
一者、早起 四者、作务以次
二者、为事周密 五者、称扬主名
三者、不与不取
长阿含经曰僮使复以五事奉事其主,云何为五?
一者、早起 四者、作务以次
二者、为事周密 五者、称扬主名
三者、不与不取
主对于仆
【佛学次第统编】
长阿含经曰善生,主于僮使,当以五事悯念,云何为五?
一者、随能使役 四者、病与医药
二者、饮食随时 五者、纵其休暇
三者、赐劳随时
长阿含经曰善生,主于僮使,当以五事悯念,云何为五?
一者、随能使役 四者、病与医药
二者、饮食随时 五者、纵其休暇
三者、赐劳随时
牛头不对马面
【俗语佛源】
系从地狱鬼卒「牛头马面」衍化而成,其意义谓毫不相干,对不上号。源于《景德传灯录》卷十九:「驴唇马嘴夸我解问。」又例如《文明小史》第二四回:「尽其所有写上,都是牛头不对马面。」亦作「牛头不对马嘴」。如《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重合》:「皂隶兜脸打一啐,骂道:『见鬼,大爷自姓高,是江西人,牛头不对马嘴!』」又如邓拓《燕山夜话·不吃羊肉吃菜羹》:「有人背诵了几篇祭文,背得烂熟。到了考试的时候,题目是祝寿的。他居然生搬硬套地把祭文抄上去,弄得牛头不对马嘴。」(李明权)
系从地狱鬼卒「牛头马面」衍化而成,其意义谓毫不相干,对不上号。源于《景德传灯录》卷十九:「驴唇马嘴夸我解问。」又例如《文明小史》第二四回:「尽其所有写上,都是牛头不对马面。」亦作「牛头不对马嘴」。如《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重合》:「皂隶兜脸打一啐,骂道:『见鬼,大爷自姓高,是江西人,牛头不对马嘴!』」又如邓拓《燕山夜话·不吃羊肉吃菜羹》:「有人背诵了几篇祭文,背得烂熟。到了考试的时候,题目是祝寿的。他居然生搬硬套地把祭文抄上去,弄得牛头不对马嘴。」(李明权)
对牛弹琴
【俗语佛源】
讥笑讲话不看对象或对不明事理的人讲道理,白费唇舌。如《镜花缘》第九十回:「对牛弹琴,牛不入耳,骂的狠好,咱们一总再算帐。」这句俗语出于中国第一篇佛教论文,即汉代的《牟子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禅宗亦用此语,如《续灯录·汝能禅师》:「对牛弹琴,不入牛耳。」指的是禅师说法不对根机,达不到效果。又如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对牛弹琴』这句话,含有讥笑对象的意思。如果我们除去这个意思,放进尊重对象的意思去,那就只剩下讥笑弹琴者这个意思了。为什么不看对象乱弹一顿呢?」(李明权)
讥笑讲话不看对象或对不明事理的人讲道理,白费唇舌。如《镜花缘》第九十回:「对牛弹琴,牛不入耳,骂的狠好,咱们一总再算帐。」这句俗语出于中国第一篇佛教论文,即汉代的《牟子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禅宗亦用此语,如《续灯录·汝能禅师》:「对牛弹琴,不入牛耳。」指的是禅师说法不对根机,达不到效果。又如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对牛弹琴』这句话,含有讥笑对象的意思。如果我们除去这个意思,放进尊重对象的意思去,那就只剩下讥笑弹琴者这个意思了。为什么不看对象乱弹一顿呢?」(李明权)
相对、绝对
【俗语佛源】
