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次对官(次對官)
唐 中世以后对待制官、巡对官之称。资治通鉴·唐宣宗大中十二年“ 伸 起,上三留之,曰:‘异日不復得独对卿矣。’” 元 胡三省 注:“次对官独坐,宰相皆同入对。” 清 梁章钜 称谓录·都御史古称:“ 唐 中世以后宰相对 延英 ,既退,待制官、巡对官皆得引对,谓之次对官,谓其次相之后而得对也。”
分類:中世对待
《國語辭典》:谦恭下士(謙恭下士)  拼音:qiān gōng xià shì
谦虚有礼,尊重有才学的人。《旧唐书。卷六二。杨恭仁传》:「恭仁性虚澹,必礼度自居,谦恭下士,未尝忤物,时人方之石庆。」《红楼梦》第一○回:「昨因冯大爷示知大人家第谦恭下士,又承呼唤,敢不违命。但毫无实学,倍增颜汗。」也作「谦逊下士」。
《國語辭典》:虐待  拼音:nüè dài
以苛刻残暴的态度对待他人或动物。《文明小史》第二八回:「西卿向县里说了,诬那田主虐待佃户,收人家一倍半的租粮。」
《漢語大詞典》:闹着玩儿
消遣性地做某事,也指戏弄人
轻率地对待人或事情。例如:别让小孩自己过马路,那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国语辞典》:狮子搏兔(狮子搏兔)  拼音:shī zi bó tù
比喻做小事情也拿出全部精力认真对待。《常语寻源。卷下。狮子搏兔用全力》引《谈薮》:「狮子搏象用全力,不知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國語辭典》:慎小谨微(慎小謹微)  拼音:shèn xiǎo jǐn wéi
小心慎重的面对、处理微小的事情。《明史。卷一七九。章懋传》:「古帝王慎小谨微,必矜细行者,正以欲不可纵,渐不可长也。」后多用以形容过分审慎小心。也作「谨小慎微」、「敬小慎微」。
《國語辭典》:谨小慎微(謹小慎微)  拼音:jǐn xiǎo shèn wéi
小心慎重的处理细微的事情。后多形容过分仔细谨慎,不够胆大。《官场现形记》第五六回:「可巧抚台是个守旧人,有点糊里糊涂的,而且一向是谨小慎微。」也作「敬小慎微」、「慎小谨微」。
《漢語大詞典》:慎小事微
谨慎对待微小的事情。管子·君臣下:“昔者圣王本厚民生,审知祸福之所生,是故慎小事微,违非索辨以根之。”
《漢語大詞典》:事款则圆(事款則圓)
谓遇事只要从容对待,就能圆满解决。款,宽缓。儿女英雄传第七回:“事款则圆,你且住啼哭,休得叫駡。”《隋唐演义》第四四回:“只怕事大难回,所以踌躇延捱……事宽即圆,支得他去,再可商量。”
《國語辭典》:室怒市色  拼音:shì nù shì sè
语本《左传。昭公十九年》:「彼何罪?谚所谓室于怒,市于色者,楚之谓矣。」和家人生气,却以怒色对待市人。比喻迁怒。元。郝经〈居庸行〉:「百年一偾老虎走,室怒市色还猖狂。」
《国语辞典》:人际关系(人际关系)  拼音:rén jì guān xì
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关系。亦即人对他人的看法、想法、说法及彼此对待的态度和影响等。如:「他学识渊博,又热心公益,所以人际关系良好。」
《漢語大詞典》:三老四严(三老四嚴)
缩略语。“三老”指对待革命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四严”指干革命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最初由会战于 大庆油田 的人所提出。 李季 《周总理啊,大庆儿女想念你》:“‘三老四严’高标准,总理最喜欢 毛主席 的好工人。” 刘白羽 《石油英雄之歌》:“在 华北 会战中严格地坚持了‘三老四严’精神和岗位责任制。”
《國語辭典》:开心见诚(開心見誠)  拼音:kāi xīn jiàn chéng
形容真诚相待。《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且开心见诚,无所隐伏。」宋。陈亮〈论开诚之道〉:「臣愿陛下虚怀易虑,开心见诚,疑则勿用,用则勿疑。」也作「开诚相见」。
《漢語大詞典》:开诚相见(開誠相見)
与人接触时,诚恳地对待。 孙中山 《革命最后一定成功》:“诸君在革命政府之地,彼此应该开诚相见。” 柳亚子 《林老伯渠惠顾赋呈一首》:“高名耆旧 延京 好,五老 徐 吴 谢 董 林 。杖国未妨君齿少,开诚相见我心倾。”
《漢語大詞典》:倨贤(倨賢)
傲慢地对待贤士。 唐 韩液 《公孙弘开东阁赋》:“爰符礼以为食,不倨贤而恃势。”
《漢語大詞典》:狼羊同饲(狼羊同飼)
比喻把坏人同好人一样对待。 明 张居正 《答两广凌洋山计罗旁善后》:“﹝ 罗旁 ﹞不设官建治,何以统之……但闻愿附籍者多係远县之民,其中或有来歷不明,流浪无根,或贼党诡名伪姓,若但务招徠,不加审别,兰棘并植,狼羊同饲,将復为昔日之 罗旁 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