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对策(對策)  拼音:duì cè
1.古代科举考试时,士子针对皇帝策问,提出一套治理政事的方略。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议对》:「对策者,应诏而陈政也。……汉文中年,始举贤良,晁错对策,蔚为举首。」《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亏你今夜不过如此,将来金殿对策,你大约连赵钱孙李都忘了呢!」也称为「射策」。
2.对付的策略方案。如:「想不出更好的对策。」
《国语辞典》:景气对策信号(景气对策信号)  拼音:jǐng qì duì cè xìn hào
藉一组类似交通管制信号的标志,来对当时的景气对策发出不同的信号,以供政府采取因应对策,及供厂商调整投资计画的参考。我国于民国六十五年开始采用,由行政院经建会按月编制发布,将景气变化的情形分为五种灯号表示:红灯表示景气过热,红黄灯表示尚稳,绿灯代表稳定,黄蓝灯表示景气趋衰,蓝灯表示衰退。
《漢語大詞典》:对策论
又称“博弈论”、“竞赛论”。运筹学的一个分支。用数学方法研究带有竞赛或斗争性质的现象。主要研究决策者是否存在制胜对方的最优策略,以及如何确定这种策略。运用对策论,可对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行为科学产生的模型作出分析判断。在管理科学、系统控制和统计决策等领域都有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