相对原作相待,绝对原作绝待。相对与绝对相称。《维摩诘经》卷二僧肇注曰:「诸法相待生,犹长短比而形。」一切万法,自现象界的观点而言,存在著长与断、大与小、东与西、有与无、是与非,乃至净与秽、迷与悟、生与死等的对立状态,佛教称之为相待,意谓相待而有。《仁王般若波罗密经·教化品》中说:「相待假法,一切名相待,亦名不定相待。如五色等法,有无一切等法,一切法皆缘成,假成众生;俱时因果,异时因果,三世善恶,一切幻化,是幻谛众生。」若从至极平等的绝对立场观之,则诸法实相,自然法尔,不虚不妄,而真实一际。世间本无千差万别的相对性质,法性、法相既同为一实之义,有无、真俗亦自平等不二。此一真如平等的自然法界,自是超越、泯绝各种两端相对立场的分别见解,佛教称之为绝待,意谓不二而一。后多用作「相对」、「绝对」。绝对指独一无二,无与伦比。相对指依靠一定条件而存在或变化。如宋·沈括《梦溪笔谈·杂志一》:「以变化相对言之,既能变而为大毒,岂不能变而为大善?既能变而杀人,则宜有能生人之理。」又用为哲学范畴。如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我们马克思主义认为,不平衡,矛盾,斗争,发展,是绝对的,而平衡,静止,是相对的。所谓相对,就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亦指两相对应或对立。如丁玲《母亲》:「无论什么事,她们都有两个相对的意见。」又用作比较。如郭沫若《洪波曲》第八章:「特别是孩子剧团,在他们的指导下加强了内部学习,而在巡回工作中也获得了相对的自由。」(文贤)
相对原作相待,绝对原作绝待。相对与绝对相称。《维摩诘经》卷二僧肇注曰:「诸法相待生,犹长短比而形。」一切万法,自现象界的观点而言,存在著长与断、大与小、东与西、有与无、是与非,乃至净与秽、迷与悟、生与死等的对立状态,佛教称之为相待,意谓相待而有。《仁王般若波罗密经·教化品》中说:「相待假法,一切名相待,亦名不定相待。如五色等法,有无一切等法,一切法皆缘成,假成众生;俱时因果,异时因果,三世善恶,一切幻化,是幻谛众生。」若从至极平等的绝对立场观之,则诸法实相,自然法尔,不虚不妄,而真实一际。世间本无千差万别的相对性质,法性、法相既同为一实之义,有无、真俗亦自平等不二。此一真如平等的自然法界,自是超越、泯绝各种两端相对立场的分别见解,佛教称之为绝待,意谓不二而一。后多用作「相对」、「绝对」。绝对指独一无二,无与伦比。相对指依靠一定条件而存在或变化。如宋·沈括《梦溪笔谈·杂志一》:「以变化相对言之,既能变而为大毒,岂不能变而为大善?既能变而杀人,则宜有能生人之理。」又用为哲学范畴。如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我们马克思主义认为,不平衡,矛盾,斗争,发展,是绝对的,而平衡,静止,是相对的。所谓相对,就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亦指两相对应或对立。如丁玲《母亲》:「无论什么事,她们都有两个相对的意见。」又用作比较。如郭沫若《洪波曲》第八章:「特别是孩子剧团,在他们的指导下加强了内部学习,而在巡回工作中也获得了相对的自由。」(文贤)
前言不对后语
【俗语佛源】
指说话前后不照应,漏洞百出。原为禅语。《续灯录》卷十一:「曰:『向上宗乘又且如何举唱?』师曰:『前言不及后语。』」「向上宗乘」又称「向上一路」,即禅宗直指人心的特别法门。「前言不及后语」就是说语言是无法充分表达「向上宗乘」的,只能靠内心的證悟。后俗语中也有用前言不搭后语。如《官场现形记》第六回:「这位王协台一脸烟气,问他营里的事情,多是前言不对后语。」又如袁静等《新儿女英雄传》第二回:「大水下决心发言,憋出一身汗,前言不搭后语,结结巴巴的说了一泼滩。」(李明权)
指说话前后不照应,漏洞百出。原为禅语。《续灯录》卷十一:「曰:『向上宗乘又且如何举唱?』师曰:『前言不及后语。』」「向上宗乘」又称「向上一路」,即禅宗直指人心的特别法门。「前言不及后语」就是说语言是无法充分表达「向上宗乘」的,只能靠内心的證悟。后俗语中也有用前言不搭后语。如《官场现形记》第六回:「这位王协台一脸烟气,问他营里的事情,多是前言不对后语。」又如袁静等《新儿女英雄传》第二回:「大水下决心发言,憋出一身汗,前言不搭后语,结结巴巴的说了一泼滩。」(李明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