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牚距
亦作“ 牚拒 ”。
(1).抗争;对抗。汉书·匈奴传下:“单于 舆 骄,谓 遵 、 颯 曰:‘…… 莽 卒以败而 汉 復兴,亦我力也;当復尊我!’ 遵 与相牚距,单于终持此言。” 颜师古 注:“牚……音丈庚反,又丑庚反。”
(2).指声音相激荡。《文选·马融〈长笛赋〉》:“波散广衍,实可异也;牚距劫遻,又足怪也。” 刘良 注:“声烈而繁,若相凌距以相击触。”
(3).支撑,枕藉。后汉书·列女传·董祀妻:“斩截无孑遗,尸骸相牚拒。”
《漢語大詞典》:距捍
对抗;抵御。距,通“ 拒 ”。《文选·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二邦合从,东西唱和,互相扇动,距捍中国。” 李周翰 注:“言相合扇动,併力以御中国。”
分類:对抗抵御
《國語辭典》:旗鼓相当(旗鼓相當)  拼音:qí gǔ xiāng dāng
两方军队阵容、声势不相上下。比喻双方势均力敌。《三国演义》第六九回:「辂问子春:『今欲与辂为对者,若府君四座之士耶?』子春曰:『吾自与卿旗鼓相当。』」《官场现形记》第三五回:「何孝先自办此事以来,居然别开生路,与申大善士一帮,旗鼓相当,彼此各不相上下。」
《漢語大詞典》:抗偶
犹对抗。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内监·劾大璫子弟:“ 冯邦寧 者,璫 保 之侄,以恩泽歷官左都督,恃 保 势横於 长安 ,莫敢与抗偶。”
分類:对抗
《漢語大詞典》:伉衡
对抗。伉,通“ 抗 ”。汉书·陆贾传:“今足下反天性,弃冠带,欲以区区之 越 与天子伉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作“抗衡”。
分類:对抗
《國語辭典》:无敌(無敵)  拼音:wú dí
没有可相对抗、比拟的。《三国演义》第五回:「吕布英勇无敌,可会十八路诸侯,共议良策。」《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久闻足下手中无敌,今日请先听箭风。」
《國語辭典》:不敌(不敵)  拼音:bù dí
无法抗衡抵挡。《荀子。王制》:「以不敌之威,辅服人之道。」《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斗经五十馀合,那王仙芝力不敌,败走。」
《國語辭典》:枝梧  拼音:zhī wú
抵拒、抵触。《史记。卷七。项羽本纪》:「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唐。杜甫〈夜听许十损诵诗爱而有作〉诗:「陶谢不枝梧,风骚共推激。」也作「支吾」。
《国语辞典》:难敌(难敌)  拼音:nán dí
无法对抗。如:「猛狮难敌野牛群。」
分类:对抗
《國語辭典》:对敌(對敵)  拼音:duì dí
相对为敌。《三国演义》第二回:「俊令玄德为其先锋,与贼对敌。」
《漢語大詞典》:无敌手(無敵手)
没有可与对抗的人。 唐 姚合 《赠张籍太祝》:“妙絶《江南曲》,凄凉怨女诗,古风无敌手,新语是人知。”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上:“尝有道人善棋,凡对局率饶人一先……有诗云:‘烂柯真诀妙通神,一局曾经几度春,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分類:对抗
《國語辭典》:抗争(抗爭)  拼音:kàng zhēng
对不满意的措施或意见,极力抗拒,争取对方同意自己的要求。如:「对这件事,我必须据理抗争。」《清史稿。卷一五八。邦交志六》:「南满铁道附属电线,原中国所设,日本占有之,后取供公用,中国抗争无效。」
《國語辭典》:武术(武術)  拼音:wǔ shù
运用拳脚、兵器等攻击和防禦的技术。如长拳、太极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等。南朝宋。颜延之 皇太子释奠会作诗:「偃闭武术,阐扬文令。庶士倾风,万流仰镜。」
《漢語大詞典》:交捽
犹对抗,敌对。国语·晋语一:“戎夏交捽。交捽是交胜也。” 韦昭 注:“言 晋 胜戎,戎復胜 晋 。” 唐 杜牧 《原十六卫》:“斧鉞在前,爵赏在后,以首争首,以力搏力,飘暴交捽,岂暇异略!” 章炳麟 《讨满洲檄》:“衰 周 板荡,始有 赤狄 、 白狄 、 九洲 、 陆浑 之戎,交捽诸夏。”
分類:对抗敌对
《漢語大詞典》:亢衡
抗衡,对抗。汉书·五行志中之上:“ 虢 为小国,介 夏阳 之阸,怙 虞 国之助,亢衡于 晋 。”
分類:抗衡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