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76,分52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对枕
对生
敷对
冤对
敌对
对心
对写
对同
对家
下对
对校
对国
对临
对诏
对头
《韵府拾遗 寝韵》:对枕(对枕)
皇甫冉诗远山方对枕细雨莫回舟
《國語辭典》:对生(對生)  拼音:duì shēng
在茎的每个节上的相对两侧著生,如对生之叶序;或与不同器官著生在同一半径轴上,如与花瓣对生之雄蕊。如槭树、紫丁香等的叶片均为对生。
《漢語大詞典》:敷对(敷對)
奏对,陈奏廷对。北史·李绘传:“ 梁武 问 高相 今在何处? 黑獭 若为形容? 高相 作何经略? 绘 敷对明辩, 梁武 称佳。” 唐 李中 《又送赴阙》诗:“想应敷对忠言后,不放乡云离太阳。”
《漢語大詞典》:冤对(冤對)
冤家对头。《荡寇志》第七四回:“你不省得,这厮不止一刀一剑的罪,他恶贯满时,自有冤对惩治他。” 鲁迅 《呐喊·狂人日记》:“ 赵贵翁 虽然不认识他,一定也听到风声,代抱不平;约定路上的人,同我作冤对。”
分類:冤家对头
《國語辭典》:敌对(敵對)  拼音:dí duì
彼此因利害相冲突,或所据立场不同,而采取的一种对抗,甚或仇视的态度。如:「辩论比赛时,敌对的双方必须保持优良的风度。」
《漢語大詞典》:对心(對心)
(1).中意。 草明 《乘风破浪》二一:“我这辈子娶不上个老婆也没什么,只要 小兰 找上个对心的人,过好一辈子,我也心甘情愿!” 邓友梅 《追赶队伍的女兵们》八:“ 二嫚 把嘴凑近 忆严 耳朵问:‘咋的?你有了对心的了?’”
(2).犹诚实。谓内心的想法与言行一致。 孙健忠 《甜甜的刺莓》九:“ 竹妹 纯真,从来没讲过不对心的话,也没想到别人会讲不对心的话。”
《韵府拾遗 马韵》:对写(对写)
丁鹤年诗惟馀潭底中秋月对写龙峰面目真
《漢語大詞典》:对同(對同)
旧时公文用语。谓校对及纠正讹误,使副本与正本文字相同。《明律集解附例·吏律·公式》:“若行移文书,误将军马、钱粮、刑名重事紧关字样传写失错而洗补改正者,吏典笞三十;首领官失於对同,减一等。”
《漢語大詞典》:对家(對家)
(1).犹对手。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评“才蓺兼该”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自叙》:“后从 陈国 袁敏 学,以单攻复,每为若神,对家不知所出,先日若逢 敏 於狭路,直决耳!”
(2).犹对局。《淮南子·泰族训》“故行棊者或食两而路穷,或予踦而取胜” 汉 高诱 注:“予踦,予,对家;奇,一棊也。”
(3).今指下棋、牌戏中坐在对面的人。 茅盾 《小圈圈里的人物》:“对家有些什么, 贝师母 自以为是瞒不过她这双眼睛的。”
《骈字类编》:下对(下对)
元史天文志测用之法先测定所在北极出地度即自案地平以上度如其数下对南极入地度以墨斜经中心界之又横截中心斜界为十字即天腹赤道斜势也
分类:下对
《漢語大詞典》:对校(對校)
(1).亦作“ 对较 ”。古代校书,两人对坐,一持原本诵读,一持副本核对有无讹误,因称“对校”。后泛指用两种不同的版本互相校勘。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 毛子晋 家亦有 宋 刻 王肃 注者,与 兴公 藏本稍异。憾不能合 徐 毛 两本对较鎸行。”
(2).对照比较。《老残游记》第十八回:“ 白公 传 四美斋 王辅庭 ,一面将这两种月饼详细对校了,送 刚 王 二公看。”
《漢語大詞典》:对国(對國)
相对一方的地区或国家。汉书·天文志:“太白出而留桑榆间,病其下国。上而疾,未尽期日过参天,病其对国。”
《国语辞典》:对临(对临)  拼音:duì lín
一种临写方法。将字帖放于一旁,看一笔写一笔,看一字写一字的方法。
《漢語大詞典》:对诏(對詔)
犹对策。新唐书·员半千传:“客 晋州 ,州举童子, 房玄龄 异之,对詔高第,已能讲老子。”
分類:对策
《國語辭典》:对头(對頭)  拼音:duì tóu
1.对象、配偶。《喻世明言。卷四。閒云庵阮三偿冤债》:「若不寻个名目相称的对头,枉居朝中大臣之位。」《醒世恒言。卷九。陈多寿生死夫妻》:「我儿,爹娘为将你许错了对头,一向愁烦。」
2.正确无误。如:「这事只要方法对头,很快就可以完成。」
3.合得来。如:「他们俩从小就对头,到现在还是整天黏在一起。」
《國語辭典》:对头(對頭)  拼音:duì tou
仇敌、仇人。《水浒传》第八回:「你二位也知林冲和太尉是对头。今奉著太尉钧旨,教将这十两金子送与二位。」《三国演义》第二七回:「河北袁绍,正是丞相对头,将军此去必有丞相文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