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5,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分类词汇(续上)
质证
折对
赴质
诘辩
诘对
质供
质辩
廷质
对光儿
分子量
《漢語大詞典》:质证(質證)
(1).凭据;证据。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二:“ 履 曾於 绍圣 初録奏。比三省又令 履 録私藳以为质证。” 元 无名氏 《冯玉兰》第三折:“不知他杀坏您父子之时,有甚么赃仗质证来。”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唐才常汉口起义清方档案》:“票匪大头目 沈克諴 咨行通缉有案,近经步军统领在京城捕获,刑部审讯,坚称并非 沈克諴 ,恃无质证,任意狡展。”
(2).质疑论证。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读书:“院中肄业生,亦欣欣向荣,日以诗文相质证。” 田北湖 《与某生论韩文书》:“承示高论,实获我心。猥辱明问,相与质证。”
(3).对质证明。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圆驾》:“听旨: 柳状元 质证, 丽娘 所言真假?因何预名 梦梅 ?”红楼梦第九五回:“又不好与他质证他会扶乩的话。”
(4).核实验证。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五:“近见后生小子,皆喜读《毛西河集》。其所称引,未足为据,必须搜讨源头,字字质证,慎勿为悬河之口所谩。”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海上述林〉下卷序言》:“印本上虽有可疑之处,也无从质证,而且连小引也恐怕和初稿未必完全一样了。”
《國語辭典》:折对(折對)  拼音:zhé duì
对质、辩白。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若寻得这卖药的人来,和小人折对,死也无词。」元。无名氏《朱砂担》第三折:「尊神,你使些神通,拿将他来折对咱。」也作「质对」。
分類:对质对证
《漢語大詞典》:赴质(赴質)
(1).奔赴目标。质,箭靶,引申指目标。 汉 王粲 《浮淮赋》:“凌惊波以高騖,驰骇浪而赴质。”
(2).前往对质。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田七郎:“俄闻御史家讼其叔姪,遂偕叔赴质。” 清 恽敬 《书获刘之协事》:“教匪大头目 安徽 太和 刘之协 以讼事赴质 河南 扶沟 。”
《漢語大詞典》:诘辩(詰辯)
(1).刨根问底。宋书·后妃传·孝武文穆王皇后:“其间又有应答问讯,卜筮师母,乃至残餘饮食,詰辩与谁,衣被故弊,必责头领。”
(2).对质,辩论。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幸其心无愧怍,故仓卒间敢与詰辩。” 宋教仁 《宋渔父日记·一九○五年八月》:“復与詰辩良久,至亥初始回。”
分類:对质辩论
《漢語大詞典》:诘对(詰對)
诘问和对质。《汉书·王莽传下》:“郡县力事上官,应塞詰对,共酒食,具资用,以救断斩,不给復忧盗贼治官事。”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七:“谁曾受捉?那説来的畜生在那里?唤取来夫人面前詰对。”
分類:诘问对质
《漢語大詞典》:质供(質供)
对质、招供。 清 袁枚 续新齐谐·温将军:“其家人从窗外聚俟,静以听之。更餘作声,皆质供语也。”
分類:对质招供
《漢語大詞典》:质辩(質辯)
亦作“ 质辨 ”。
(1).质疑辩论。新唐书·刘子玄传:“宰相 宋璟 等不然其论,奏与诸儒质辩。” 明 归有光 《送吴纯甫先生会试序》:“时有质辨,剖析毫髮,议论蠭起,羣疑豁如。”
(2).指质正分辩。《平山冷燕》第五回:“ 山显仁 质辩道:‘天子宠爱,岂独宠爱老臣一人?’”
(3).对质讯辩。 元 孙仲章《勘头巾》第四折:“兀那 张鼎 ,我还要阎王殿下攀告你来,挐去质辨。” 清 俞蛟 梦厂杂著·齐东妄言·谢云:“遂闻堂上呼 谢云 ,则一武夫,冠带而前,质辩良久。”
《漢語大詞典》:廷质(廷質)
在朝廷上对质。明史·范志完传:“事定,议罪,召 縯祚 廷质,问 志完 逗遛淫掠状, 志完 辨。问御史 吴履中 ,对如 縯祚 言。”
《国语辞典》:对光儿(对光儿)  拼音:duì guāng ér
俗谓对质。如:「让他们来个对光儿,就知道谁是谁非了。」
分类:对质
《漢語大詞典》:分子量
分子的相对质量。是一个分子中各原子的原子量的总和,如水(H2O)的分子量约为18,氢(H2)的分子量约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