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79,分5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进对
引对
面对
对立
转对
对门
山对
请对
大对
对垒
对白
对岸
对饮
对境
晤对
《漢語大詞典》:进对(進對)
进谒并答对。《公羊传·僖公二年》:“诸大夫有进对者曰:寝不安与?其诸侍御有不在侧者与?”汉书·刘向传:“ 更生 以通达能属文辞,与 王襃 、 张子侨 等并进对,献赋颂凡数十篇。” 颜师古 注:“进对,谓进见而对詔命也。”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绍熙内禅:“既而 熹 进对,面陈 侂胄 之姦。” 清 张伯行 《〈韩魏公文集〉序》:“逮至两宫危疑,款曲调护,进对 慈寿 之语,同列皆为之寒心。”
分類:进谒答对
《國語辭典》:引对(引對)  拼音:yǐn duì
皇帝召见臣子使之对答。《宋史。卷二四。高宗本纪一》:「未经上殿臣僚,令三省审察,然后引对。」宋。陆游〈福建到任谢表〉:「首蒙引对,面锡殊科。」
《國語辭典》:面对(面對)  拼音:miàn duì
1.面向、面朝。《敦煌变文集新书。卷六。捉季布传文》:「萧何便嘱侯婴奏,面对天阶见至尊。」宋。陈与义 菩萨蛮。南轩面对芙蓉浦词:「南轩面对芙蓉浦,宜风宜月还宜雨。」《镜花缘》第八五回:「于是面对戏台恭恭敬敬福了一福,奠了三杯。」
2.面临。指当面对著问题或形势。如:「面对挑战」、「面对这波寒流来袭,养殖户早有万全准备,以防寒害。」《古尊宿语录》卷二○:「坏与不坏,俱非内外。不隔纤毫,寻常面对。」
《國語辭典》:对立(對立)  拼音:duì lì
1.相对而立。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一。故事》:「唐制:两省供奉官东西对立,谓之『蛾眉班』。」
2.两种事物互相敌对、排斥、牴触。宋。叶适 上光宗皇帝札子:「至于对立鼎峙,雌雄所争,则必隆其委任,多其分画。」
《漢語大詞典》:转对(轉對)
宋 代臣僚每隔数日,轮流上殿指陈时政得失,谓之“转对”。 宋 司马光 《乞转对札子》:“臣窃见祖宗之时,累曾令朝臣转对,或遇灾异,广求直言。”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公式姓讳·转对:“唐会要曰: 正元 中,詔每御 延英 ,令诸司长官二人奏本,司事常参官每日二人引见,访以政事,谓之巡对。 宋 朝因之,曰转对。” 宋 杨万里 《转对札子》 周汝昌 题注:“转对, 宋 制,臣僚轮流每五日一入内殿见皇帝,指陈时政得失,称为转对,也叫轮对。”
《國語辭典》:对门(對門)  拼音:duì mén
1.大门相对的房子。《淮南子。说山》:「行合趋同,千里相从;行不合趋不同,对门不通。」《儒林外史》第四五回:「两弟兄一齐惊觉,看见窗外通红,知道是对门失火,慌忙披了衣裳出来。」
2.门第相当。引申为夫妻配合之义。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一折:「怕不依随蒙君一夜恩,争奈忒达地忒知根,兼上亲上成亲好对门。」元。无名氏《云窗梦》第二折:「夫人自有夫人分,百年谁是百年人,难寻这白头的对门。」
《骈字类编》:山对(山对)
王勃 彭州九陇县怀龙寺碑江连巫峡始绊心猿山对禺同终维意马 袁恕己屏风诗 山对弹琴客,溪流垂钓人。
《漢語大詞典》:请对(請對)
指古代官吏请求奏对。 唐 韩愈 《论孔戣致仕状》:“臣所领官,无事不敢请对。”宋史·仁宗纪二:“御史中丞 孔道辅 率諫官、御史,大呼殿门请对,詔宰相告以皇后当废状。”
《國語辭典》:大对(大對)  拼音:dà duì
对答天子的询问或策问。《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桓公决疑于管仲,寡人决疑于君。仲舒对曰:『臣愚不足以奉大对。』」
《國語辭典》:对垒(對壘)  拼音:duì lěi
两军互相对峙。《晋书。卷一。宣帝纪》:「与之对垒百馀日,会亮病卒,诸将烧营遁走,百姓奔告,帝出兵追之。」《三国演义》第一回:「我今围贼在此,贼弟张梁、张宝在颍川,与皇甫嵩、朱俊对垒。」
《國語辭典》:对白(對白)  拼音:duì bái
戏剧中角色之间的对话。如:「这部戏的几场对白,相当精采。」
《國語辭典》:对岸(對岸)  拼音:duì àn
所在河岸或海岸的另一方。如:「在河边隐隐约约可看到对岸来来往往的人群。」
《国语辞典》:对饮(对饮)  拼音:duì yǐn
两人举杯共饮。《红楼梦》第六五回:「二姐忙上来陪笑接衣奉茶,问长问短。贾琏喜的心痒难受。一时鲍二家的端上酒来,二人对饮。」
《漢語大詞典》:对境(對境)
(1).指对方国家。宋史·王抃传:“两朝通好,自有常礼,使人何得妄生事,已牒知对境。”
(2).佛教谓与色、声等尘境相对。五灯会元·东土祖师·六祖慧能:“ 慧能 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漢語大詞典》:晤对(晤對)
会面交谈。 宋 王谠 唐语林·豪爽:“又有少年,势似疎简,自云:‘ 辛 氏郎君,来謁丞相。’於晤对之间,未甚周至。” 元 张养浩 《山中拜除自和》:“何时晤对安心竟,拂落菱花不用臺。”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每当晤对,夜以继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