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慈悲为怀(慈悲为怀)  拼音:cí bēi wéi huái
以怜悯、宽容的心对待他人。如:「她慈悲为怀,决定不向肇事者提出民事赔偿。」
《国语辞典》:看脸子(看脸子)  拼音:kàn liǎn zi
看人脸色,受到别人冷淡的对待。如:「只要有真本事,就不怕做事时要看脸子,受委屈。」也作「看眉眼」、「看嘴脸」。
《國語辭典》:付之一笑  拼音:fù zhī yī xiào
毫不在意,一笑置之。元。张元干〈永遇乐。飞观横空〉词:「乘除了、人间宠辱,付之一笑。」《儒林外史》第三三回:「王胡子在路见不是事,拐了二十两银子走了。杜少卿付之一笑,只带了加爵过江。」也作「付之一哂」。
《國語辭典》:奉如神明  拼音:fèng rú shén míng
尊奉如同神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八回:「这件事荒唐得很!这么一条小蛇,怎么把他奉如神明起来?我看实有点不信!」也作「奉若神明」。
《国语辞典》:白饭青刍(白饭青刍)  拼音:bái fàn qīng chú
以白饭对待仆人,用青葱的草料饲养马匹。比喻对待仆马优厚。唐。杜甫〈入奏行赠西山检察使窦侍御〉诗:「为君酤酒满眼酤,与奴白饭马青刍。」
《國語辭典》:爱民如子(愛民如子)  拼音:ài mín rú zǐ
爱护百姓,就好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周书。卷三五。裴侠传》:「侠躬履俭素,爱民如子,所食唯菽麦盐菜而已。」《官话指南。卷二。官商吐属》:「老兄如此大才,无怪上游器重,况且又爱民如子。如今升任太守,实在是彼处百姓之福也。」
《國語辭典》:傲贤慢士(傲賢慢士)  拼音:ào xián màn shì
用轻视怠慢的态度对待贤人。《三国演义》第六○回:「何期逆贼恣逞奸雄,傲贤慢士,故特来见明公。」
《漢語大詞典》:慠亢
谓以高傲的态度对待。古尊宿语录卷十三:“来日将迴, 燕王 下先锋使,闻师不起,凌晨入院,责师慠亢君侯。师闻之,乃出迎接。”
《國語辭典》:大国沙文主义(大國沙文主義)  拼音:dà guó shā wén zhǔ yì
较强大的国家,视本国的荣耀与利益为最高,轻视弱小国家,不尊重这些国家的独立、主权,以及领土的完整,干涉其内政与外交,称为「大国沙文主义」。
《漢語大詞典》:大事不糊涂(大事不糊塗)
谓对待大是大非问题,头脑清醒明白,毫不含糊。宋史·吕端传:“ 太宗 欲相 端 ,或曰:‘ 端 为人糊涂。’ 太宗 曰:‘ 端 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决意相之。”
《國語辭典》:处之泰然(處之泰然)  拼音:chǔ zhī tài rán
遇到事情时态度镇定,神色自若。《宋史。卷四五○。尹谷传》:「江陵大府,雄据上流,表里襄、汉,西控巴蜀,南扼湖、广,兵民杂处,庶务丛集,霆随事裁决,处之泰然。」《元史。卷一五八。许衡传》:「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覈菜茹,处之泰然。」也作「泰然居之」、「泰然处之」。
《國語辭典》:出尔反尔(出爾反爾)  拼音:chū ěr fǎn ěr
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么待你。语本《孟子。梁惠王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后指人的言行前后反覆,自相矛盾。《官场现形记》第五九回:「倘若不肯,也只好由他,我不能做出尔反尔的事。」《好逑传》第一一回:「为何老恩台大人,出尔反尔?」
《國語辭典》:粗心大意  拼音:cū xīn dà yì
做事草率,不细心。《儿女英雄传》第四回:「俄延了半晌,忽然灵机一动,心中悟将过来:『这是我粗心大意。我若不进去,她怎得出来?』」
《漢語大詞典》:次对官(次對官)
唐 中世以后对待制官、巡对官之称。资治通鉴·唐宣宗大中十二年“ 伸 起,上三留之,曰:‘异日不復得独对卿矣。’” 元 胡三省 注:“次对官独坐,宰相皆同入对。” 清 梁章钜 称谓录·都御史古称:“ 唐 中世以后宰相对 延英 ,既退,待制官、巡对官皆得引对,谓之次对官,谓其次相之后而得对也。”
分類:中世对待
《國語辭典》:谦恭下士(謙恭下士)  拼音:qiān gōng xià shì
谦虚有礼,尊重有才学的人。《旧唐书。卷六二。杨恭仁传》:「恭仁性虚澹,必礼度自居,谦恭下士,未尝忤物,时人方之石庆。」《红楼梦》第一○回:「昨因冯大爷示知大人家第谦恭下士,又承呼唤,敢不违命。但毫无实学,倍增颜汗。」也作「谦逊下士」。